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36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29 16:00:19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话都说出口了,不砍掉几个人头,怎么下这个台阶呢?
  不过,隋炀帝骂归骂,可并没有因为此事擅杀一个大将,语气中饱含的更多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和无奈。
  随后,隋炀帝命少府监何稠专门制作了一种名叫六合城的超级移动战车,然后再次下达了对辽东城的围攻军令,并亲自上阵督战。
  有趣的是,自从隋炀帝亲自坐镇辽东城,隋朝官军反而没有再攻破过城池,陆路进攻因此暂时陷入了停滞阶段.
  不过,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的江、淮水军却搞得风生水起,大有直捣黄龙的意思。来护儿渡海之后,直接将大军开赴到离平壤城60里的地方,并在城外打败了高句丽的守军。
  平壤是高句丽的都城,王权的象征,只要来护儿顺利打下平壤城,高句丽各路守军便如同孤魂野鬼,大隋的征伐也可以正式宣告结束。
  来护儿召集同事们开了一次碰头会,商量是否对平壤城发起进攻。
  依来护儿的暴脾气,他想把大军直接开进平壤,干死高句丽,但是副将周法尚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皇帝一言九鼎,既然已经说了要和其他各路大军取得联系,必须得遵守军令!
  说白了,来护儿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问题是,眼前就有天大的功劳,你如何能说服来护儿不去取呢?
  激烈的口水战之后,来护儿还是带着手下的4万精兵向平壤城开拔。
  据史料记载,隋军和高句丽守军在平壤城外的内空寺展开激战,出人意料的是,守军稍微交战便向后退却,显得非常的不正常。
  要命的是,来护儿并没有意识到其中有猫腻,更没有察觉到诱敌深入的危险。
  在来护儿的眼里,高句丽的首都被围,军心早已经涣散,眼前所有的抵抗都是浮云,平壤城陷落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来护儿大手一挥:入城!
  入城就入城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来护儿偏偏在此时犯了一个低级而又致命的错误:他在没有调查城中军力守备的情况下,放纵手下的士兵在城中尽情地烧杀劫掠!
  军队一旦失去纪律和组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后果必定是灾难性的。
  就在隋军贪婪地劫掠金银财宝,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早已经埋伏多时的高句丽精兵一拥而出,对怀抱珠宝,根本无力抵抗的大隋士兵发起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一场恶战之后,只有数千隋军全身而退,剩下的将士只能在异国他乡含恨而终。高句丽守军一直追杀到隋朝水军驻扎的地方,幸好有周法尚主持反击,隋军这才站稳了脚跟。

  平壤之战,原本可以帮助隋炀帝一战定乾坤,却因为来护儿的轻敌而轻易葬送,实在是可惜之极!
  自此,第一次高句丽战争,大隋的水军已然形同虚设。
  日期:2018-05-29 21:01:55
  第35章天子颜面尽失

  隋朝的第三路大军则是扶余道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乐浪道的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辽东道的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沃沮道的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玄菟道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襄平道的右御卫将军张瑾、碣石道的右武候将军赵孝才、遂城道的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增地道的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
  他们约定好了,在鸭绿江集合,从陆路发起对平壤的进攻。
  这些军队中,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是绝对的主力,然而就在此时,在隋军主帅身上接连发生了影响战局走向的事情。
  隋炀帝非常重视军粮的供给问题,因此在泸河、怀远两镇设立了大型的粮仓,并将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军用物资全部储存在此,所有大军在出发之前,都备足了被服、粮草、甲仗和兵器。
  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前往平壤的道路非常的崎岖,出发之后,后方基地就不可能再运送后勤物资到前线,隋炀帝因此要求各军带足100天的粮食用度。

  什么叫幸福的烦恼?就是你明明不需要这么多军粮,却不得不带这么多军粮!
  隋炀帝是历史上最大方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给将士们配发了100天的军粮,没曾想却成为了将士们沉重的负担!
  据史料记载,由于军资(包括粮食、兵器、盔甲)过多,平均每个士兵的运输压力就是3担,也就是360斤左右…
  宇文述等将领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于是在临行前就传下军令:士兵们绝对不允许在路上丢弃军备物资,违令者军法处置!
  不过,许多士兵还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他们看来,既然大军已经准备了绝对充足的物资,就算把自己的那份丢掉,到时候也可以吃别人的!
  主帅和同袍兄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饿死吧!
  宇文述既然说不能随便丢弃粮食,那咱们就在营帐里挖个坑,将粮食全都埋到地下,一切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隋朝可爱的士兵啊,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咱们后人诠释了一条江湖法则:实力挖坑,管杀不管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