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从明末汉人亡国说起,解密人类史上最大的谋局》
第15节

作者: 易安书童U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29 11:20:35
  (资料)满清的残暴,被现代汉人严重低估了。
  清政府也多次发布“屠城令”,并带领大军参与血洗江南、岭南等地区,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 当时清军几乎将四川人杀绝,后来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来进行大移民。 清朝不仅屠杀汉人,对其他民族也实施大屠杀,西北的回族和西南的苗族也被清军屠杀过。
  虽然经过了清朝文字狱的摧残,屠杀一事不见于许多历史文献。 但这些大规模屠杀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之屠,甚至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资料。
  清初的大屠杀使中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万(古代人品统计都是按人丁算,只计算男性,明末汉人人口实际上是过亿,最终经过满清大屠杀,只剩下千万左右。当时90%人口被屠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且绝后,其屠杀之惨烈远超五涯山之变)。 汉族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数十年间,汉族人口由1623年的5165万锐减至1660年的1908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然而根据《中国人口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的有关数据指出,在明朝天启六年期间中国的人口为9987.3万。到了顺治三年,中国人口下降到8848.6万。康熙元年,清朝基本统一了大陆,此时中国人口上升至9179.1万。 此外,从万历中期、崇祯后期以及顺治末年的人口数据中可见,明朝末年的人口降幅大于“清军入关”期间。
  日期:2019-01-29 14:18:09
  清兵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清朝统治者的大屠杀,使得中国很多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鲁迅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汉人的骨气廉耻。”
  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清朝的大屠杀死亡人数之多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经济
  土地荒芜
  清军在征服中国各地的过程中,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从华北各省到江南各地,到处都呈现出土地荒芜,人口流亡,满目凄凉的景象。“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
  [99] ,江南各省“大兵所至,田舍一空”
  。
  各地因屠城和战争所导致的土地荒芜情况
  直隶南部 ;顺治初年,“逃亡人丁十居六七,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四顾郊原,社社冷烟”。
  近京州县 ;无主荒地甚多。 据直隶巡抚董天机报称,顺治十二年二月近畿之地还是“荒熟参半”。
  山西 ;“田地榛荒,生齿凋耗,旧日里甲徒存牍稽之名,有一甲止存数人,甚有一里一甲全然脱落,其侥幸如故者十不一二”。

  河南 ;顺治初年,“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几二十年矣”。
  黄河以北三府所属州县 ; “荒地九万四千五百余顷,因兵燹之余,无人佃种”。
  黄河以南嵩县 ;原有地12000顷,其中10887顷为无人耕种的“无主荒地”, 直至顺治十六年全省行粮熟地只有383707顷,仅占原额行粮地亩的1/3。
  山东;顺治二年正月,“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四川;“大约全川民存十分之一,地荒十分之九”,省会成都一带,“千里无烟, 蒿莱满目”,米贵过珠。湖广于大乱之后,“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无主荒地遍布于各个州县。
  南直隶江宁府 ;十室九空,“一望皆无人烟,惟见空房四壁”。

  江西 ;自万安到赣州,“二百余里,沿途之庐舍俱付灰烬,人踪杳绝,第见田园鞠为茂草,郊原尽属丘墟”。
  福建、浙江 ;由于用兵,百姓苦于摊派,“十室九空”。
  云南、贵州 ;据顺治十八年云贵总督赵廷臣奏称:“滇、黔田土荒芜,当亟开垦”。
  湖南 ;“ 弥望千里,绝无人烟”。
  东南沿海 ;由于迁海“尽夷其地空其人”
  。
  日期:2019-01-29 17:37:05
  满清仅入关前37年剃发易服,屠杀汉人约8000万人。如算上,之后200多年的统治时期,三番之乱,太平天国之乱。前后屠杀华夏人总计最保守超过2亿人。
  满清屠杀凶狠,杀人之多,在整个人类史上是空前绝后。
  日期:2019-01-29 17:45:32
  从顺治到康熙,原本明朝时经济最称发达的江浙地区,更遭受异常残酷的焚杀和掠夺,扬州、江阴、嘉定、苏州、嘉兴、金华几个经济繁盛都市,差不多都被焚杀精光。 康熙元年(1662)江南一带仍是“所在萧条…人稀者,地亦荒”。
  日期:2019-01-29 17:47:39
  资料:
  不仅农业遭到如此严重破坏,而且各地的手工业和商业所遭到的破坏亦极为严重。河南开封,明代人口不下百万,“满城街市,不可计数,势若两京”,顺治之初,一片荒凉。江苏扬州明代相当发达,顺治二年四月,清兵攻克该城,烧杀淫掠10日,“富家大室方且被搜括无余,子女由六七岁至十余岁抢掠无遗种”
  [116] 。一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繁华城市成为颓垣废墟。嘉定和江阴同样大肆焚杀抢掠 [117-118] 。
  苏州、杭州织造局是明代官营纺织业的重要基地。时至清初,苏州织造局所存仅颓房几间,“罄悬零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