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解点『西游记』!》
第22节

作者: 独孤求败AH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02 13:20:47
  女儿国-(电影《西游记女儿国》主题曲) - 张靓颖&李荣浩
  作词:仓央嘉措&杨洁&赵英俊

  作曲:许镜清&赵英俊
  编曲:赵英俊
  吉他:赵英俊
  混音:周天澈

  制作人:赵英俊
  音乐发行:燃音乐
  男: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反省凡心损梵行
  从来如此莫聪明

  既生苦难我西行
  何生红颜你倾城
  如何抹去你身影
  如同忘却我姓名
  女: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
  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慈悲
  等什么望穿秋水
  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

  男: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反省凡心损梵行
  从来如此莫聪明
  既生苦难我西行
  何生红颜你倾城

  如何抹去你身影
  如同忘却我姓名
  女: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
  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慈悲
  等什么望穿秋水

  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
  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慈悲
  等什么望穿秋水
  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
  。这里悼念一下我过去的岁月。对那些我亏负的女孩子们说一句duibuqi .~
  早知道如此,当初我就不会那样对你们~早知道修道不过是阴阳,我就不会那样伤她们的心。!
  原来:天地生成学天地!阴阳配合都自然,坐禅清修两斜路,同尔不分彼此性。
  一曲 女儿国 电影的插曲,我单曲循环了三个小时。!
  小时看电视剧《西游记》时,看到看到女儿国国王那一集,~都很替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可惜。现在我没有遗憾了……!
  建议大家找一下这首曲子。听了也许有别样的感受。!
  日期:2018-07-02 13:29:39

  这里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浙江人,鸣叫余坤。!这文章写于2018年5月27日,是我的原创。为了以后有人偷功或者干什么。我这里先说明一下。全网只有这一家,别无分店。不要听信被人的道听途说,很多关窍我不点破你修了也是邪的。!色欲不去,根本就不要说双修法。双修其实某种程度比单修还难!。因为它是更高级的东西,是儒家的教义本根。而佛道两家的功法都是斜路。!要求比佛道两家还严格。!一般人向往高修想都不要想。只修到三五百年的寿命就不错啦。

  日期:2018-07-03 23:48:48
  扯点题外话。
  TORAH.圣经秘法。

  T 一横是唐僧,一竖是悟空。
  O 是女人的洞洞。
  R 是爱爱这件事。
  A 是女修的两种连结方式。
  H 是男女双方的修炼基点。就是心之有和无相连。
  AV A是女人的模式。V是男人的模式。
  男人为什么就喜欢美女?丑的为什么就不行啊?很奇怪的事不是吗?
  当你克制了色相之后,你就只剩下肉体的连接。所以当你只剩下肉体的连接的时候,那你干的是一个丑女,或者一头母猪又有什么差别?其实就是没有差别的。当你的色相和心声不跟女方连接的时候,爱爱就会变成一件机械的事。毫无乐趣可言。所以,一个男人到达V字,就是双修的心性修成了。因为他不再好色和好声。不会被色声所打败。

  而A是女人修行的模式。为什么呢?女人一般都是很难满足的,天生的重欲望。在人的三体中,脸是亲情,心是友情,腹部是爱情。女人如果做到不重视肉体的欲望快乐了。可以称为贞洁。如果一点都不在乎肉欲,那就达成了可以双修的心性。重视人的心的女人有义气,重视人脸面的女人有情感。有情有义,但是无肉欲。这样的女人就是双修的道侣。
  而男人要做到V,女人要做到A都是很难的。所以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久经修行的人才可能。所以,修这个法的,都是一些女神和菩萨。!
  H 是最重要的。猴子学的是动功门中法,也是有为有作啊。动功们中法,就是形体上是运动的。但是动功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形体上运动,心灵上反而要绝对的静止。所以,动功对于心静有非常大的要求。猴子的心性是很静的,所以祖师可以传他这个法门也不会有问题。其他都未必行。
  要走动字门,心却必须静。不然在那种动态中,把持不住,就会出错!所以这个道法不是一般人能修的。至少心性都要经过很大的锤炼才可能。~
  而女人呢,身体要静,就是身体不能重 欲望。而心灵要动。心灵一定要极想要做这一件事,但是肉欲却不重视。这同样是很难的。这等于说,一个女人喜欢做那件事不是因为身体的享受,而是为了一种好玩。这种女人,千万里面难有一。不经过特殊的修炼,根本很难得出现的。所以,唐僧的道侣都是一些仙女。不是凡人。
  日期:2018-07-11 15:25:13
  22 儒家的道德观念是怎么样的?
  儒家的道德观念是跟佛道两家不同的。
  佛家的道德观念是:善,就算别人欺负我,我也不反手。甚至提倡以德报怨。
  道家的道德观念是:真,尽量躲的远远的。不先发制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儒家的道德观念呢?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句话的啥意思?就算 说,你用德去报怨,人家对你不好,你还对人家好。那么人家对你好的人,你怎么去回报呢?难道以怨报德吗?孔子这句话说的很隐晦。那个意思却很明显的。就是说,以德报怨不是中的态度,是偏驳的。
  所以,这个滥好人,表现是伪善的。其实呢,你想,佛家是主张因果报应说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些坏人最后还不是一样要被报应?还不是要被惩罚?!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一个是人去报应人,一个是地府和其他的神灵去报应人。其实都是报应,只是时间上的区别罢了。所以,阿弥陀佛说,人家打你骂你侮你辱你,你都别管,过几年,你且看他。其实呢,因果循环,黑白的这种能量守恒是定然的。所以,他这个老好人,其实只是自己不动手罢了。这就是佛家跟儒家的一个区别。

  而儒家呢,儒家讲究内圣外王,身神同一。外为教化,内修圣明。所以,儒家讲的是法治。一方面普化万民,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这就是儒家的道。而且,儒家是不做滥好人的。如果有人做错了,他就会点名批评。就会当时惩罚。这就是惩恶扬善的教化。可是如果按照佛家的思路走,都等人下了地狱再去教育吗?那不太迟了吗?放任了恶人行恶,可能原来善的人也会变恶了。所以佛家的这种思想,比较一厢情愿而且惩罚来的滞后。

  道家呢?讲的是无为而治,讲的是后发制人。所以凡事他是不先治理预防的,等到事情发生了,出现了问题,他才去治理。历代道家的人物,都是此类拨乱反正者。像姜太公、张良、刘伯温、诸葛亮、等等等都是道家的拨乱反正的人物代表。天下人作恶的时候,他们是躲起来的偷安的。只有天下到了混乱不堪的时候。他们才出来建功立业,甚至像诸葛亮的老丈人还有水镜先生之类的人物,更是都不屑得管。 这就是道家的思想状态了。那你说,这两家的当皇帝能行吗?肯定都是不行的,不管是佛家皇帝还是道家皇帝,历史上都是治国失败的。因为佛家的世界太过理想。道家的世界太过清闲。都不利于对外的强硬和对内的发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