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险,妖狠魔多,仙佛妙招,胜负难明?只因你在局中:西游大棋局》
第20节

作者: 于东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第四十三回中,小鼍龙捉到了唐僧要请西海龙王敖顺来吃,在请柬中是这样写的:“愚甥鼍洁,顿首百拜,启上二舅爷敖老大人台下……”这里称敖顺为二舅爷,仔细想一下,这个称呼于理不合。东海龙王口中的龙王排序是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按常理来理解,这个顺序是按照年龄来排的。就算是他们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也只是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顺序发生了变化,与第二名无关,无论如何,敖顺也不能是第二名。敖顺排第三位,是老三,小鼍龙应该称敖顺为“三舅爷”才对。是什么原因改了称呼呢?唯一可以解释过去的原因就是敖顺与小鼍龙的母亲是亲生兄妹,南海龙王敖钦与小鼍龙的母亲不是亲生兄妹。在小鼍龙的心目中只有亲舅爷才是舅爷,堂舅爷还算不上真正的舅爷。敖顺是二舅爷,那么大舅爷是谁?不用多想,自然是东海龙王敖广。也就是说,敖广和敖顺是亲兄弟。那么,小鼍龙为什么不给他的大舅爷发请柬?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东海龙王的身份太敏感,是整个龙族的首领,说不定一举一动都会让人解读为有特殊含义,小鼍龙不愿给他添麻烦。小鼍龙并不是那么不懂事。第二个原因是小鼍龙是敖顺养育的,对敖顺心怀感激之情是自然的事,这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表现,是一种优秀品质。反观我们一般人,有太多的人不知报达为何意,吃完饭忘了碗,过去河就拆桥,比起这个西海龙太子摩昂口中的“极奸诈”的小鼍龙来,实在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在第八回中小白龙这样说:“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此时的西海龙王是敖闰。到后来黑水河一回中西海龙王成了敖顺,敖顺的儿子摩昂到黑水河降妖,在岸边与小白龙见过面,但双方却没有互致问候,谁也不理谁,就跟没看见一样。这就说明,敖闰与敖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关系差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职务上的对调,敖闰不想到北海去。但是,玉帝的命令不能违抗,不去不行。小白龙为了表示反抗就放了一把火。有人问了:“不就是换个地方吗?至于这样?”我觉得,玉帝不单单是让两个龙王换地方,更主要的,还让小白龙过继给敖顺做儿子,这才是小白龙勃然大怒的真正原因。

  第十五回中小白龙吃了唐僧的马,孙悟空与之交战,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龙舒利爪,猴举金箍。那个须垂白玉线,这个服幌赤金灯。那个须下明珠喷彩雾,这个手中铁棒舞狂风。那个是迷爷娘的业子,这个是欺天将的妖精。”请注意这里的“迷爷娘”三字,爷娘就是父母,“迷”字应该做何解?我认为,“迷爷娘”就是“不知道到底谁是自己的父母”之意。小白龙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很可能就是因为玉帝强行让他过继给敖顺。小白龙拒绝,于是他就成了“业子”。

  至于敖闰一家为什么不愿到北海,很可能是因为北海那边太冷,住着不舒服。在第四十六回车迟国,孙悟空察觉到锅里很冷,立即想到的就是北海龙王在搞鬼,可见北海那边是很冷的。
  玉帝充分利用龙王之间的矛盾并加以扩大,使得四海龙王内斗不止,无法真正团结起来,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龙王造反,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了稳固。
  玉帝以及神仙们这么处心积虑地打压龙族到底是为什么?龙族怎么就这么让人不放心?根本原因在于龙族是曾经的世界统治者,是被推翻的旧政权,是上一个朝代的遗老。刚刚打下江山的新皇帝对以前的旧皇帝能有好心情吗?当然不会,即使不是立即处死也要囚禁起来,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比如宋太祖之流对付南唐后主李煜便是。当然也有例外,曹操就没把汉献帝囚禁起来,还好吃好喝地供奉着。这又是为什么?无他,汉献帝还有利用价值。

  为什么说龙族是曾经的世界统治者?
  在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天庭并不是亘古即存的,是后来才出现的,天庭的建立时间大体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也就是夏朝建立以前的那段时间。夏朝建立以前的人类统治者是谁?历史书上说得很明白,是大禹。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大禹就是个很出色的领袖,但在《西游记》中,大禹可不是一般的人间帝王,和唐太宗李世民是根本不同的。在《西游记》中,大禹具有神通法力,大禹治水不是动用国家力量打人海战术,大禹是用神通法力来治水的。“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看到没有,大禹不但有神通法力,而且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大禹到底是怎么治水的?事实上,所谓的治水就是治龙。要想治水必须先搞清楚水灾发生的原因,当时发生水灾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龙族的过分嚣张。龙族觉得自己天生丽质,不必学习而神通自具,意动处呼风唤雨,行动时雷电相随,真是太牛了!龙族就不把人类放在眼里,世界这么大,哪里都想去看看,于是洪水滔天。
  龙族成了地球上最牛的生物,人类安全告急!
  人类的领袖大禹出手了,他拿着一根铁棒横扫千钧,打得龙族鬼哭狼嚎,最后老老实实屈居人下,做起了二等神仙。
  “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这话是东海龙王说的,仔细想一想,这话很有问题。假如这根铁棍真的只是定江海的浅深,为什么东海龙王还知道它对龙族的杀伤力?难道他闲着没事经常到棍子那儿挽一挽、磕一磕、挨一挨、擦一擦?其实,所谓的定江海浅深就是定龙族的浅深。

  叫你们这些泼泥鳅知道深浅!
  闹得最欢的那些龙被大禹一锅端了,看上去不可一世的龙族大佬们全部死在了那根大铁棒下。一挽一磕,啥都没有了。
  大禹为什么不把龙族全部消灭掉?很简单,龙族具有天生的神通法力,是最优秀的降雨工。有这么好的劳动力可以用,为什么要丢掉?留着他们让他们给神仙干活岂不是更好?这和曹操留着汉献帝是一个道理。
  大禹把带头闹事的龙收拾以后又和龙族进行了谈判,谈判的最后结果为:龙族臣服于人类(或说臣服于神仙也可以),但保留龙族的水族领袖地位,龙族的最高领导称为“龙王”。龙族负责降雨工作,但具体降雨事宜须由人类领袖决定。另外,龙族还需要献出一定数量的子孙做为贡品,让人类吃龙族的肝脏。
  于是,天地清泰,人类平安。

  一件事只要发生过,不论人们如何掩盖,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龙族之乱也是如此。在当年的大禹对龙一战中,大禹成了全体人类的英雄偶像,他的行为被人竟相模仿,就如同现在的追星一般。于是,屠龙成为流行一时的风尚。能否杀死一条龙,这已然成为检测一个人修行境界的唯一标准,这一风气甚至延续了多年,直到龙族臣服以后还在某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受此影响,哪吒出生后就下海闹了一番,检测自己的神通境界。其实当时这种现象并不是完全的个别现象,偷偷摸摸屠龙的并不是一个两个。问题是,哪吒的出身实在是太高贵了,在一定程度上,哪吒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是国家行为。哪吒杀了一条龙,龙族完全可以说成是玉帝的指使。在龙族没有归顺人类的时候杀一条龙可以称为爱国行为,但现在龙族已经归顺,再去杀龙岂不成了挑起内战?内战是不得人心的!所以,托塔天王李靖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决定依法审理哪吒杀害龙族成员一案,又引出了一大串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