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那些事儿》
第41节

作者: 二十九桥明月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11 17:52:40
  第二十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1)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以上就是老版《西游记》片尾曲的歌词,歌词虽然很短,只有寥寥几段,但它却道尽了唐僧师徒西行十四年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且不说这十四年取经团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单单这十万八千里的路程就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况且这十万八千里路可不都是平坦大道啊,有多少山川河流、艰难险阻等着唐僧师徒他们去克服啊!
  长久的旅途容易产生爱情,亦容易产生亲情,有多少次唐僧要赶孙悟空走,本来孙悟空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回花果山逍遥快活去,可孙悟空还是坚持留了下来,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行,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报答师父的知遇之恩。又有多少次八戒嚷着要分行李散伙,可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与师兄弟们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至于沙僧与白龙马,虽然他们平时看着不起眼,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敢于挺身而出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十四年的磨砺也让我们看到了取经团内部成员们彼此之间的真情。没有这种真情的付出,取经团是不可能坚持十四年不散伙的。

  然而长久的旅途又是无比寂寞的,寂寞到让你感知不到下一秒的存在,他们行走在这时间的旷野中,岁月一点点流逝,可这种孤独感与无助感却始终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而你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朝着灵山的那个方向前进,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取得真经,霎那间你仿佛感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是一具行走的行尸走肉。
  唐僧自长安出发,行走数载,离起点长安越来越远,而终点灵山却依旧是那么遥不可及,因此即使如唐僧那般虔诚的人也不免会生出抱怨之心了,然而孙悟空的一番话却令他茅塞顿开: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是啊,其实所谓的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能否取得真经其实并不在于你走了多少路,只要心在路上,那身就在路上,那么一切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正所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日期:2018-08-12 15:54:03
  第二十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2)
  那么唐僧西行十四年,一共走了有多少里程的路呢?
  按照我们一般的说法是十万八千里,可我算了一下,唐僧西行十四年,一共走了有五千多个日日夜夜,如果真要按十万八千里的说法的话,那么唐僧只相当于平均每天走了二十里多一点。平均每天走二十多里,对于唐僧这么一个取经心重的和尚怎么可能呢?虽说西行途中唐僧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耽搁了不少时日,可断然不会平均每天只走二十多里。事实上唐僧的行走效率是相当高的,想当初取经团在五庄观的时候,由于孙悟空推翻了人参果树,为了逃脱责任,唐僧师徒曾一夜跑了一百二十里,这还是走的夜路,这要是白天走,速度肯定会更快。因此唐僧走的再慢,也断然不至于平均每天只走二十多里路,因此所谓的“十万八千里”实际上只是个代指,是用来形容西天路途的遥远,实际上唐僧西天取经所走的路还要远大于十万八千里。

  从贞观二十一年春取经团路过荆棘岭到贞观二十三年,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取经团一个妖怪也没有遇到过。事实上,唐僧西行之路并非是大家想像的那样一路上妖魔横行。想来也是,唐僧西天路上一共出现了四十多处妖魔,平均每年也不过遇到两三个,有时候遇到的频率高一点,而有的时候却是一整年也遇不到的。西天路上妖魔的出现往往只是偶然,而绝大多数时间里其实是没有妖魔出现的,而且往往有时候还不是妖怪招惹的取经团,相反有时候还是取经团主动招惹的妖怪。当然了,你可能会问,取经团主动招惹妖怪,这不是在自找麻烦吗?

  很显然,你这是太不了解取经团了,你以为他们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赶路是很有意思的吗?这是一种比死亡还要可怕的寂寞,因此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他们太需要有妖怪的出现来帮助他们打发这枯燥的时光了。尤其对孙悟空来说,能在闲暇之余帮助别人降妖除魔,这种事做起来既刺激又倍儿有面子,还能留下一个见义勇为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对于取经团来说,长久的旅途中饮食同样是个大问题,由于取经团一路上以化斋为主,而他们经过的地方又大多为无人区,因此能吃顿饱饭对于取经团来说其实是个很奢侈的事,实际上取经团在西天路上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食不果腹的状态之中的。尤其是猪八戒,一方面他比较能吃,另一方面西行路上挑担的任务主要是交给猪八戒的,所以他的体力消耗也最大,因此我们也不要嘲笑猪八戒贪吃,人家吃得多,但干的活也最累,吃多一点不也是应该的吗?况且猪八戒也不追求什么山珍海味,只要能有足够的粗面馒头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因此西天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取经团在为人民做好事的时候他们所索取的报酬也只是一些干粮而已,至于金银珠宝则是分文不收,真正达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因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所经过的地方多为无人区,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所以金钱对于取经团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它们既不能御寒,又不能充饥,只会徒然增加扁担的重量,因此对于取经团来说反而是个累赘。况且他们都是出家人,对金银珠宝还真不感兴趣,只有米面馒头才是这帮旅行者们的最爱,永远不嫌它们有多重,用八戒的话说,这只是几包“日消货”而已!

  (第二十九章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