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海日志——沉船猎手打捞二战皇家宝藏的诡异经历》
第1节

作者: 周洲11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02 19:18:1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算,全球共有300万艘沉船,数兆亿美元的财富长眠于海底。其中,南中国海、地中海、加勒比海沉船数量最多,被誉为世界三大沉船坟墓。除此之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也是重要的沉船地。巨额的沉船宝藏吸引了无数探险者深入海下,亡命捞宝。
  古往今来,深海捞宝的主力一直是海盗,欧洲的海军有时也会掺一脚。但由于打捞技术的限制,深海捞宝并没有发展成一个职业。
  1986年,一个叫迈克哈彻的英国人靠着从东印度公司沉船“哥德马尔森号”打捞起来的一批中国文物大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众多的宝藏猎人才把目光从陆地转到了海洋。哈彻之后,陆续出现了一批专司沉船宝藏打捞的沉船猎手。
  我是2012年听说这个新兴职业的。彼时,我和闺蜜正在马来西亚的兰卡威旅行。我们在某天的日落时分,乘坐一艘游艇出海巡游。
  在聊天的过程中,法籍船长提及了他到兰卡威经营游艇前的职业经历。
  “我曾经是一名沉船猎手,受雇于一家新西兰的深海打捞公司,在印尼的勿里洞岛海域参与过一艘中国五代时期的沉船的打捞。”

  船长向我讲述了他的那段经历。他的故事实在太新奇了,听得我入迷。于是,我决定以这段经历为原型,写一本深海探险小说。
  小说的素材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一直被忽视的中国航海史;我在十几个东南亚国家搜集到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资料;我对现实中的沉船猎手、巨鱼钓手和海上游牧民族等海客的采访记录;我在一些收藏家、航海者处看过的海图、航海日志和古代书信等;网络和图书资料。
  我从2012年冬天开始搜集相关的资料,2015年除夕动笔,2017年的最后一天写完了这个故事。我叫它《猎海日志》。
  周洲

  2018年1月31日星期三于北京
  日期:2018-07-02 19:28:36
  楔子
  1998年9月,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外海。
  太阳刚刚跳出海平线,灼热的阳光把海水染成了黄金的颜色。沃特法身背阳光,慢慢往海下潜。鱼群在海水里舞蹈,海葵在礁石间招摇,海胆像一只只胆小的刺猬躲在沙砾中。
  一切美得像个梦。但在沃特法眼里,此间的大海实际上是另一个样子—数亿美钞在海水里舞蹈,多如星辰的珠宝在礁石间招摇,数不清的金币像一个个性感的女人躺在沙砾中,诱惑着他。
  两年前,这名47岁的德国人还只是一家水泥厂的老板,为了生活汲汲营营,人生也平平无奇。因为妻子是印尼人,沃特法雇用了不少印尼工人在厂里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沃特法从一名印尼员工那里听到了一个传闻。
  “我的老家勿里洞岛,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那里的水下有很多沉船,还有神秘的宝藏。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到外海捕鱼,他把渔网放到了海底,想多抓一些鱼。没想到收网的时候,竟然在鱼堆里发现了一个瓷器。我朋友很好奇,潜下海底看了一眼。结果,他发现了一座瓷器山,还有好大一艘船!他又捞了两件东西上来,但他没办法再带更多东西了,因为水实在是太深了!”

  日期:2018-07-02 19:46:43
  几乎所有人听到类似的故事,脑海里都会立刻展开幻想。幻想自己找到了一艘满载财宝的大船,船上有很多箱子,箱子里装满了黄金、珠宝和钻石。
  沃特法也是这样的家伙,但他对沉船和宝藏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意淫的层面而已。这位敢想敢干的水泥厂老板当即就买了潜水装备,拉上他的印尼雇员,直奔勿里洞岛而去。
  沃特法到当地一打听才知道,印尼雇员所说的那艘沉船人人都知道。早在他之前,就有人打过这艘船的主意。可是,由于沉船的海域水太深,打捞难度很大,所有的打捞队都无功而返了。

  沃特法身上流淌着德意志人坚韧不拔的血液,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快速地张罗好了船舶和设备,并拿到了印尼政府颁发的打捞许可。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7年,沃特法发现了“鹰潭号”。第二年,他又发现了“马热尼号”。两年发现两艘沉船的纪录让沃特法一夜之间变成了打捞界的名人,他索性关闭了德国的水泥厂,扎根在勿里洞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沉船猎手。
  时间回到1998年9月。几个月前,一名潜水爱好者意外地在海底发现了一个埋着瓷器的土堆。这片海域离“鹰潭号”不远。起先,沃特法还以为潜水者发现的是“鹰潭号”上残余的东西。
  不想,考古专家研究过那些瓷器后,得出了一个震惊四座的结论:“这些瓷器是九世纪,中国晚唐时期的东西!这是一艘新船!我们发现新船了!”
  沃特法简直激动得要发疯了。他立刻赶往了沉船所在的海域,打着再次打捞“鹰潭号”的幌子,秘密带队下水勘探。

  沃特法有种强烈的预感,他的人生即将因为这次打捞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日期:2018-07-02 19:52:38
  沃特法领着两个同伴向深海游去。其中一名同伴手持摄影机,把整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这人是英国某电视台的摄影师。这家电视台打算把沃特法打捞沉船的故事做成纪录片。
  三人在海中下潜得越来越深。20米、30米、40米……突然,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他们眼前,礁石边的海床上躺着一艘木制的古船。船身被厚厚的海底黏土覆盖着,船体保存得很完整,底部有一个大洞,像是被撞出来的。
  船上的货物从破洞开始延伸出好几百米,无数的瓷器堆积成了一座近两层楼高的钟形小山。这些瓷器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而且大部分没有受损。鱼儿把这座瓷器山当成了大海的一部分,肆无忌惮地在周围游来游去。
  沃特法已经是打捞界的老手了,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他的两名同伴也很高兴,在水里不停地做着手势。如果不是身在海下,他们早就激动得大喊大叫了。
  日期:2018-07-02 19:56:25
  一行人兴奋地靠近了堆满瓷器的小山。沃特法的头灯无意间扫过了海底某处。突然,一星儿亮光如流星般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沃特法心想那不会是什么宝贝吧?他立刻潜到了海床附近,开始搜寻。终于,他从淤泥里挖出一面古镜来。那面镜子是铜造的,镜身在海水里泡了千年,已经生锈了。
  沃特法除去了镜背的陈泥,上面隐约显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飞天龙,还有一圈中国字。沃特法兴奋地捧着镜子翻来覆去地看。浑浊的镜面上异光浮动。蓦地,一对猩红而狭长的瞳孔出现在了镜面上,冷冷地看向了镜子外的捞宝人……
  日期:2018-07-04 12:01:38
  (黑石号沉船,1998年打捞于印尼勿里洞岛)
  第一章江心镜

  2011年3月13日,新加坡滨海湾艺术与科学博物馆。
  展厅里的灯光通透而清冷。薄光在玻璃展柜上晕成了涟漪状的光圈。一件件精美的晚唐瓷器宛若一个个妖娆的仕女躺在精心布置的展架上。这些在深海中沉睡了千年的宝贝,宛如大梦初醒一般,在灯光下展示着自己曼妙的身躯。成群结队的参观者,在不同的展柜间穿梭、驻足、拍照。他们的脸上莫不挂着兴奋的神情,仿佛正在亲手揭开某个尘封了千年的大秘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