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30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植的优势是才名,而这种才名是曹丕争得过的吗?曹丕的才华固然不错,但怎么比得过一代文学天才?所以不要去和别人的长处争,不要向你争不过的地方争,而要争你争得过的地方,那才是你的得分点。继承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德行、人君气度、责任、勤勉与孝顺,这才是继承人该有的样子,能将继承到的事业巩固并发扬光大的本事,别的无非花拳绣腿。这也是曹丕可以做到的强项,而曹植那个轻浮的团队所忽视的弱项。

  曹丕听从贾诩的建议,刻苦磨炼自己,于是获得了曹操的青睐。这是贾诩为铺路做的第一件事。
  又一次,曹操避开身旁的人询问贾诩对继承人的态度,贾诩默然不答。曹操问:“我和你说话,你却不回答,为什么?”贾诩说:“我恰巧在思考问题,所以没有马上回答。”曹操问:“在思考什么?”贾诩说:“在想袁绍、刘表父子。”曹操听了大笑。这就是贾诩说服人的口才。回答简短,意味深长;抓住要点,一击而中;事实俱在,难以辩驳。相比那些长篇大论劝说的人,他更知道怎么说服曹操这种聪明人。

  于是立储的事就此定了下来。这是贾诩为铺路做的第二件事。

  说这两番话,用时不超过一分钟,却有一言九鼎之效。
  的确,相比于那些时时刻刻想搞大动作大新闻的人,贾诩这简直不叫出手。但这正是贾诩追求的效果,事了无人察,深藏功与名。
  毫无察觉的外人们继续把美名加到贾诩头上,而贾诩却已种下种子,只等将来收获果实。
  日期:2018-09-26 12:00:37
  伴随着一批人的人头落地,同时另一批人的平步青云,新朝终于来了。贾诩也获得了自己的回报——三公。

  孙权嗤之以鼻。但孙权并不知道,这个三人组里,贾诩是唯一凭本事得到这三公之位的,虽然只用了区区两招。王朗、华歆两位,不过是因为所谓的德高望重。
  如果没有这两招,三公之位怎么也轮不到一个毫无根基的毒士及杀兄仇人来坐。这是曹丕对贾诩夺嫡之助的报答。贾诩还同时是配享魏文帝庙的四位重臣之一,可见曹丕的这份感激之情是多么深。
  日期:2018-09-26 12:01:22
  那一年,贾诩还可以发挥余热,登上帝位的曹丕恭敬地向他请教如何一统天下。贾诩的回答还是老一套:“先用文治,再用武功。”但曹丕和他新一代的谋士、良将们依然没有听,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比曹操还厉害,只当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的迂腐唠叨。
  贾诩也没指望他们听,他只是表表态度。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抱着他最杰出的发明四处碰壁一样,贾诩心说,不听就算了,反正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两年后,欣赏到曹丕第一次伐吴失败的贾诩,离开了人世,带着他那天下少有的聪明的脑瓜长眠了。
  一生都在与最复杂的凶险相伴,最后好不容易投靠了一家好公司,却也仍是带着无法洗脱的黑历史生存,时刻有被人揭老底之忧,活这样的一生可真不容易啊!
  还好,贾诩很擅长这样的工作。他以七十七岁的高龄而终,生前为三公,死后配享帝庙,生荣死哀。这些都是他的聪明应得的。
  除了那次,他因识趣地退让而失去了人生最大的荣耀。但他本是个生存主义者啊!
  日期:2018-09-27 10:11:20
  前面有网友说想看孙策的文章。所以插播一下关于东吴少帅孙策和他的大将太史慈的两篇文章。
  《三国最帅二代孙策,帅过王思聪》

  《不一样的忽悠大师太史慈》
  日期:2018-09-27 10:14:39
  《三国最帅二代孙策,帅过王思聪》
  2016年,王思聪迅速蹿红,成为万千人口中的“国民老公”。

  三国时,也有这么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以令人炫目的姿态异军突起,迅速抢占流量,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偶像。
  江东百姓纷纷欢呼:“孙郎!孙郎!我家孙郎来了!”“什么你家孙郎?明明是我家孙郎!”
  无须再说,这个人就是人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所到之处,享受的是超一线巨星的待遇。
  同样作为优质二代,难免要拿出来比较一下,孙策和王思聪谁更帅呢?
  首先,容貌上,王思聪的容貌大家有目共睹,如图,长得很不错。而孙策的容貌,史载“美姿颜”。孙策图片没得放,靠大家想象。
  其次,能力与成就上,王思聪不愿继承首富的地产生意而独闯事业,很是干出了一番成绩。孙策在孙氏大厦已倾倒的情况下赢回并光大了父亲的基业,难度相当于二次创业。
  其三,地位上,王思聪是当红大V,孙策是历史名人堂成员。
  其四,桃花上,王思聪可谓桃花不断,泡的都是当红嫩模,孙策数量上虽输了一筹,不过娶的是历史级美女。
  孙策可真是方方面压思聪一头。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叫《孙策怎么就那么帅?》。
  日期:2018-09-27 10:20:01
  上榜者:孙策
  职业:诸侯
  心术榜单:银榜
  厚黑指数:四星(孙策的主要能力不在厚黑,而在于统帅能力)
  孙策从袁术的宴会上回来,想起日间之事,胸中郁闷。
  今天,本应是他立功受赏的日子。袁术不久前的信誓旦旦仍在眼前:“先前,我错用了陈纪(袁术本许诺让孙策当九江太守,结果用了陈纪),常常悔恨我的本意没有实现。现在如果俘获了庐江太守陆康,庐江郡就真的为你所有了。”于是他奋勇争先,一举夺下庐江。日间归来请功,袁术正大宴将士。不仅绝口不提庐江太守之事,还只赐了一个下座给他。

  据说,庐江太守已内定了袁术的心腹刘勋。
  立大功,受冷遇,没爹的孩子就该这样受欺负吗?就像裸分考了省状元,却上不了清华北大。只能捞个“下座”。
  孙策想起父亲孙坚如此英雄,而自己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
  “父亲!”
  ……
  忽然一人自外而入,大笑说:“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时,多曾用我。你现在有决定不了的事,何不问我?”
  孙策抬头,见是父亲的旧部朱治。忙收住眼泪,请他坐下,说:“我哭的是不能继承父亲的遗志。”
  朱治说:“何不向袁术借兵,假名救你的母舅吴景,实图大业,拿下江东?”
  正商议,又一人进来,说:“你们的谋划我听到了。我手下有百名精壮之士,愿意助伯符一臂之力。”是袁术的谋士吕范。孙策大喜。
  吕范说:“只恐袁术不肯借兵。”
  孙策说:“不怕!我手上有一件他最想要的东西——传国玉玺!”
  次日,孙策入见袁术,大哭说:“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
  袁术对孙策的眼泪并不感冒,但一听玉玺二字,眼睛里立刻放出光来。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不正是这传国玉玺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