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6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按说商容作为大会策划人,其罪不小,但纣王扪心自问,那老宰相侍君三世,却一辈子不着调,说到底还是他们殷家人眼瞎。
  罢了!纣王捏捏鼻子,无话可说。女娲宫里,歌照唱,舞照跳,party照开,看起来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可party开到一半,气氛凉凉,纣王没话找话,见女娲娘娘的圣像,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看起来惟妙惟肖,忍不住就吟诗一首,以为助兴: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老商容不知趣,说起话来还是一贯的痛心疾首:你这样是不行滴!请陛下来,给娘娘做party,你在人家粉嘟嘟的墙上乱涂乱画,成什么样子?赶快洗掉!免得天打雷劈。
  纣王见大家都在兴头上,不好翻脸,只得强颜欢笑,就拉住他的手,指住粉墙上的题诗,道:你来看!你来看!娘娘长得是美,但朕的文笔也着实不丑。来来来,拍视频,发个斗影直播,让那些吃瓜群众们都来看看朕的才高八斗!就是这娘娘的绝世姿容,没准也会因为朕的才情而名动天下哩。
  文武百官见纣王装聋作哑,谈笑间就发了一条斗影,顿时便踏实了不少。于是,谁也不愿多话,点赞要紧。

  可天底下总有些小人,最爱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还有那些别有用心的带路党,那些唯利是图的水军,他们在“朕”的视频里,不点赞也就罢了,竟然还在评论区里,大肆歪曲,诋毁谩骂。
  这个道:昏君,这种淫诗,也敢直播昭告天下,你真是渣得坦坦荡荡。
  那个又道:老流氓,哪个允许你拍女娲娘娘的?你有什么资格拿娘娘的圣像乱发斗影?娘娘的圣像,出现在你的斗影直播里,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甚至,还有些像西岐这种蕞尔小国的番邦蛮夷,朝歌话还没说利索呢,一见“朕”的直播视频,便气冲牛斗,热血翻腾,忍不住就要以词汇意,对女娲娘娘的容貌与纣王大大的新诗,评头论足一番:网红脸,顺口溜,绝配!

  不到一个晚上,“朕”的斗影号,就被各种诋毁和谩骂给淹没了。
  纣王气得直跳脚,当时就要把这些刁民统统拉黑,一个不留。亏得有商容及时提醒,这才避免了斗影直播里的一场浩劫。原来皇帝是无权拉黑子民的!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了。
  话到此处,诸君且慢!难道你至今还一直以为,纣王是因为贪恋娘娘的美色,才在女娲宫的粉墙上题诗的吗?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不信?有诗为证:
  三月中旬驾进香,吟诗一首起飞殃。
  只知把笔施才学,不晓今番社稷亡。
  可话又说回来,你纣王即便是稍俱才情,小诗写得有模有样,还蛮中规中矩的,但毕竟还是以武见长的一代霸王,为什么偏偏要去附庸文雅呢?这下倒好!诗名未成骂名成,七年圣明一朝昏。
  火云洞局终人散,女娲娘娘回到女娲宫,见了纣王的题诗,又看了广大斗民的义愤填膺,当即大怒,骂道:“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可见,no zuo no die,纣王摊上大事了。
  然而,纣王此举,虽然看起来的确是有些意气用事,但这绝不是平白无故的一时兴起。

  应该说,以人亵神这种事,纣王是早有预谋的。至于这一趟女娲宫降香之行,仅仅是个导火索而已。追根寻源,这还要从封神世界中商王朝政治权力的斗争谈起。
  在《封神演义》中,纣王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此事后面还要再议,不题。他自登上皇帝宝座那天起,放眼望去,满朝文武,几乎全是敌人。而在这所有的敌人之中,有一些是殷受的敌人,另外还有一些,则是商天子的敌人。
  今且抛开殷受个人问题不谈,单论商天子的敌人。
  所谓商天子的敌人,说穿了就是君权的政治对手。在封神世界中,商天子的君权,有两大竞争对手,一个是相权,另外一个就是神权。
  在一个有着君权神授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君权与神权,在世俗统治上的矛盾,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皇帝,呼为天子,乃上天之子,其对世俗的统治,是代天牧民,而上天与神灵相通,因此君权就成了神权的延伸。换句话说,皇帝是神在人间必不可少的代言人。
  本来,这一切都好好的,顺理成章,相安无事。

  可到了封神的世界里,这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竟被完全打破了。其标志性事件,便是昊天上帝开始组建天庭,并号令封神。天庭的崛起,就意味着神不在安于现状了,他们要直面人间,建立起一个完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世俗统治。也正因为如此,商王朝与新近崛起的天庭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然而,除了生死相搏之外,商天子难道就没有第二条道路可选了吗?看看人家西周小朝廷!自动投诚,甘为臣下,承诺从此不再赚差价。
  是的,纣王完全可以不用死!可一旦妥协,商王朝就没了,纣王虽在,却是个亡国之君。因此,这条路对于纣王而言,是走不通的。而西周小朝廷却不一样!虽然地位不变,同样称臣,但失去的是西岐,而得到的却是整个天下。
  三界之中,只为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去中间商大战,那些早已遁迹山林的神仙妖怪,又纷纷入世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皇帝这个曾经必须的中间商之外,那些为了规避神仙不能直接统治人间的政治规矩而绕道投在世俗政权之下薅羊毛赚差价的截教诸圣,自然免不了也被列入了受打击之列。如此一来,截教与阐教及其背后的天庭势力之间,就完全对立起来了。
  如果仅仅是天庭自立,阐教作乱,商王朝未必亡国,但实际上,其朝廷内部,也早就已经烂透了。
  自闻太师北伐之后,以女娲宫降香事件为标志,首相商容多次以下犯上,借机向纣王发难,希图独霸朝纲。但纣王又岂是易与之辈?这一场君臣相斗的结果,就是商王朝的分崩离析,加速败亡。

  宰相,是百僚之长,也就是官僚系统的首领。俗话说,天子临朝,宰相当国。但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性关系。
  可王权高高在上,宰相虽为百僚之长,但毕竟还是臣下,他又凭什么能与君上相斗呢?事实上,除去个人权欲之外,君权与相权的争斗,更多是意识形态上的。
  君主自认为是上天之子,既然是代天牧民,那么君意便是天意,天意便是君意,二者合而为一,不应受任何约束。但传统的官僚集团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眼中,天意有很多种解释。比如,它既可以是星象占卜,也可以是人心向背,更可以是因果循环等。这么一来,为了争夺解释天意的话语权,双方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