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第18节

作者: 天人啸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03 21:59:50
  二月十三日,行进至捺龙川(西吉县偏城东北),有人来报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正与西夏军战于张义堡(固原县张易)以南,于是转道南进,连忙抵达交战处。杀死几千西夏军队,于是西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任福不知是计,脱离辎重,轻装尾随追击。黄昏。追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后续部队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

  二月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惨重。
  日期:2018-11-04 09:57:10
  同一时间,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行营都监王珪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亦被夏军击败。宋军将士共战死万余人。此役宋军的抗击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任福重伤自杀,其子任怀亮,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
  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 尸体,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同年张元官至国相。
  日期:2018-11-04 13:36:06
  西夏军获胜后,元昊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觉得正面硬抗宋军打不过,便退兵了。宋朝这一边打了个败将,自然要找人背黑锅,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韩琦、范仲淹。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此时正在知泾州任上,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在佛寺设醮祭祀阵亡将士,抚恤遗族,使人心得以安定,结果被斥为滥用公使钱,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岳阳楼记》。

  日期:2018-11-04 17:05:14
  8)定川寨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元昊的第一谋臣野利仁荣去世。张元毫无疑问成了元昊身边的最高军事顾问。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取长安。元昊采纳了他的意见,策划了定川寨之战。张元的详细计划是这样的,他认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顾及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攻占长安(陕西西安)。

  1042年九月下旬,元昊于天都山(宁夏海原东)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鼓阳城,一路出刘蹯堡(宁夏固原西北),钳击镇戎军(宁夏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宋朝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甘肃平凉)至瓦亭寨(宁夏隆德东北)阻击。葛怀敏到达瓦亭寨后,与该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会合,兵驻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派人告戒勿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听,集兵数万,继续北进。

  日期:2018-11-04 22:12:55
  二十日,宋军进至镇戎军西南,诸将闻元昊移军新壕(宁夏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决定黎明前往袭击。泾原路都监赵珣认为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陕西旬邑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趋定川寨。
  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截击,兵退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乘势挥军抵新壕,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叶芝春等人守定川寨。到了中午,夏军毁新壕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饥渴宋军。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先败河(宁夏固原北清水河)西刘贺军,再击阵于寨东葛怀敏军,因阵坚攻不动,转击阵于寨东北曹英军。当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阵形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赵珣率刀斧手和勇士据门桥奋击,才击退西夏军。接着夏军围城。葛怀敏与诸将商计,突围走镇戎军。赵珣料途中必遭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宁夏隆德北)前往,诸将不同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