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父母一起守林场的日子,我妈突然疯了......》
第21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25 10:21:45
  前面说过,我家也在梆梆梁生活过两年,父母结伴巡山,他们应该到过这里呀,既然老远就能透过关隘看到被峰峦环抱的寨子,这里更隐居着一群晚.清的遗民,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从没听他们提起过呢?
  与慧慧手牵手站在竹筏上渡进关隘,发现这里的峭壁薄得不是一般般,满打满算只有六、七丈厚,看着就让人胆寒,生怕倾倒下来。
  而且,这断壁与旁边挂满藤蔓和灌木的悬崖截然不同,峭壁上只点缀着稀稀拉拉的龙须草,犹如癞毛儿一样。
  我仰起脸来横瞧竖看,专心致志打量这陡峭的关隘,丝毫没意识到这类似探子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接引寨勇的误会。
  慧慧觑见撑筏汉子乜斜着我,还愠恼地把油腻腻的大辫子缠绕在脖子上,这是方便打斗的先兆,她用手指头轻轻刮蹭我的掌心,佯装摆龙门阵一样,告诉我说:
  "无咎寨原先只有被称为旱关的一个豁口可以进出,千百年来,这里也是一溜遭儿的陡壁,只有一个浸在幽潭碧波下的窟窿眼儿,从寨子后山那个大龙潭溢出来的无咎小溪,就是从这窟窿眼儿流进大河沟的."
  莫看慧慧是个小妹儿,其实蛮聪明的,这不是打圆场来了嘛。
  听她道破原由,才晓得在去年惊蛰那天,一场罕见的雷暴雨突如其来,大龙潭的水猛涨,这窟窿眼儿出水不及,眼看就要水漫无咎寨了,寨民们聚集到用来祭神兼打谷的土坝上,匍匐在滂沱大雨中,乞求天神保住赖以栖身的寨子。
  日期:2018-07-25 11:52:00
  裘寨主披发左衽,禹步踢踏,掣着竹杖满坝子蹒跚,念诵巫咒仰天祷祝,见得一道闪电从天而降,五爪银龙似地直扑那窟窿眼儿上方的峰峦,震天价一声巨响中,倏地腾起一团烟尘,眨眼间又被大雨淋得烟消尘散。
  这"披发左衽"是有来历的,咱华夏的服饰一脉相承,即使到了现代,也是左边的衣襟覆盖在右边的衣襟上,这叫"右衽"。
  只有丧者入殓穿的衣服才是左右掉了个儿,称为"左衽"。
  寻常人是不能与鬼神对话的,与鬼神对话是巫觋的专利。
  巫觋的四大法器为神杖、咒符、法印、宝镜,但凡巫觋乞求天神庇护,必须长发遮掩着自己的脸颊,穿上丧服似的黑袍扮成幽人。

  读过<九歌>的都知道,那些都是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真实记载巫觋祭神的诗文,断不会认为我在这里瞎诌。
  说来也怪,不过一时半会儿,雨停了,水退了,太阳出来了,原本连为一体的峰峦,硬生生被劈开一道口子,坍塌下来的土石全被山洪冲走,一线天似的成了一道关隘。
  原来如此,与世隔绝的寨子暴露在梆梆梁这个方向只是这两年,怪不得我爸妈从没说起过这稀奇的事儿。
  话说回来,以前的梆梆梁同样是隐藏在原始森林中,要不是有了国营林场,要不是筑了那条路架了那条栈道,山民们只能在九龙场附近活动,根本进不了那架设栈道才能通过的一线天险,除非是一门心思去投奔阎老头,甘愿在阴曹地府当野鬼,才会冒险闯进来。
  日期:2018-07-25 13:22:45
  解了心中的疑惑,我又留意起撑竹筏的汉子来,见他握着丈八长的竹篙,每每戳到水底都要弯一下腰,长长的竹篙只剩下一个梢头,明白这里的水深得不是一点点,实在是一道天造地设的险关。
  竹筏很快就靠在了一间石垒茅舍前的岸边,果不其然,早有两个手握七尺竹竿的壮汉守在门前,冲我和慧慧做了个请的姿势,要我和她走在前面,我扫了一眼他们手中的毛竹,竹梢是溜尖的斜削口子,这分明就是杀人的竹矛呀。
  我和慧慧就像被手握竹矛的汉子押送着的俘虏,因为自个儿心里揣着鬼,免不得有点儿心慌意乱,觑见她笑呵呵地冲石头房子摆手打招呼,我也偏起脑壳朝门内看,原来里面还有几个人正在打川牌,围观的也有七、八个,这些人全是吊着大辩子的莽汉!
  卧槽!不惟惊见有一排黄澄澄、油光光的竹矛靠墙而立,而且墙壁上还挂着许多硬弓,羽箭堆码了一墙角,这分明是枕戈待旦呀。
  要不是事先听慧慧说过这寨子的古怪,我真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清朝的冷兵器时代。

  既然这里是无咎小溪汇入大河沟的地方,自然位于最低处,即使如此,我还是能看到在一周遭的峭壁环峙下,可供耕种的田地只怕有好几百亩,不然也养不活这寨子里上千号人。
  沿着这条清澈见底的小山溪向寨子走去,两岸的绿树虽然成荫,却不见一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垂柳,全是挂满了果实的各种果树,也只有我这种能诌几句破诗的小屁孩感到遗憾,丝毫没想过柳絮儿看着浪漫,却是不能填肚囊皮的。
  日期:2018-07-25 14:53:00
  慧慧牵着我的手并肩而行,一路上有意秀恩爱,无非是搂搂膀子擦擦蹭蹭,嗲声嗲气地给我说些这寨子的风土人情。
  惹得握着竹矛走在后面的汉子免不了一番打趣,嘻嘻哈哈地调侃着问,真不晓得在前天晚上,她两娘母是怎样把我这大的一块小鲜肉扛回去的?
  慧慧一个人是扛不动我的,她娘亲也不可能扛得动我。
  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这话摆明了有些暧.昧,这寨子的人不但装束停留在近百年前,思维也还停留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
  我对他们不了解,一时没醒豁过来,慧慧却不答应了,当即发起飙来。
  不仅连珠炮一样反唇相讥,更是攒足一股劲儿,执意背着我"噌、噌、噌"一路小跑,累得稍稍坟起的胸脯子扯起风箱才放下我,骄傲地挺起并不丰满的胸脯,扬起靓丽的小脸儿,回过身去当道而立,忽闪着毛眼儿,冲后面的两条莽汉谑笑。
  就凭她这副单薄的身板儿把我背回梆梆梁,而且是在根本没路的林子里跋山涉水,那是不可能的事。
  可惜得很,三更半夜是怎样把我弄回去的,我压根儿忘了问。
  再说了,即使我想问也开不了口,因为牵扯到是谁剥了我光猪,又是谁帮我穿上衣物的。

  试想一下,身为未经人事的童子娃儿,多难为情呀。
  搭帮她这一折腾,我被弄得有些小尴尬,好在那两条莽汉被慧慧一顿抢白,讪笑着不再吭声了。
  日期:2018-07-25 16:24:00
  我瞅了下慧慧,暗自揣摩这温柔如猫咪的俏人儿,咋个也有雌虎的另一张面孔呢?
  迤.逦走来,默默前行,只见一层层的梯田里水稻半熟,沉甸甸的谷穗密密匝匝地弯腰哈背,田边地头的菜蔬绿油油一片,漫坡上的棉花还没吐絮,乳白色的花朵正在转红,环顾四周,那苍翠欲滴的美景更是目不暇接,真叫爱煞个人呀!
  到底是少不更事,免不了得意忘形,置身在这世外桃源中好不惬意,走到一片竹林旁,不知不觉中停下了脚步,居然摇头晃脑地背诵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正在陶陶自得中,陡听到竹林里传来一阵莺啼燕语:"少年郎醉情这方山水,想必把尸骸埋葬在奴奴这寨子里,定是心甘情愿哈?"
  拐了,出大拐了!慧慧走在我前面,身后是那两条莽汉,根本不用回头去看,拿脚底皮都能猜到,突然现身的只能是人称仙姑的裘锦瑟。
  这声音虽然悦耳动听,但会吓死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