而袁崇焕的这一系列表现,不仅展现了其能力,更显示了其勇气,现如今的关外,需要的就是袁崇焕这样的人才。因此,经略王在晋相当的看重袁崇焕,并且把袁崇焕再次提拔为宁前兵备佥事,按理说,王在晋也算栽培袁崇焕,按照官场的规矩,袁崇焕应该对于王在晋的指令比较听话。但这种不成文的规矩到了袁崇焕这里,却是不好使了。因为袁崇焕个人认为,王在晋此人对于辽东的战守之计没有长远的规划战略,所以对于王在晋的指令袁崇焕并非完全听从,是一个不听话的下属。
而鉴于这种认知,当王在晋主张在八里铺修筑新城的时候,袁崇焕便是持反对的意见,并且还直接越级给首辅叶向高写信反映,此事前文已经说过。最终孙承宗的到来使得王在晋的想法没有得以实施。而孙承宗,便是袁崇焕的第二个贵人,因为孙承宗对于袁崇焕能够与自己见解一般,很是惊奇。只是孙承宗不知道两人的喜好与所为还是那样的相同,否则将会更加的惊奇。而袁崇焕的确在孙承宗的手下表现的也很是突出。例如前文提到的袁崇焕建议进据宁远、占据锦州、营救十三山的十余万难民,虽然最后王在晋主持营救难民失败,只是救回了六千余人,但是袁崇焕的种种表现已经被孙承宗看在了眼里。而且袁崇焕也是孙承宗防御方式的支持者,并且孙承宗更是采纳袁崇焕的主张派遣袁崇焕率军五千进驻宁远,将这样的重任交给袁崇焕,就更加的突显出孙承宗对袁崇焕的重视。而袁崇焕到了宁远之后,的确不负所望。在他的努力下,极力安抚军民之心,加固宁远的城防,因为之前祖大寿在这里修筑的城墙的规格并不符合孙承宗的规定,因此袁崇焕便是重新修筑宁远,袁崇焕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将宁远打造成一座重城!
就这样,至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宁远城的修筑彻底竣工,那么,宁远城此刻是什么样子的呢?据记载,宁远本就内拱岩关,南邻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本身就有着如此险要重要的地势,而在袁崇焕以及满桂等人的共同修筑下,此刻的宁远,在原来周长五里零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周围护城河深1.5丈的基础上,从天启三年九月开始,袁崇焕主持新修建外城高达3.2丈,掩护守城士兵的矮墙高0.6丈,底部宽达三丈,上部宽达2.4丈,地基更实用巨大的条石七层,而且中间打的异常坚实。外围还以砖石砌墙,浇灌灰浆,这样一来,使得新修筑完成的宁远城异常的坚固。这样的修筑很明显是吸取了抚顺、清河之战时努尔哈赤军队的攻城方法也就是前番守城战失败的经验。
后金军大多依靠弓箭,而他们的云梯一般较低,这样一来,宁远城高约十米一,掩护城墙高约两米,既能使得后金军的云梯无用武之地,同时,两米高的矮墙足以掩护明军士兵躲过后金军的弓箭。所以,此刻的宁远,绝对是坚城。这时的宁远共有四座城门。
东门远安门,南门永清门、西门迎恩门、北门大定门,城门的命名寓意十分的明显,就这样,宁远逐渐的成为了关外第一重镇,在袁崇焕、满桂的组织镇守下,大批的难民回到了这里,开垦种植,自力更生,军民加在一起,足有五万余户,来来往往的商旅、百姓、流民都愿意聚集在这里,军队士气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被视为关外的乐土(桂,良将,而崇焕勤职,誓与城存亡;又善抚,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就这一点来说,极大地稳固了大明前沿边防,袁崇焕等人,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天启四年九月,马世龙、王世钦、袁崇焕率领步骑水师一万两千人会同巡视广宁,宣誓主权,拜谒原有的北镇祠,一路巡视十三山、右屯等地,由三岔河返回。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大明军人的信心士气,百姓也是交口称赞。而面对着孙承宗坐镇,各大将协力的局面,努尔哈赤不得不暂时后退。广宁一带再次成为了大明的势力范围。而也因为这一功劳,袁崇焕再次得到提升,担任兵备副使、以及右参政,而宁远军民,更加信服于他。
至天启五年的时候,在孙承宗的决定下、袁崇焕辅助具体实施,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等宁远前部二百里的土地全部得到恢复,原有的城堡被加固,并且新修建了大量的新城堡,使得大明的关宁防线逐渐的成为了以山海关为中心的基地、以宁远为中心的内地、以锦州为中心的边地。三点紧密联合,共同镇守,打造成为了一条牢不可破的防线。
十月,当孙承宗政治斗争失败,免官回乡之后,高第的到来,使得原本稳固的局势,再次出现了变化。因为高第此人,虽为官颇正,但与阉党,应该也有瓜葛。此人无远略,主张尽皆撤退关外的军队,锦州、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杏山、塔山、松山等地驻军,全部放弃土地,撤回到山海关,包括宁远的守军。
高第的这一决策立刻遭到了反对,锦州右屯等地督屯通判金启倧立刻向袁崇焕反应道:
“锦州、右屯、大凌三城都是前锋要地,如果撤兵,已经安居的百姓将再次被迁徙,收回的疆土再次沦陷,关内外经得住几次退守?”
此言相当合理,经过四年的休整,广宁惨败后的人心浮动、军无士气、土地沦丧的局面刚刚有所好转,百姓正在再一次相信大明,军队正在再一次恢复战斗力,就算努尔哈赤大军到来,锦州、右屯等地皆不可守,层层阻击,当地的军民是敢于为大明而战的!哪怕最后战死,也能给予敌军以相当的杀伤、迟缓敌军的进攻速度。而一旦宁远守军支援及时,双方配合得当,则胜负亦未可知。这样的逐层防御不是被动的挨打,而是在严密的防御体系里灵活机动的阻敌于外或诱敌于内的作战策略,锦州、右屯等地,此刻的大明,决不能轻易的放弃。
袁崇焕本就不同意,因此此刻,更是极力的向高第辩驳,他对高第说道:
“兵法云,有进无退,收回的疆土怎么能轻易放弃?锦州、右屯动摇,宁远便会难保,进而使关门失去了保障。这些地方只需要派遣良将守卫,就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但此刻的高第主意已定,已经执意要撤离,你袁崇焕满口兵法,那现如今就把你所驻守的宁远也撤销,看你怎么办!
面对着高第的威胁以及指令,这一次,自信的袁崇焕毅然决然的予以拒绝,他说道:
“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