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父母一起守林场的日子,我妈突然疯了......》
第52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9-16 09:32:30
  他就手从香案上取出一副占卜神具来,我看了下这所谓的神具,根本不是臆想中的龟甲,只是八颗牛骰骨。
  瞧这架势似乎是要请神,罗老汉是短头发,不知他用什么来披发左衽?
  只见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用棕丝编织的假发套,就那样披头散发地戴在头上,大开大合跳起舞来,口中嘀里嘟噜,似在乞求神灵昭示和死去的祖先阴鉴,摇头晃脑,不亦狂乎,汗如雨下中双手一松,把骰骨随意撒下,停止了舞蹈。
  蹲在地上把骰骨的方位看了半晌,捡起来装进盒子里,重新供在了香案上,瞥了我一眼,本以为要说一下占卜的结果,没想到却是要我说出心中最大的疑惑。
  "罗芷秋为什么要把龚宁剖腹剜心?"
  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因为我差一点点被裘锦瑟杀来吃了,想到对黑牯牛的承诺,还要再进无咎寨,生不愿来死不愿去,是以脱口而出。
  罗老头也脱口而出:"为了刻骨铭心的爱!"
  "见鬼了吧!为了所谓的爱,就可以杀死自己心爱的人,而且生生世世追杀?"我不屑撇嘴。
  他更撇嘴不屑:"传说听多了吧?"
  据罗老头说,那场剿逆战龚宁打了三年多,凤仪土勇死伤无数,虽说得了许多赏银,人的命却是银子买不回来的。

  战后,摄于龚大都督的神威,就连鄂西利州的土司王也自动让位,迎奉凤仪山的龚鸿到苏马王城坐镇。
  日期:2018-09-16 11:02:44
  实际上,到苏马王城去坐镇管理二十万土民的是大祭师罗芷秋,她携着龚宁和龚鸿唯一的儿子龚安,在苏马王城坐镇几十年,直至善终。
  起先十年,龚鸿在每年夏天还到苏马去看望儿子,歇上月余酷暑,龚宁借口公务繁忙和官府不插手土家自治,一次也没去过王城。
  许是杀孽太重,终其一生,龚宁只有一个儿子,还是龚鸿在战前为他生的。
  有民国后,龚宁易帜成了渝东督军,原以为天下太平,没料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夫人龚鸿死了没半年,龚宁就死了。

  罗芷秋去奔丧,悲愤交加中,忆起自从嫁到龚家后,出生入死助他剿逆,为他抚育幼子,为她料理治下的事务,成名就后,却落了个独拥寒衾几十年。
  罗芷秋心有不甘,这才存了用龚宁一颗心为自己陪葬的奇想,拿尖刀剖腹剜心,魇化成一颗仙桃,后十年秋,罗芷秋是握着这颗仙桃,被龚安亲手入殓的。
  罗老头盯着我一刻三变的脸说完这些,闭上了嘴。
  我略一沉吟,正要开口请教古墓飞到无咎寨的怪事,他扬起手掌来,冷口说道:
  "打住!我老了,精力有限,只能回答一个疑惑。"
  他边说边朝门外走去,站在外面等我们出来后,"吱呀"一声拉上祭祀屋的门,看都不看我和慧慧了,自顾甩手离去。
  我和慧慧面面相觑,没奈何,只得回房去休息,还不敢脱去孝服摘掉孝帕,就这样怪怪地相拥而眠。
  日期:2018-09-17 09:41:30
  那一夜,我想了很多,为龚宁的薄情、为罗芷秋的薄命。到后来,短松冈树杈上看到的、鸡鸣寺佛塔上看到的,又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慧慧也没睡着,搂着我胳膊轻轻抚摸,不知怎么了,我们都没心情说点啥。到后来,都先后沉沉睡去。
  天亮后,我和慧慧恭敬地捧着孝服去还给罗老头,他冷着脸说送给我们了。

  这话相当刺耳,慧慧更是大惊失色,泪盈盈地瞅着他。
  罗老汉根本不看她,只冷冰冰地吩咐我,按风俗,三天后是我爸妈的头七,做后人的应该来坟前祭祀,由于延误了下葬的时辰,这坟茔三年内都来不得了,但我们必须到苏马王城去一趟。
  这话摆明了,他已经识破我真魂是谁。
  正要问为什么不到南浦城郊的龙宝山去祭祀龚宁和龚鸿的合葬大墓,陡然想起龚宁唯一的儿子一直在苏马王城,据传说还活得好好的,莫不是.
  "可是.可是,我们到苏马去干嘛?"我嚅嗫,貌似继续装糊涂好些。
  "捧着这孝服孝帕,到王城前的牌坊下等候,自会有人来招呼你们。"
  说完这些,这怪老头再也不搭理我们了,走到厨房去问了一下正在做早饭的老太婆,就到楼上去叫李叔叔他们起床漱洗,马上要开饭了。
  回去的路上,副总编有意无意考究起我的学识来,不惟谈古论今,还漫不经心问了一些问题。

  日期:2018-09-17 11:11:45
  说实话,在批判"师道尊严"的大气候下,老师成了龟孙子,学生也不愿学,大家都在混日子呗!
  我是书香人家的儿子,从小的家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自学加爸妈的讲解,于学习一道,肯定没荒废。
  副总编告诉我,我从乡下调回来顶替接班是按政策办事,但我只有高中毕业证,势必到印刷厂当普通工人。
  现在对口的大学生少,南浦日报这种地方小报谁都不愿来,即使分配来一两个,打死不愿下乡,只晓得翘起二郎腿坐在办公室聊天。
  他说,下乡采访是记者的本职,记者本来就缺编,新来的又不愿下乡采访,我爸妈是编辑,自愿去第一线,还是老同志敬业呀!
  我是在叔叔阿姨们眼皮子下长大的,算是知根知底,特别是为了爸妈不被"革命群众"修整,放弃参加工作,到乡下去受苦,赢得一众长者首肯。
  报社领导嘱托副总编考察我一下,如果文笔和见解可以,先以工代干两年,从事见习记者工作。
  "以工代干"在没有公务员制度,又是政企不分的时代,拿薪水的大体上只有工人和干部之分,工人从事干部工作两年,可以转为干部重新定工资级别,这就叫以工代干修成正果。
  旁听的慧慧有点傻眼了,本来我调回南浦她就不放心,我成了有干部身份的记者到处跑,她更心焦啊!
  干部她见过,林场坐办公室的那些人都是,职工们巴结他们又在背后骂他们,校长和镇长是干部,大姑娘小媳妇儿.
  没等她来得及说什么,副总编接下来的话,又让她乐得合不拢嘴儿,一个劲地要我赶紧应承下来。
  驻巴阳县的记者站不但缺编,老同志也要轮换,我先到那里去锻炼两年。
  南浦地区辖九县一市,数巴阳最穷最边远,但凡下乡采访,少不了爬坡上坎,而且全靠两只脚板。
  我答应后,这皆大欢喜的事就算敲定了。
  第二天,我把爸妈的丧葬抚恤只留下一百元,其余的全存了银行,由于是按因公殉职处理,拿了近六千元。

  那些年,棉布三、四毛钱一尺,大米一毛四一斤,猪肉每斤七毛二,算算.
  因为我也是报社的工作人员了,我家住的房子不用搬家。
  至于我在西村的户口和粮油关系,大可到记者站报到后,把手续交给轮换回来的老同志,由报社在南浦负责办好。
  接下来,我有半个月的空闲时间,正好到苏马王城去一趟。

  查到苏马王城在318国道边的苏马镇,那镇在解放后划归了鄂省。
  临行前,我思前想后,既然是到有龚宁后裔的祖宅去,何不把金册子悄悄揣着,真要遇上高人,也好就便讨教一下。
  5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