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我来了》
第56节

作者: 张粗代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生产线整好,我订购的特殊胶水也能到货,我们可以试生产我设计的新产品了。所以,李叔,慢慢来,我们不急。”在他回去车间时,张恒说道。
  人的脾性是很难改变的,当着张恒面点头认同的李叔,一回到车间忙乎起来,给工人们分配任务,自己带着人立刻出发去深水埗市场采购零部件。
  张恒只是笑笑,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去干涉手下权限范围内的事务。
  除了李叔,还有人张恒急,那是早还劝他别急的何洁。

  看着办公桌一大锅鸡汤,一个红烧肘子,一个白灼菜心,张恒不禁吞了口吐沫,夏荻去了德国,这两天都在外面吃快餐,哪里有这么好的油水。
  “我去买午餐,等会和李叔他们一起在外面吃。”陈镇宁放下报纸,轻轻带门出去了。
  “我吃过了,这些专门做给你吃的。”何洁满意地看了眼陈镇宁的背影,给张恒倒汤端饭,“快吃吧。”
  张恒没有再客气,大口吞咽起来。
  “你看看你,这些票据和现金支出,一回来要整理好,否则以后做账会很麻烦。”何洁收拾起桌李叔拿回来的一叠收据,找了个件夹放起来。
  张恒连连点头,她可是读过两年财会的,要不是考虑到她的私人原因,他还真有雇佣她做会计的打算。
  何洁又走到茶水柜旁边看看,然后拎起开水壶,连连摇头,“不说整理件和接打电话了,你这办公室连开水茶叶咖啡都没人准备,这可不行,必须要马招人。”
  “何姐,你有兴趣吗?”张恒咽下一口汤,脱口而出。
  “我,我可能不行。”何洁犹豫了下,脸色黯淡道。
  张恒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作为何婶一家最亲密的乡邻,她的情况,李叔、他、夏荻算是有些了解,不该这么说话的。
  他正想转移话题,何洁忽然笑道:“不过,我可以给你帮两个星期忙,两个星期后,他回来了。”
  最后一句话很轻。

  办公室有何洁坐镇,张恒很放心,吃过午饭,他带着陈镇宁赶到深水埗鸭寮街。
  他准备先采购些电子元器件,自己尝试着看看能否把街机电路板倒腾出来。
  本世纪初期,深水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新添了很多街道,在南昌街和钦州街之间夹着的一段,当年是疍民围养鸭子所在,故此得名鸭寮街。
  到了50年代,随着整个深水埗地区成为电子五金二手交易市场,鸭寮街逐渐变成了二手家电和机械玩具的专卖市场。
  进入70年代,随着香江和全球电子工业的发展,这里的商品越来越丰富,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顾客自然越来越多,甚至有从弯弯、南韩、RB、星马和印度跑来收货卖货的客商。
  今天不是休假日,鸭寮街依然人头攒动,背着各种小包的顾客摩肩擦踵,不断驻足各个地摊或者从各个店铺里进进出出。
  街边是地摊,出售一些二手货品,地摊后面是正规店铺,有出售二手商品的,也有很多出售一手新货的。

  在一个出售旧书的地摊,张恒蹲下来,伸手拿起一本全英的《Electronic Design》(电子设计),让旁边稍微晚了那么一步的一只手落了空。
  手的主人是个年轻男人,疑惑地打量着他:“小兄弟,这本杂志你能看懂?”
  张恒点点头,对方悻悻离开,途还回头看了眼,见张恒已经低头看起杂志,摇摇头钻进某家店铺。
  《ED》创建于1942年,是美国电子行业最为通俗也最为权威的流行杂志。

  与其他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杂志相,它注重报道电子产业的新技术、新思维、新产品和新应用,因此更适合研发产品的工程师,面向市场的设计师,电子业生产厂家技工人员,以及广大电子发烧友订阅。
  这份1972年1月出版的月刊封面,是一台黄色街机的照片,正是它吸引着张恒驻足。
  他一眼认出,这是史第一台街机Computer Space。
  CS的生产商是Nutting Members,设计者者是诺兰·布什内尔,未来的雅达利创始人。
  不,今天是12月19日,他应该早创立了雅达利。
  这篇封面章的标题是:【溃败!一次面向普通人群的游戏机械大冒险。】
  1500台采用TTL电路结构设计的CS街机,因为其极不友好的繁琐操作,有悖于普通人群物理常识的画面而惨遭失败,美国西部各地的酒吧和台球室纷纷退货。
  章批评了CS的这些弊端,又不吝用最好的词汇赞美了游戏机的设计思路,那是采用先进的电路结构加显示设备,来取代原始的机械式游戏机。
  章最后指出,电路结构尤其是已经初现萌芽的商品化集成电路,将是游戏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粗粗看完这篇章,张恒记住了章作者的名字,这个叫迈克尔·唐纳德的记者,眼光非常不错。
  张恒花了10港币买下了这本杂志,顺便询问老板还有没有其他相关的杂志和书籍。

  老板摇摇头,不过告诉他可以去大学图书馆,那边可能会较全。
  香江大学在70年开设了电子工程系,想来是应该有一些专业书籍的。
  张恒谢过老板,顺手又买了本旧《牛津英词典》,他英的确不错,可也得装装样子,让别人看到他平时在不断努力学习,老是凭神迹的名义可不是长久之计。
  离开摊位,张恒继续朝前走,很快看见一块“哲峰元件行”的招牌,写出售最新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模块和线路板。
  这家店铺应该会有自己需要的元器件,张恒走进这家狭小的铺子,见两个人隔着柜台,头凑在玻璃柜面,对着一张图纸指指点点,讨论得很是激烈。

  他靠过去一看,似乎是一张放大器电路,采用单电源和三极管设计,这两人正在讨论如何增加放大器增益。
  “这是天线?”张恒插话道。
  “是的。”两人异口同声抬起头来,然后同时吃了一惊,其一人正是刚才在书摊碰到的那个年轻人,他考究似的问道:“小兄弟,你也看得懂这电路图?”
  “不是太懂。”张恒谦虚道,当年大学时这种电路图那是翻来覆去地考,可走社会后很快转行做了房产,不要说这种牵涉到三极管的电路图了,让他看个普通的欧姆电路都要考虑一会才能整明白。
  年轻人似乎觉得这才正常,点点头低下头去继续研究电路,柜台里面那人反而好地打量了张恒几眼。
  张恒笑笑,问道:“老板,你这里有没有Intel的4004?”
  “你说的是Intel去年刚出的那款?”老板眯起眼。
  “是的。”
  “正好有一块,780港币。”报出价格后,老板注意观察着张恒的脸色。
  张恒很平静,这块芯片的出厂价是130美金,按照5.65的汇率,这老板应该没赚多少,还算良心价,他随口问道:“可以,是全新品吗?”
  日期:2019-01-30 07:1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