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妻俱乐部里的凶杀:蝴蝶》
第10节

作者: 巴豆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到肖海清电话,连夜赶来的地质学教授,应证了她的猜想。如果赵林能暂时排除提供假线索的怀疑,那么洪胜唯一的出路,就可能出现在肖海清的猜想中了。
  “我说不清,但我理解教授在学报文章上的意思!”肖海清说,“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地质学教授!”

  教授解释道“我市处于丘陵地带,而这片山头的地貌极为特殊,是沙岩、花岗交替并存的土质,当然也包括这片水库的周围。看到曝露出来的溶洞没有——”
  教授指向水库的边缘地带,那里陈列着规则不一的小洞口,
  “如果洪胜从这片包围圈里已经出逃的话,很可能便是利用这些小洞,而不是那条废弃的防空洞。
  砂岩土质的特质就是可溶性,花岗恰恰相反。这是座天然的水库,形成已久,常年累月,水库里的水浸泡水下的湖岸。砂岩部分被溶解冲刷,花岗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溶洞,这被称之为溶蚀洼地,也叫暗河,或者老百姓所称的地下河。”
  “你们一开始怎么没有发现这些洞口,”王健严厉得问道身后的干警,

  “没有用的!”教授继续解释道,“哪怕就在半小时前,溶洞也不会出现的。之所以称为地下河,就是因为它在底下,是看不到的。
  要注意,前面我所说的暗河形成过程,只会发生在水下,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干旱,柳江水位日益低下,当然也牵连到这个水库,所以才使得原来位于水下的溶洞,有机会曝露水面。
  我想你们所说的洪胜,是个异常聪明的人,而且具备相当的地质学常识,熟悉这片土地。
  在本季节,正是潮汛期间,就会有地下溶洞曝露地面的特殊情况,每年也只有这个阶段才会出现。
  他正是打了这个时间差,在涨潮之前,他从这个溶洞钻了出去,而当丨警丨察搜索时,恰逢涨潮,湖水又掩盖住原来的洞口,当再次落潮洞口显现时,我想他已经走远了。
  这些溶洞直通柳江,距此不过一二公里的样子!”

  王健的眉头皱了起来,因为围捕,大部分柳江上的水警,也被调来此地,一旦洪胜通过此法从柳江逃离本市,必然加大围捕难度,并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事件!
  “继续搜山,从搜山队伍中抽调出一只小分队,跟我一起去柳江!还有——,在真相水落石出前,还是要控制住那个作家!”王健迅速命令道。
  王健只希望洪胜并不是从这些暗河中逃出包围圈的,而仍在警方的控制范围内。
  黎明即将到来,现在却是黎明前的黑暗。
  王健在车里紧张的盘算着,一旦确认洪胜已逃出包围圈的对策。刚刚达到此地,就遇上棘手的的案子,看来他们说的没错,眼前的这个逃犯可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家伙。

  王健只希望,教授所说的那个天方夜谭般的方式,只会出现在惊险电影里,而不是现实。
  他倒宁愿作家撒了谎,他就是洪胜的同伙,起码有迹可循!
  可事实果真如他所愿吗?
  但愿吧!
  5
  “我们成功了!”几公里外,张静的兴奋不言而喻,“真惊险!”她脸上快感横生,

  “那是!”洪胜再次得意的笑着。“够他们忙活一阵了,即使发现了那些暗河,他们也一定认为我们已经出逃桐城了!谁会想到我们仍留在本地!”
  两人从黑暗的柳江中,爬了出来,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衣裤。
  江边人迹罕至。
  “接下来,我们去找‘那玩意’了吗?”张静迫不及待的问道,
  “当然!”洪胜回答道,“我们已经甩掉丨警丨察了!”
  “亲爱的!我都已经迫不及待了,那玩意究竟在哪呢?”
  “你跟我走就是了!”洪胜阴阴的一笑,并不说话,穿过马路。爬上了路边一座山头,张静紧跟其后。

  二十分钟后,他们爬上了山头。
  在山顶上,远远望去,山下一片建筑赫然眼前,
  “那玩意就在那里面?”张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就在那里面!”洪胜说道。
  那片建筑四面高墙,中间一扇铁门,门上写着:桐州市第一看守所。

  昨天,洪胜就是这出来的!
  第五章 那玩意儿
  1
  通缉范围被扩大到全省,希望不会再到全国。王健夜里赶到柳江边,看着漆黑一片的江水一无所获,虽说没有直接证据,已证明洪胜逃离本市,但同样没有证据表明他还留在本市。
  省内各市均接到协查通告,并被命令严防死守,特别是柳江沿江城市,加大水上巡逻。

  清晨六点,丨奶丨头山部队在山顶“会师”,除了惊动了几窝野兔子,别无他获。此次围捕行动,以警方失败告终。
  作为最后一个接触过逃犯的赵林,仍在警方控制中。经过调查后,干警在报告中写到:赵林确系本市作协青年作家,写过几本书,无犯罪前科,除了被杂志社屡屡退稿,应无其它仇恨社会之缘由;其女友朱玲玲为本市某银行职员,与赵林恋爱三年,如果同丨居丨算非法的话,那么这是他们唯一的不良记录。
  数支小分队被派往重点城市,协助追捕;
  原“洪胜案”侦破小组,被命之重新调查此案,包括犯罪动机、社会关系、以及走访受害人家属等一切有利抓获逃犯的行动;
  武警部队暂时撤回驻扎地,但随时候命战斗;
  市委宣传部紧急开会讨论应急措施。
  早上八点,“洪胜越狱案”新闻通气会准时在市委礼堂举行。
  会上,此前群众在胡同口一度猜测的此事件“替罪羊”刘云,以请辞的形式,辞去副市长职务,并不再担任其他任何公职;另一受牵连的是原刑警队长李明,被免除刑警队长职务,开除警籍;其他一干人等,被给予党内处分等一系列不同的处理。
  很明显,这是桐州市不小的一次政治地震!
  “洪胜有可能已扩大了逃离范围!”新闻官在这点上直言不讳,“但我们有信心,局势仍在控制之中。”

  关于肖海清在此事件中的身份及作用,会上并未被提及。
  但仍有消息灵通者,很快得知了事情真相。
  网络作为最快的载体,迅速登出了相关报道。随着“高校某教师——高校肖姓教师——桐州大学肖姓心理学教师”这根基础逻辑线,很快,肖海清的名字街知巷闻。
  网络发表题为《论文重要,还是人民生命重要?》的文章,再次引起一片哗然,臭骂声不绝于耳;
  电视台奋起直追,录制《我们应该宽容》的专题节目,站在肖海清的立场,阐明“心理学研究,正是为了防止第二个洪胜出现”的观点,再次把群众,从电脑拉回电视前;

  报纸杂志又一次黯然失色,他们标题仍停留在《我市发生重大越狱案》的过期新闻上。
  肖海清的手机号码,像银行的客服电话,被莫名其妙、不知以何形式公布于世,一上午她接到无数个电话,有记者要求采访的;有编辑请求做节目的;还有支持者的安慰;更甚之某个糙汉打通电话直接来了句,肖海清,我操你妈!
  毋庸置疑,肖海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然,也包括刘云、李明等一干被牵涉进此事件的责任人。
  李明回到家中。

  这是他几十年来,最难熬的早晨,虽说一夜未眠,但依旧睡意全无。
  在这个终结职业生涯的早晨。李明感到了深深挫败感,就像个要强的中学生,面对失败的试卷。
  几十年的刑警生涯,驰骋沙场,多少名震一方的枭雄被斩落马上,再穷凶极恶的歹徒,见到李明也要颤抖,可如今却让一个叫“洪胜”的男人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把自己耍得团团转!
  这不是一两句安慰的话,就可以弥补的创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