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2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督邮:一个县尉算什么东西?沙汰你还要征求你的意见?
  刘备再三求见,门里只传出来一个字:滚!
  《三国演义》中为了美化刘备,把这里打人的锅送给了张飞,而说刘备受了委屈反而更加仁厚,制止张飞,大义凛然地斥责并饶恕了督邮。事实是,刘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自己带了一批人——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张飞,破门而入,捆起了督邮,打了两百棍,然后解下官印套在对方脖子上,扬长而去。
  刘备:对呀,一个县尉算什么东西?你正好说出了我的心声,但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时代吗?这是乱世,知道老子叫什么名字吗?老子叫英雄!这是老子的时代!县尉这种破官,想换就换,不过督邮又算什么东西呢?
  想打就打!
  打完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综合来看,也是刘备自己不想干了,索性撕破脸皮。浅水留不住真龙,鞭督邮不过是他交的辞职信。现在常常说什么史上最牛的辞职信,有胆你像刘备打上司一顿试试?
  这才是真实的刘备。英雄一怒,怒发冲冠。刘备身上有一种气,叫霸气,这是英雄都必不可少的。后来攻下庐江时,降将雷诸率领私人武装数万人给他磕头,正是刘备本色显露,大丈夫气概当如是。
  这样的英雄,督邮只看职位不看人的狗眼怎么识得?

  打人固然很爽,但也不解决问题。
  刘备离开后,碰到征兵的都尉母丘毅,又去打黄巾,依然奋勇作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不久辞去官职,后来又到高唐去当县丞、县令。一个县级职务对他而言,确实不算什么,想当就当。但是又始终无法突破。不管他如何奋勇作战,如何努力做官,却只是崭转于县级职务之间,难以往上多走一步。原来这个县级职务不仅是这个家三代的纪录,同时也是三代的瓶颈。
  一个如刘备这么有大志的人二十来岁当县尉或可以洋洋得意,但到了三十岁还当县令就只有满面晦色了。从小就被人看好,到了青年时代又是更多人投靠、拿到过天使投资的青年才俊,都说将来会如何发达,现在混成这样就已经顶天了?
  羽葆盖车在哪里?
  刘备由人生的孜孜以求期进入了反思期。
  他想起了那个督邮,那副傲慢、轻蔑而又贪婪无耻的嘴脸。只要在督邮这种人之下,自己的努力就顶着结实的天花板。大小三十余战,仅得县尉县丞,而且说沙汰就沙汰。纵然再英勇,自己又有几条命可拼呢?拼了又有什么用呢?跨不过督邮这种人,自己永运在“狗眼看人低”的压制之下。
  不错,乱世出英雄,但英雄也得讲究路线,刘备开悟了。
  日期:2018-09-12 21:03:59
  这时,曾经的同窗公孙瓒已经崛起了,割据幽州,成为北方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需要刘备,而刘备也需要他。

  投奔老同学确实有点丢脸、羞愧,但以刘备的打交道能力以及厚脸皮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掉这尴尬,其乐融融地就好像自己本来就属于那里。刘备有一种很强的在各种位置间游走的能力,总是能摆出正确姿态来。相比于后来伺候吕布、曹操、袁绍三位难伺侯的主儿,在公孙瓒手下做事,轻松地就像在度假。
  重要的是,在那里已没了督邮这层天花板。自己可以直达上层,成为圈内人。
  跟督邮打交道,不过是匍匐在底层。跟公孙瓒打交道,才是上层路线。
  做人是得靠自己,但得把自己摆在更高的资源上靠自己。

  前面说过,刘备是行动派,有很强的路线能力。只不过一度走错了路线,只在底层奋勇作战。但有路线能力的话,所谓上层路线只是方向上的差异,随时可以转身,刘备转身了。
  依然是奋勇作战——公孙瓒也不养闲人——结果却大大不同。刘备飞速得到了提拔。先被表为别都司马,屡立战功后被试用为平原县令,后又兼任平原国相(郡级)。一下就突破了县级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当上了国相,刘备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有了招兵买马的实力。他有了自己的千余人部队,成立了特种兵——一只小小的骑兵,还抓了数千个饥民。终于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是的,同样的努力,只有在更合适的位置,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所以在正确的位置努力才叫上进,在不那么合适的位置努力,只能叫“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日期:2018-09-12 21:05:13
  终于有钱了,可以把自己打扮成高端人士享受挥霍了。刘备年少时不是喜欢漂亮衣服、良马之类吗?不,刘备只感到时间的紧迫,因为他的目光是天下。英雄纷起,自己岂可卧榻安眠?何况华服名马,又哪能比得上逐鹿天下的乐趣?刘备已找到喜欢的工作。
  尝到第一桶金的刘备,胃口只有更大。他又有了新的天花板,那就是公孙瓒。
  上层路线,还得走。
  可是,公孙瓒不是已经属于这个时代的顶层——诸侯了吗?还能怎么走?走皇上的路子?当皇叔那是以后的事,眼下无路可走了嘛。
  不,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由居于诸侯之下,跨跃一步与诸侯并列。

  一股小势力,有何能耐与诸侯并列?岂非痴人说梦?
  局限住一人,只是眼光和胆量,已对上层路线充满自信的刘备说。
  日期:2018-09-12 21:06:40
  机会总是会来的,只不过它打招呼的方式有点奇特。
  徐州,曹操大军压城。
  都昌县,北海太守孔融正被数万黄巾围困。
  平原国,刘备却收到了一封求救信。
  这事说来比较绕,起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被陶谦的部将所杀,曹操为了替父报仇,更为了鲸吞徐州,率大军攻打陶谦。陶谦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向孔融求救。孔融正要带兵去救,却突然被流窜来的数万黄巾围困在了城里。孔融无法,也只好向人求救。向谁呢?刘备。
  刘备面临的第一个抉择,是救不救孔融。
  照常理来说,不救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他和孔融素不相识,毫无交情,这也是孔融第一次找他。耗损兵力和粮草去救一个陌生人,结局也无非只是帮人保住城池,何必呢?
  但刘备不用思考太多的时间,就能看出事情的关键所在。其一,这个求救的陌生人并非普通的陌生人。孔融是谁?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名满天下的名士,这个时代顶级圈子的人。救了孔融,相当于结下了顶级人脉(后来刘备领徐州牧,孔融的支持很重要)。其二,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求救,而是仅凭一封信就去救一个义无反顾的陌生人,这是怎样的义名啊!而救了孔融这样的名士又相当于和一线当红大明星搞了个大新闻,曝光率蹭蹭地往涨。名声,当然也是一种上层路线,总之,我要成名!

  这生意并不亏,而是大赚。救完了孔融,人生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刘备思虑已定,对孔融派来的求救者太史慈说:“孔北海也知道世上有刘备啊!”即刻出兵。

  日期:2018-09-12 21:08:2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