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36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据此反观以元始天尊为首的东昆仑一脉,其修行之理念,却是大不相同!在东昆仑看来,修行既是手段,更是目的,二者是合而为一的。否则,便是堕入了魔道。
  因此,所谓昆仑山的“东西之争”,其实质便是一场关于修行理念的争论!究竟是为修行而修行,还是为人生而修行,这的确是个问题。
  第41回《闻太师兵伐西岐》中,不一个时辰,黄天化已是回生,二目睁开,见师父在旁,天化曰:“弟子如何在此相见?”真君曰:“好畜牲!下山吃荤,罪之一也;变服忘本,罪之二也。若不看子牙面上,决不救你!”
  此处可见,东昆仑对其教下弟子约束甚严,即便是下山为将,亦不可稍有差池。
  实际上,严格说来,东昆仑除了姜子牙之外,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下山出仕。所有下山为将的三代弟子,包括姜子牙的徒弟在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周臣,而仅是辅佐姜子牙以完成封神大业的一众门人而已。这也再一次从侧面印证了封神大战中阐截矛盾与商周矛盾之间的主从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姜子牙既不能成仙了道,也不能位列神班,这便是他身为周相以克成大业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弄清了昆仑山“东西之争”的实质,便不难明白,在东昆仑看来,这西昆仑虽然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阐教门下,但是却心志不纯,忽正忽邪,亦敌亦友,不免就堕入了魔道。既然堕入了魔道,那么一向就以阐教正宗自居的东昆仑免不了便要清理门户了。只不过,仅仅因为修行理念的差异,就将同门诬为邪魔外道,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于是,度厄真人与石矶娘娘的交情,便十分不幸地就成了西昆仑勾结邪魔外道的把柄,并给了东昆仑以清理门户的口实。

  所以,石矶娘娘之死,其实是源于阐教内部的一场派系之争。
  日期:2018-10-17 21:36:01
  既言清理门户,那东昆仑的目标,就应该是以度厄真人为代表的西昆仑,可为什么度厄真人安然无恙,而石矶娘娘却反倒成了太乙真人的罩下冤魂?这其实就涉及到了阐教内部为了封神大业而不得不进行的一场战略大转换。
  实际上,这一场战略大转换,与纣王的杀妻灭子以破“殷姜联姻”的战略大反攻如出一辙!一言以蔽之,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这也就是说,近1500年以来,阐截矛盾趋于缓和,而昆仑山却内斗不已,但自从封神大业降临之后,为了避免陷入内外交迫的困局,元始天尊便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换,以图安内攘外。可昆仑山的“东西之争”由来已久,想要一朝化解,又谈何容易!但此事毕竟还有转机。

  其实,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西昆仑自然是不容小觑,但东昆仑显然是更胜一筹。如果不是封神大业的突然降临,西昆仑的落败,只怕是迟早之事。也正因为如此,日渐式微的西昆仑,这才动了结交截教门人的心思。所以,当占尽优势的东昆仑借度厄真人结交邪魔外道之口实而恩威并举的时候,西昆仑正求之不得,于是二话不说,就欣然同意了。
  所以,石矶娘娘的轻敌冒进,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1.识人不明。
  此处所谓的识人不明,主要是指与度厄真人相交,石矶娘娘缺乏应有的警惕之心。
  实际上,阐教出身的度厄真人之所以会放下身段,与石矶娘娘这个截教妖人结交,多半是因为要借以壮大西昆仑的实力。其实,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西昆仑如何选择交结对象的问题。截教人妖混杂,仅就意识形态方面而言,阐教门下的西昆仑想要交朋结友,为什么会视赵公明等人如无物,却对一个妖精出身的石矶娘娘情有独钟呢?因为,赵公明等人虽是截教出身,但他们生而为人,又未出仕,与死板教条的东昆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冲突。即便有朝一日,阐教的东西两脉正式决裂了,赵公明等人也未见得就肯出手相助西昆仑。所以,西昆仑的交结对象,往往极具针对性,要么是妖精出身,要么已下山出仕。这其实就是度厄真人交结妖精出身的石矶娘娘并派郑伦与李靖下山出仕的真正原因。

  然而,石矶娘娘是个性情中人,对于西昆仑度厄真人的种种用心,她竟毫无察觉。
  2.识势不清。

  在这里,所谓的识势不清,是指在封神之战即将拉开帷幕的大背景之下,石矶娘娘对于阐教东西两脉的战略媾和,缺乏相应的政治敏感性与预见性。
  虽然这种发生在阐教内部的战略大转换,外人难窥究竟,但也未见得就毫无蛛丝马迹可寻。实际上,灵珠子投身在李靖家中,并拜太乙真人为师,这就是阐教东西两脉化干戈为玉帛的明证。而石矶娘娘却报仇心切,对于哪吒的出身来历,竟丝毫不以为意。
  说到底,她之所以会轻敌冒进,这还是因为对三教相争的政治格局缺乏足够的认知。
  应该说,石矶娘娘与度厄真人的交情,是始于昆仑山的“东西之争”,亦终于昆仑山的“东西之争”。
  仅从石矶娘娘的死亡时间上,便不难推断,当初度厄真人与她交结,应该是暗中行事的!否则,就以东昆仑的一贯德性,他俩只怕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也就是说,那一段交情之所以会暴露,石矶娘娘之所以会被太乙真人师徒诱杀,完全是因为西昆仑度厄真人的出卖。
  真是世事难料!可叹她石矶娘娘,一个堂堂正正的截教妖人,反倒成了阐教东西两脉战略媾和的牺牲品。
  日期:2018-10-21 19:31:03
  16.燃灯道人金塔释前仇

  该来的终归要来!这边太乙真人才将九龙神火罩制住石矶娘娘,那边“九湾河事件”果然又起了风波。于是,哪吒便奉命回至陈塘关,以死来向四海龙王谢罪,这才暂息了天庭的“新旧之争”。
  只不过,“九湾河事件”虽了,但李靖的劫数,却尚未完结,因为太乙真人又闹出了求建哪吒行宫的幺蛾子。
  真人吩咐哪吒:“此处非汝安身之所。你回到陈塘关,托一梦与你母亲,离关四十里有一翠屏山,山上有一空地,令你母亲造一座哪吒行宫,你受香烟三载,又可立于人间,辅佐真主。可速去,不得迟误!”
  正值三更时分,哪吒来到香房,叫:“母亲,孩儿乃哪吒也!如今我魂魄无栖,望母亲念为儿死得好苦,离此四十里,有一翠屏山上,与孩儿建立行宫,使我受些香烟,好去托生天界。孩儿感母亲之慈德甚于天渊。”
  由此两处可知,在二次转世问题上,这对师徒的口吻却不尽相同:太乙真人的意思是重生人间,而哪吒的意思却是托生天界。
  这个差异,究竟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哪吒还有什么糊涂心思吗?不是的。
  夫人把梦中事说了一遍。李靖大怒曰:“你还哭他!他害我们不浅。常言‘梦随心生’,只因你思想他,便有许多梦魂颠倒,不必疑惑。”夫人不言。
  此处可见,对于哪吒,李靖夫妇其实是心存怨恨的。也正因为如此,哪吒才不得不改变说辞,编出什么托生天界的鬼话来。否则,一旦他实话实说,李靖夫妇唯恐避之不及,又岂会自寻烦恼,建什么哪吒行宫!
  不觉五七日之后,哪吒他生前性格勇猛,死后魂魄也是骁雄,遂对母亲曰:“我求你数日,你全不念孩儿苦死,不肯造行宫与我,我便吵你个六宅不安!”
  然而,即便是打了托生天界的幌子,哪吒又求之再三,怎奈他李靖夫妇却丝毫不为所动!不得已,哪吒就原形毕露了,他竟然威胁起殷夫人来了!殷夫人为了息事宁人,只好瞒过了李靖,暗地里使些银子,就与他在翠屏山新造了一座哪吒行宫。
  可问题在于,哪吒欲造行宫,为什么非要求殷夫人不可呢?难道别人就修不起那哪吒行宫?又或者,别人修建的哪吒行宫竟无香烟可受?事实绝非如此。
  且说金霞童儿进洞来,启太乙真人曰:“师兄杳杳冥冥,飘飘荡荡,随风定止,不知何故?”真人听说,早解其意,忙出洞来。
  直至哪吒死后,太乙真人才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灵珠子魂魄无栖,不受香烟,将来他借壳重生,只怕是难以掩人耳目。

  但灵珠子的二次转世,可是一个关系到封神大业成败的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啊!太乙真人如此行事,只怕有疏忽之嫌。但这个疏忽,又并非毫无来由。
  殷夫人见哪吒尸骸,用棺木盛了埋葬。
  万万没想到,哪吒死后,竟然连个供魂魄栖身以享受香烟的灵位牌子都没有!这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了。所以,太乙真人的这个疏忽,归根结底就疏忽在李靖夫妇的绝情上。
  有鉴于此,太乙真人认为,既然你李靖夫妇不肯亲设灵牌以进香烟,那么就教尔等花点银子,建一座荒山野庙,使哪吒受些过路人的供奉,总还说得过去吧!可就是这么个并不过分的要求,却遭到了李靖的坚决抵制。
  仅仅是事前的抵制,倒也罢了,就在得知殷夫人暗自行事之后,他居然气愤难平,就纵马上山,亲手将那建成已有半年之久的哪吒行宫给捣毁了。读书至此,人们不禁要问,这父子二人,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致于李靖的怨念竟会如此之深?即便他哪吒生前曾遗累于父母,但说到底,亦并未对你李靖夫妇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更何况他人已经死了,你李靖纵然怀恨在心,一旦行事,又何至于如此的不留余地!

  其实,李靖之所以会对哪吒恨之入骨,并不是因为哪吒曾连累于他,而是因为哪吒曾陷害于他。
  这哪吒怎么就陷害他了?还记得那震天箭上的字号吗?这件事情,别人可能会不明真相,但他李靖,身为陈塘关的总兵官,又岂会心中无数!
  所以,当日在白骨洞,李靖才见了震天箭上那莫名其妙的字号时,就已经明白过来了,这是哪吒有意要害他。
  可好端端的,哪吒为什么要陷害李靖呢?这个问题暂且按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