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约东北赌王、缅北毒枭、人贩夫妻、未成年杀人犯组了个饭局》
第20节

作者: 夜行者陈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0-27 20:59:46
  猴王是缅甸克商族人,属于克钦族的一个小分支,人数不超过2000,主要分布在缅北的深山老林,世代以种植罂粟为生。
  1996年大毒枭坤沙倒台,缅甸政府迫于世界舆论压力,销毁大片罂粟田,转为种植橡胶和茶叶,大批烟农被迫转移。
  猴王就是那时候跟随父母从深山迁移到小勐拉的。
  政府想要依靠经济农作物替代罂粟的预想最终并没有实现。
  因为种植技术和生产销路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烟农所获得的收益也远远低于种植罂粟,生活完全没有保障,有些家庭甚至连米饭都吃不上,只能去山上挖野草吃。
  加上烟农大多习惯抽罂粟叶子,不能自给自足以后就必须要到市场购买,日子越发艰难。
  猴王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在下山途中毒瘾发作,不小心踩空滚落进山崖,手脚骨折,身体卡在巨石的缝隙之间,动弹不得。等到被人发现时,已经过了一个星期。
  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都结满厚厚的血痂,身体被秃鹫啄的四处都是孔洞,没有一块完整的肉。
  “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会那个十大酷刑?”猴王有次叫我给他详细说说这些刑罚的手段。
  我问他要干嘛?
  猴王说,想要给别人试试,让别人也体会下当年他父亲受过的苦。
  猴王父亲走后没到半个月,母亲就抛下猴王跟情人逃跑。
  此后,猴王跟着族里的一个老人打猎为生。没两年,那老人和人发生口角,被人打死。
  之后的日子,猴王独自生活。他依靠学到的打猎技术,在山里抓捕山蜥蜴、豪猪等动物,送到集市换取大米才能养活自己。
  猴王的打猎技术很高,他用一张竹子做的最简单的弓,加上几支箭,就可以在森林里抓到山兔、野鸡这些动物。
  猴王勉强活到16岁,熬到缅甸年轻人结婚生子的普遍年龄,总算有个姑娘不计较猴王无父无母,家里穷苦,毅然决定和他结合。
  可惜就在结婚前几天,姑娘回家迟了些,在一条主街道上被一伙青年**。

  当晚姑娘跳河自尽。
  猴王花费两个多月时间,终于查清楚作案是哪些人。当天傍晚,猴王拎着刀子挨个上门拜访,把他们的子孙根一一切断,没有人幸免。
  本来猴王必须要偿命,是 角走山货的头目吴奔看上了猴王的捕猎技术,将他保了下来。
  从此,猴王就在“走山货”这行扎根,负责小勐拉地区的货源。平常的工作就是带领猎人团队进山,大规模组织抓捕野生动物,属于公司主抓生产的经理。
  他在内部地位颇高,行业内俗称“二家”。
  后来,猴王找寺庙的和尚算命,和尚说他是克父克母,克妻克子的面相。行业内很多人就都知道猴王命格硬,做生意的时候会比较忌讳,无形中让他得到不少好处,也算因祸得福。

  “猜叔,这些秘密你怎么知道的?”回去的路上,猜叔靠在椅背上,打着嗝八卦似地告诉我猴王的事情。
  “呵,谁都知道那家伙命硬。”
  “那他在勐拉肯定混的可以吧?”在这些行业里,除了毒贩,走山货的家伙狠毒是出了名的,只有伐木工人可以比。
  “嗯。”猜叔眯着眼。
  日期:2018-10-27 21:17:20
  自从知道猴王是小勐拉混得开的家伙之后,我开始有意和他接触,想着和他搞好关系,让他帮我教训那家饭馆的老板。

  有次我看到猴王在赌坊输得没筹码了,硬着头皮上去搭讪,拉他出来吃了顿夜宵。
  “一箱,‘啵’。”我刚坐到位置上,就挥手喊老板过来。‘啵’是象声词,指的是小缅甸,当地的啤酒牌子。
  老板把啤酒摆到桌子上,刚开了4瓶(在边境地区,如果你说中文,你叫几瓶酒就会立马给你全开了,喝不完连退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大家内心的共识都是:中国人的钱容易赚)。
  猴王摇头,“斋戒,不喝咯。”
  “哈?你斋戒还赌吗?”我发出疑问。
  “才想起来咯。”猴王那张凳子有些不平,起身换了新的,漫不经心地回我。
  斋戒日还能忘了?我心里吐槽。
  缅甸信佛的人里,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还有专属于自己的斋戒日,通常选择生日作为斋戒日,这天禁赌、禁酒,诚心的人还会进寺庙朝拜佛像。
  “那行吧,今天酒就不喝了。”我只能主随客便,转头叫老板倒了两杯熊血,对着猴王挑了下眉毛,“给你转转运。”
  熊在 角很常见,一般的野市(小型野生动物集市)都有贩卖,不过个头都不大,幼熊居多。
  除了熊胆、熊掌价格稍微高点,其他部位便宜得不行,碰到卖熊多的野市,熊肉甚至比猪肉还便宜。

  不过熊肉味道不好,硬邦邦,口感像放久了的QQ糖。
  熊血是 角烧烤摊子独有的饮料,当地人喝一杯30人民币,中国人喝一杯200人民币。
  熊血可以激起**,当地又有熊血转运的说法,中国赌客特别喜欢喝这个。
  摊主会把熊关在笼子里,用铁链绑住四肢,从腹部切一个小口子,橡胶管一头插进去,另一头用老虎钳夹住,等需要的时候,就松开老虎钳,把血导流出来装满一玻璃杯。喝的时候一般是加鸡蛋清,让口感润滑一点。
  一头熊的血很多,几天都喝不完,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就得用消炎药,成本较高,大型烧烤摊子才有。
  一些食客甚至会把熊的眼睛现场挖出来,放在烧烤盘上,滚两下丢进熊血里,就着“咣咣”作响的铁链声和熊的哀嚎声,一起喝了。
  猴王随意叫了几个菜,刚要点烟,我突然想起来 角还没吃过鳄鱼肉,就对着老板喊了声:“来只小鳄鱼。”
  说完这句话,摊主呆呆地看着我。
  猴王拿着火机的手就停在半空,眼睛也盯着我,嘴角猛地咧开,“哈哈”发出笑声。
  笑了一阵,猴王才把烟重新点上,“有趣咯。”
  虽然东南亚各国都做走山货的生意,但既然是山货,那不同山之间货也有不同,像鳄鱼这种就属于越南的买卖。
  我那句话像在日本寿司店点了个泡菜一样滑稽。
  “走山货,最关键怎么走咯。”猴王说两国运输渠道的选择是完全不同的,现在主要有两条线:
  一条是老挝装船途经越南沿河进入广西东兴。东兴当地经常是一个村一个村的组织人手帮忙,年轻人运货,老人妇女望风警戒,统一安排,按月发钱,俗称"瞧水族"。
  后来发展到一些接应的村庄集资建立简陋的停货码头,碰到执勤丨警丨察人数不多的时候,甚至还会暴力对抗抢走货车。
  近些年因为名声太盛,转移到了地形复杂的凭详和崇左地区。
  除了山货,走私最多的就是发臭的冻爪和牛肉。一些沿海地区的商人在东兴开食品公司,直接用这些走私品加工再运往全国各地。
  如果买到的泡椒凤爪产地来自那里,最好不要尝试。
  另一条是缅甸、泰国的货物从木姐、老街等地入境,经过云南瑞丽、畹町、孟定等城镇,通过死物走火车、活物装货车的方式发往广东省。
  那边的野生动物走私分子更加凶残,因为边境森林丨警丨察数量严重不足,一个森林丨警丨察要负责几万颗树木的治安范围。而走私分子配有卫星电话和无声冲锋枪,遇到丨警丨察也无所顾忌。
  知道自己出了洋相,我赶紧和猴王碰杯,示意跳过这个误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