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险,妖狠魔多,仙佛妙招,胜负难明?只因你在局中:西游大棋局》
第9节

作者: 于东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玉帝的所做所为虽然狠了点,但有一点还是值得我们称道的,玉帝并没有斩草除根。东华帝君还是东华帝君,不过是换了个通讯地址,蟠桃会还是年年参加。事实上,外界还有不少神仙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还称赞天庭出现了一个新气象。玉帝的手段确实不低。
  自己的地位发生了断崖式的下跌,东华帝君在不在意?当然是在意的,东华帝君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称号——太乙救苦天尊。东极妙岩宫是我的房子啊,现在里面住的那个伪天尊是非法的啊,我才是真正的太乙救苦天尊啊。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东华帝君一直没有放弃“太乙”这个称号,自己制作的仙丹就叫“九转太乙还丹”。大家不要小看了产品的名字,名字不是随便叫的,叫不好就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比如说一个法国企业生产了一款香水,他们会给这款香水起个牛津、剑桥之类的名字吗?再比如说,一位作家写了一本叫《白鹿原》的书,那么其他作家就不可能给自己写的书起个《黑鹿原》之类的题目。真要是那么做了就是不懂规则,还不够丢人的。仙丹也是一样,住在天上东极妙岩宫里的那位太乙救苦天尊制的仙丹可以叫“九转太乙还丹”,住在方丈海岛上的东华帝君制的仙丹竟然也叫“九转太乙还丹”,是不是太不守规矩了?应该叫“九转东华还丹”才对。其实,东华帝君把自己制作的仙丹命名为“九转太乙还丹”根本原因就在于东华帝君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太乙救苦天尊。

  不但东华帝君对自己的地位耿耿于怀,东华帝君的弟子东方朔也同样深怀不满。第二十六回中孙悟空和东方朔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行者见了,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东方朔曾经偷过玉帝的蟠桃。东华帝君现在是五老之一,也算得上是大领导,有资格吃蟠桃,他的弟子东方朔当然也有资格吃。但东方朔却要去偷着吃,“转回廊,登宝阁,天上蟠桃三度摸”,放着好好的官方桃子不吃,非要去偷着吃,大家不觉得奇怪吗?难道神仙也会有心理疾病?
  其实,这是东方朔对玉帝的政变行为的一种反叛——桃子本来就是我家的,凭什么成了你玉帝的?你敢抢我就敢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玉帝还真的就没把东方朔怎么样:“呵呵,小孩子们哪个不嘴馋,偷瓜摸枣不是正常现象嘛。偷几个桃子,有什么要紧。”
  于是,天地间又是一片祥和。新一届四御班子团结一致,在玉帝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事实上,玉帝搞政变把东华帝君赶走的事并不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绝口不提罢了。孙悟空也在天上交结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对这段历史也是有所耳闻、有所了解,孙悟空的心里是同情东华帝君的,和东华帝君的交往也很真诚。相比之下,孙悟空对住在东极妙岩宫的那个就不太感冒,这一点可以从见面的问候中看出来。孙悟空与东华帝君见面是这样的:

  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遂与行者搀手而入。
  看看,话虽然不多,动作多亲热啊。
  与太乙救苦天尊见面则是客气、虚伪:
  太乙救苦天尊听得,即唤侍卫众仙迎接。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见了行者,下座来相见。行者朝上施礼,天尊答礼……
  看看,不过就是官场套路罢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看起来就是让人感觉不够近乎。
  从四御的事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搞封建专制不得人心。我们今天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啊。
  四御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正式说一说佛派是怎么产生的。
  日期:2019-01-19 22:34:28
  第三节佛派的产生

  书中明确指出,佛派的产生和太上老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太上老君传授知识的结果。第六回中太上老君对观音菩萨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这段话里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这句话是书中交待佛派来历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化胡为佛”是一个真正的宗教用语,是作者引用的,并不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这个词放在古代不必解释,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但现在人们的宗教知识已经很缺乏,必须要做一下解释。

  老子化胡的意思就是老子去了西域,在西域传授修炼方法,西域一个叫“释迦牟尼”的人学习以后成了佛。这一说法来源于《史记》中的一段话: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最后这句“莫知其所终”给后代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化胡之说即来源于此。
  化胡为佛来源于历史上的佛道相争,下面我先说一说我对佛道相争的看法。
  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佛教这一外来宗教一传入,必然就会和我国原有的道教发生冲突。佛教是东汉初年传入,然后在东汉末年我国就出现了学术界公认的道教组织——五斗米道、太平道。后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到南北朝时已经非常发达(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差不多就在此时,道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出现了。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这不过就是中国本土宗教对抗外来宗教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我认为道教并不是宗教,它就是一个修炼者联盟。道教人士之所以把自己所在的这个组织称为宗教,就是为了和佛教进行对抗。没办法,佛教实在太完美了,按照佛教的理论来操作,甚至可以成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前的西藏不就是么。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古只听过有灭佛的皇帝,你可曾听过哪个皇帝灭道?事实上,死在金丹上的皇帝多了,可皇帝们照样只冲着佛教下手,为什么?一方面,那些金丹确实起了作用,满足了皇帝的一些欲望。尽管皇帝死了,但继位者们也不能说金丹不起作用,所以下一任皇帝不会拿金丹做文章处罚道教。更何况,说不定下一任皇帝的心里早就盼着前任死,道教还帮了自己的忙,更不能处罚了。最重要的,皇帝在心里看不起道教,不过就是一个松散的修炼者联盟而已,能闹出什么大事来?就好像是郭德刚说的,相声不过就是一帮人凑在一块图个乐呵,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挨打也是需要资本的,有的人并没有挨打的资本。真正能够掀起大风大浪来的是佛教,皇帝们灭佛,无非就是皇帝们觉得佛教是自己的对手,能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危害。这样一来,宗教与宗教间的矛盾,以及宗教与世俗政权的矛盾,种种矛盾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佛道相争。争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一项:谁的修行方法更好。顺着这个问题往上爬,下一个问题就是:谁出现的更早。道教修炼者们为了把佛教比下去就提出一个观点:老子化胡为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