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关系》
第55节

作者: xiazhixiang_zju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跨河管道通常是绿色的,直径大约有半米。如果只是跨过一条小河,那么通常是一条平直的管道。但如果像我眼前这样的大河,那么管道通常也修建成拱型,最高处距离河面非常之高,甚至比许多桥梁还要高出很多。为了工作人员定期维护和事故检修,在这管道之上用焊接的方法铺设了一条窄路,也不过半米宽,路面是一根根横着的铁棍,每根铁棍之间相距大约十厘米,路面两侧竖起了齐腰的栏杆。为了防止无关人员爬行,在管道靠近河岸的地方,窄路之上竖起一座一米高的铁门,用钥匙锁起。显然是考虑到这样的措施无法阻止好事之徒从上面和侧面翻过铁门,于是环铁门一周竖起一排长而尖的铁刺。

  这样的桥在城市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北方人初来乍到可能会觉得这钢铁怪兽相当新奇,但本地人已经视若无睹了。它很容易被人遗忘,因为没有人在上面行走。即便是在繁华的闹市区,街面和桥面人声鼎沸,它依然静默的格格不入,如同勾腰驼背的垂暮老人。它看上去是这个城市最危险的去处,但同时也是最孤独的去处。
  日期:2018-02-22 21:49:08

  我见到那个立在半空的人正是出现在这样的管道桥上,他握住两旁的栏杆,费力的走上倾陡的窄道,过了顶点一刻也不敢停留,又小心翼翼的放低重心缓缓下来。由于管道桥十分狭窄悬长,当他站在其顶点时,在下面的人看来不免有一种悬空的感觉。
  这个人看上去像是个从事装修行业的人,可能是个泥瓦匠或者粉刷匠,即便离他很远我也能看见他灰扑扑的褂子上面溅了很多泥灰。
  看着这个人从桥上毫无阻碍的缓缓而下,我才注意到这座管道桥上的两座门都没有上锁,这是极罕见的情形。在印象中我从没见过河道上的管道桥敞开过大门,唯独这里是我第一次见到。
  那个人渐渐消失,我踏过一片稀疏的灌木,来到桥边,站在土里突兀而出的石块上。对岸的桥下坐着一个垂钓者,戴着瓜皮帽,身子向后仰着,手里擎着一包烟,往另一只手掌里磕出一支烟来,不紧不慢的点上。
  河道在不远处出现一个岔口,另一条小河从岔口汇入。一座宽阔的桥梁横跨在这个三岔河口之上,汽车飞速的穿行之声不绝于耳。由于桥梁跨度很大,其在岸上的引桥部分也相当之长,我猜想这对许多步行之人来说是件麻烦事,他们往往不愿费力走这么多上坡路,于是就会有像刚才那位仁兄一样的胆大好事之徒借这座管道桥抄近路。

  我注意到桥身侧面在雨水冲刷下形成的道道黄褐色的锈迹,这些锈迹在螺栓固定的关节处和焊接留下的焊缝处格外明显,栏杆也有弯折和断裂的痕迹,难怪从这里抄近路的人会有提心吊胆之感。我并不需要抄近路,只需沿着河岸行走便能到达目的地,可我还是禁不住向前一步,握住了管道桥上的栏杆。诱惑我的是那孤高悬绝的感觉。我犹豫了很久,最终抽回了手。我想我已经过了为冒险而冒险的年龄。

  日期:2018-02-23 20:43:13
  华夏大学坐落在山麓之中,面朝东方,它的南面是同样靠山的植物园。早些年这里的大学生们知道学校的后门有一条小路穿过一个小村落可以偷偷溜进植物园,因此植物园成了很多学生情侣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很长一段时间里植物园对这种情况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这条原本闭塞的小径成了市里共知的秘密,于是逃票的人越来越多,不得已这里也划上了围栏,设置了售票处。再后来,这个小村落里的居民渐渐迁出,一部分被规划成了休闲度假的去处,一部分则被房产商建起别墅和排屋。史子明和赵冀问夫妇正是住在这里。

  自从他们向我发出邀请我便一直有意前来。这条小径我差不多有十几年没有走过,我还记得村头有一口池塘,死水一潭,塘水泛出艳丽的绿色,竟有些让人发怵,池塘边踩出好几处光溜溜的土路,都成了倾倒垃圾的绝佳场所。村中一条曲折的水泥路,两边是各家村民建造的住宅,基本都是三层楼的水泥砖房,样式繁多,甚至在那时就喜欢把一些来源于西方的装饰风格拼凑进去,比如在一楼的大门前立上两根希腊风格的柱子,阳台栏杆上雕上一些无谓的装饰花纹,或者弄一块极其生硬的浮雕镶嵌在窗户下面,实在让人觉得画虎不成反类犬。那时的村民便已放下了锄耨,开起了饭店,节假日的客人主要是植物园里的游客,而在平时学校里的大学生则成了消费的主力。吃食堂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凡有了借口总是三五成群的到小饭馆里开荤。

  尽管已经想到,可我还是惊诧那个池塘经过疏浚之后景色比以前竟优美许多。苍翠的树木环绕着池塘,池塘之上修建了一座曲折的长桥,贴在水面之上,直抵不远处田田的荷叶,荷花落尽,莲蓬晃着大大的脑袋。一条溪水贯穿了池塘,从地势较高的地方注入,从另一侧缓缓泄出,向着学校的方向流去。溪水蜿蜒着一条小路,两岸修竹映带,弱柳依依,芳草萋萋,倒颇有些武陵遗风。

  日期:2018-02-23 21:17:48
  我见到赵冀问,她的第一句话便是:“怎么不来吃午饭?是故意挑午饭之后的时间过来吗?”
  “我不好意思每次见到你都来讨一顿午饭吃。”
  她抿嘴一笑。
  凭这对夫妇的家世,我原本以为他们会住在一所硕大的房子里,至少与周围这些排屋和别墅的大小差不多,但这所房子似乎是这一带中最小的一座,尽管造型别致,却没有像其他房子一样锁在高墙大院之中,只有一道低矮的石墙,石墙之后紧接着便是屋门,之间狭小的一块土地上种了些普通的花草,甚至难以称得上是院子。
  我在这里也没有看到任何仆人和其他任何安全措施,不免为安全担忧。赵冀问轻描淡写的说:“关好门窗就是了。”

  当我进入屋内我才觉得自己的担忧或许真是多余的,这个家庭的陈设相当简单,如果除去杂物的话可以说是相当空荡的,而我所说的杂物就是书本和盆栽植物。我从未想像书籍可以如此凌乱,书架似乎是个摆设,里面的书东倒西歪,更多的书散布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一些书籍像螺旋的塔楼一样堆积着,还有一些翻开之后反过来摊放在那里,似乎在等待主人马上拿起来阅读,可是上面分明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细灰。与这些书相比,那些盆栽植物像是固守阵地的士兵,在书本的包围圈里垂头丧气,比如吊兰、绿萝和紫罗兰,另一些则昂首挺胸,誓死不降,比如月季、茶花和仙人掌。

  我理解这个家庭不需要仆人的理由了,这是仆人无法收拾的地方,我也理解这里何以安全无虞了,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偷的。
  日期:2018-02-23 21:45:29
  “这些花是你养的吗?”

  她再次抿嘴而笑。
  “子明出去送客人了,他一会就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