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19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9-20 11:15:40
  《天才+毒士:贾诩的传奇一生》
  上榜者:贾诩
  心术榜单:金榜

  职业:谋士
  厚黑指数:五星
  贾诩,人称毒士,三国中算无遗策者。以一条毒计起家,祸害天下,最终却位至三公,福禄寿三全而终。
  提起贾诩,脑中忽然掠过另外两位姓贾的人物。当然不是贾宝玉、贾琏之流,而是贾似道、贾跃亭二位。同样作为搅动天下的人物,贾诩可是要强得多。能耐强得多,结局强得多。
  他的人生是怎样一种高智商操作呢?
  贾诩说:只因一条毒计,让你们对我误解一生。
  系列目录:
  (一)毒士的诞生:小谋士与大司马的惊天对决
  (二)跳槽之王一:跳槽好人
  (三)贾诩VS曹操:高手过招,必有后招
  (四)跳槽之王二:“良禽择木而栖”的华丽一跳

  (五)智士暮年,深藏功与名
  本是钻石榜中人,一条毒计掉金榜。
  日期:2018-09-20 11:19:25
  (一)毒士的诞生:小谋士与大司马的惊天对决
  如果这篇文章要起个自媒体标题,应该是:“坑害了几十万人,并害了整个天下的贾诩,究竟是怎样一个毒士?”

  但说起聪明到万中无一的贾诩之所以成为毒士,却先不说贾诩,而要从大司马王允犯的一个错误说起。
  日期:2018-09-20 11:20:17
  王允终于除掉了董卓,迎来了胜利。京城上下都在大肆庆祝,好似过节,王允作为胜利的领袖,大犒军士,召百官饮宴。
  且慢,每份胜利都有个小尾巴,这么急着庆祝真的好吗?岂不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张灯结彩人山人海的时候,小尾巴出现了。一个人在哭,并且哭的地方有些奇怪——伏在董卓的尸首上。

  有人报告王允,王允命武士擒来。百官一看那人,都惊讶无比,原来哭的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天下名士。王允大怒:“这是人人都该庆贺的日子,你不为国家高兴,反为逆贼痛哭,你有什么好说的?”
  蔡邕的回答不合道理却又有那么点情理,他说:“我也知道董卓是逆贼,只是他对我有过很深的知遇之恩,我一时没能忍住伤悲。我自知罪大,愿意赎罪。”
  王允并没有因为蔡邕的多愁善感而原谅他,哪怕他拥有旷世逸才,名重天下,哪怕有众多惜才的大臣为他求情。蔡邕被关进监狱,继而缢死。
  蔡邕只是个小角色,于大局无足轻重,但却反映出大问题,即每个人都有利益集团。蔡邕为什么哭呢?因为董卓对他好过。董卓诚然很坏,但在收买人心上却很有一套,连蔡邕这样明白事理的人都忍不住兔死狐悲,何况利益集团的其他人呢?王允现在不过是擒贼先擒王,但扫清董卓的利益集团了吗?

  王允自信满满,此刻处于人生巅峰的他,对这件事也不假思索:那也是小问题!
  的确,从实力对比上来说,王允简直稳操胜券。他掌握了朝廷的名义,而且这个名义是被大家所接受认可的;因为诛除了董卓,拥有超高的人气,获得民心的支持;坐镇长安这座城池,虽然比不上洛阳,也还坚固;掌握了朝廷装备精良的军队,同时拥有从董卓的郿坞查抄出来的巨额财富与粮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钱粮,无一不备。再加上天下第一猛将吕布。而他的对手,不过是董卓手下的几支残余势力——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及其手下四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而已。地盘没有,人心涣散,粮草不足,要什么没什么,而且群龙无首,拿什么跟自己斗?

  十八路诸侯都没能解决掉的董卓在我手里解决了,一点穷寇,算什么?!
  日期:2018-09-20 11:21:36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获知董卓死讯,仓皇逃到了陕西,手下只有几千人马。自知实力不济,惶惶不可终日,实在没有别的路走,只好求饶,派使者到长安求赦。
  王允说:“助纣为虐的就是他们四人。现在虽大赦天下,独不赦他们四人!”
  连环计中那个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王司徒不见了,如今的王司徒俨然以胜利者自居,冲天豪气,“我花开后百花杀”。人哪,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翘尾巴。王司徒,您还没胜呢!就好比世界杯,虽然已经4比0领先,但看看表,还有几分钟才吹终场哨呢,您这么早就眼睛望到天上去真的好吗?
  使者带回了消息,四人都绝望了。李傕这时显示出他一贯的尿性,说:“咱们分行李吧!分完行李各自逃生。”(“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他后来和郭汜把朝廷的行李都分了,一个分得了天子,一个分得了百官,深得猪八戒的精髓。

  其他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王允似乎变成了斗战胜佛孙悟空——“我还没用力,你却倒下了!”已经赢了。
  这时,旁边一个谋士站了出来,斩截地说:“万万不可,逃生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我们还没败呢!”
  此前,此人籍籍无名、毫不起眼。从此刻开始,一个绝世天才就此横空出世。
  他后来可以自负地说:“我一生算无遗策。即使我未能助我的君主一统天下,那也只是君主未采纳我的建议。”不,他还是算漏了一次,正是那一次,使他真心地“爱”上了一个人,从此一往情深。
  日期:2018-09-20 11:22:41
  贾诩,凉州武威郡人,和陇西郡的董卓是半个老乡,也就是说,他属于响应董太师号召打到京城去的凉州兵团的一员。但作为这批凉州老乡中最有才能的那个人,他并未受到重用,也没有试图受到重用,没什么特别卖力的表现,只是混到了一个讨虏校尉,在凉州人最出风头的那些日子里,安心地过着不出风头的日子。以贾诩后来对天下大势的洞识及各种层出不穷的奇谋妙算而言,这种默默无闻简直不可思议。这只能说明,他虽属于凉州兵团,但对董卓的做法并不认同,董卓虽一度权势熏天,但他却不认为能成大事。所以他并不急着认主,而是明哲保身,观望天下。

  许多汉末的人才,都曾遭遇过生存危机,智计经得住鬼门关的考验才能活下来,才有资格参与更高一轮的角逐。贾诩也并不例外。他年轻的时候,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官,后来因病辞官回家,途中遇到叛乱的氐族人,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捉住。叛贼们手中拿着明晃晃的凶器,接下来一个程序无非是杀人越货。贾诩一介文人,又没有苦练几十年的铁掌水上漂,这下死到临头了。但他毫不惊慌,对叛贼们说:“你们抓到我真是太幸运了,你们发财的日子到了。”对方惊讶而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为什么呢?”是啊,你和那些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不同了。贾诩说:“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把我另外藏起来,我家一定会用重金来赎人的。”段颎,是当时的太尉,曾经长期担任边疆的将领,手段凌厉,威名远扬,令当地人闻之色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