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父母一起守林场的日子,我妈突然疯了......》
第2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06 16:11:39
  老爸偏过脸来一看,顿时惊呆了,把手上的石头揣进裤兜里,只略微看了一眼,又忙不迭塞进了荷包,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颤声叫道:
  "淑娴!淑娴!拜托你了,由着性子可劲的砸呀!把里面的石头全砸出来吧!"
  岂料我娘根本不搭理他,仿佛地遁了一样,老爸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了,好不容易才稍许平静了一下,咬着我耳朵蚁语:
  "剑春乖些哈!快!快!快!快点儿不住声的叫娘!老爸有钱了,不怕治不好你娘的疯病!"

  我一叠声叫起娘来,娘只砸了十五、六块石头,便没了动静,任我再怎么叫喊,加上老爸的助威,洞里也是寂然无声。
  这当口,一股恐慌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知怎么了,年幼的我以为娘殁了,哇哇大哭着不顾一切地爬进了洞口。
  殊不知刚一爬进去,就被娘一把搂在怀里,不但用舌头吻着我的眼泪,还把一个沉甸甸的小匣子塞在我的手里,慈爱地拍着我的后背,母爱十足地柔声说道:
  "娘的乖春儿莫哭了哈,莫哭了哈,娘好好的在这里呀。石头砸完了,不等于娘死了呀。娘不但活得好好的,心里那团乱麻也捋了个一干二净呢。咱母子俩还是快点儿出去,免得你爸着急不是......"
  这时候,老爸也探着火把爬了进来,奈何这墓室的拱券不高,他和娘亲坐在地上,脑袋瓜子几乎挨着青石条砌的拱券了。这墓室也不大,一家三口挤成了团,几乎塞了个满满登登。
  地上啥都没有了,空空荡荡一目了然,活人窝在这里不是个事儿,好在娘亲已经神清气爽了,吩咐老爸先爬出去,等我出来后,她才钻了出来。
  打着火把仔细地照了又照,搜了又搜,不多不少,银元宝二十四个,金元宝十二个,我手里还捧着一个沉甸甸的玉匣子,不知里面装着啥宝贝。 
  日期:2018-07-06 16:37:39

  清捡完娘扔出来的元宝,爸妈远远地站在坝子边上,压抑不住激动万分的心情,对着月色下的大墓指指点点,小声议论个不休。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早就把玉雕的小匣子塞到老爸手中,拿过他掣着的火把,满草丛采摘起野草莓来。
  因为我半晌午来过一次,晓得哪里有刚刚成熟的野草莓,算得上轻车熟路,很快就到手七、八颗刚刚泛红的果子,自己吃得舔口咂嘴,还给爸妈各喂了一颗。
  我眼巴巴地望着他俩,满心期盼夸我几句后,又塞到我嘴里来。失望得很,爸妈不但没搭理我,还把甜滋滋的果子吃了,继续议论这匪夷所思的大墓______
  这大墓确实奇怪,从封土堆和三对石翁仲的规制来看,这里应该是葬有一位王公大臣。
  再观察守墓人的住所,也就是我家那不足十平方的简陋茅屋,活脱脱就是给一个土老财守墓的房子,与这种雍容肃穆,气度恢弘的墓园根本不搭界。
  更无法解释的是这墓一直没竖过墓碑,即便是后来被仇家砸了,总得留下或多或少的残片吧?不但连一丁点儿石渣都没有,而且压根儿就没有墓碑基座。
  从坍塌后的现状来看,这墓既没有墓道,也不算有正儿八经的墓室,就是在平地上用青石条砌了一个小小的拱券,小得连棺椁都无法放进去。寻常的衣冠冢或疑冢,按规矩也会是内棺外椁,像模像样地葬进去,不但竖碑,还垒有祭祀的石案。
  这座大墓,啥都没有。
  日期:2018-07-06 16:38:06
  带着满腹的疑问,老爸脱下衣服当包袱,把价值不菲的元宝提溜回去。

  我是早就饿坏了,捧起饭碗呼呼哧哧填肚皮,老爸将包袱放在了床上,急不可待地又拿起元宝,看起上面铸的铭文来。
  我也捧着碗凑了过去,见那些银元宝全都是灰暗如砖色,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土腥味。金元宝埋藏得久了,虽然不似银元宝灰蒙蒙难看,却不再金灿灿发光,暗淡得不让人眼馋。
  倒是那小小的玉匣子洁白如凝脂,老爸翻来覆去摆弄了好久,明明是几片羊脂玉镶嵌而成,也没有啥暗闩之类的机关,却总是打不开。
  娘亲伸手接了过去,摇一摇,里面沙沙地响,明显装有贵重的东西。左拨右弄,还是严丝合缝,搞不懂这匣子怎么打开。
  到了儿,他俩终于冷静下来了,因为按法律,这些财宝都应该无条件上缴给国家有关部门。
  那个年代,地方上还没有文物局,父母是有文化的林场职工,自然懂得上缴的程序,交给他们所在的单位,再由单位交给政府。
  虽然不能把这些阿堵物据为己有,却是功劳一件,安知不是调回原单位的一块敲门砖?

  这种事儿不能过夜,迟则容易惹祸上身,特别是我老爸这种戴着"右派帽子"被发配下来的人,更怕摊上大事儿。
  话说回来,那个年代既没有文物市场,也没有金银首饰店,私人的金银虽然可以拿到银行换钱,似这等来历不明的东西,不但换不来钱,说不定丨警丨察还会赏你一对金属镯子,肯定划不来。
  日期:2018-07-06 16:38:33
  场部离我家有二十余里,架有一根用铁丝牵的内部电话线,两头的电话机绑上一对特大号的电池,猛摇机子上的把手,对方就会响铃。
  父母的工作是巡山,防火防盗是重点,特别是一旦有火警,必须尽快电话报告场部组织施救,上面有事找,也会打电话来。
  按规定,父母要轮换着巡山,始终留一人在家守电话,可老爸是高度近视,娘又是弱女子,任谁都不胜任单独去巡山,经请示场长同意,我就成了义务守电话的人员。
  哦!忘了自报家门,我叫罗剑春,老爸叫罗昭,娘叫冉淑娴。他俩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从外地分配到南浦日报社当编辑。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老爸善意地对报社某位螃蟹作派的领导提了几句意见,不料正赶上那场反右运动,被冤枉成右派,双双被赶出这喉舌重地,降薪降职,发配到一个叫梆梆梁的国有林场,从干部身份,变成了林场工人。
  父母都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孤儿,靠勤工俭学完成的学业,在南浦没有三亲六戚,只能带着我一起迁徙。其实我也是搭火烧了铺盖卷儿,品学兼优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只得辍学,随父母来到这大巴山腹地的九龙山捱苦。
  本以为就近上个乡镇小学,没料到林场领导也不待见这种敢于逆鳞的书呆子,工作岗位被分配到远离场部的崇山峻岭,四下里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我不但没书读,连课本也无法备下。

  日期:2018-07-06 16:38:51
  初来乍到,连住的地方也是一间破烂不堪的小茅屋,晓不得是哪个年代的守墓人留下来的。父母首先忙的是巡视偌大几个山岭的森林,哪里还顾得上我的学习,饿不死我就阿弥陀佛了。
  顺便说一下,南浦市在川江边,梆梆梁林场是南浦市管辖下的巴阳县国有林场,这里靠近秦岭,离开川江好几百里。
  两个大人又再一次抚摸着那些元宝,叹息说什么上面的铭文,啥唐、宋、元、明的都有,搞不清楚这些东西是何人留下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