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自述——变态佛系修行记》
第54节

作者: 隔壁笑笑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12 09:30:16
  055西亚—这里有座洛阳寺
  在巴米扬呆了几天,看也看得差不多了,感慨也发得差不多了,得去下一站迦毕试国了。大雪山这条山路,我已经走了600里,后面还有200里。按说路程不长,海拔也不太高,只要过了希巴尔山口(2900米),就沿着喀布尔河谷,可以一直走下坡路了,越走越轻松才对。
  但就是这200里,我们走了十五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迷路了。巴米扬河只是昆都士河的支流,我们要拐到主河道再往上逆行,附近河流走向挺乱乎,沿途大概有七八个岔河口,只要走错一个河口都不行,加上漫天大雪,慧性也迷了路。
  这里荒无人烟,没人可以问路。我们在雪山里转了几天,都没找到传说中的希巴尔山口。终于,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行新鲜的脚印,然而,不等我们欢呼,却发现那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脚印。真是日了狗了!先来冷静一下!
  日期:2018-06-12 09:44:22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吧,我们在雪野里奔波了几天,结果又转回了原点。我知道再这样走下去,就算累死也无法找到路。反思原因教训,深挖思想根子,首先是这几天玩得太嗨,念经不够准时不够虔诚。
  所以我们决定,立刻停下手头一切工作,先坐下来老老实实念经。一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强化信仰自觉。二是求得佛祖菩萨保佑,让老人家别坑我们。念完经后,立竿见影,精神好多了,吃饭也香了。当然,光靠精神信仰,那是肯定不行。思想路线决定以后,行动路线就是关键。我们决定先找到一条溪水,顺着溪流往下游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家?
  于是哪边地势低,我们就往哪边走。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条黑线,那就是一条小溪。顺着小溪走了将近一天,终于遇到了一个猎人。我们自然大喜望外,赶紧找他打听。猎人同志非常热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想必他就是菩萨伪装,下凡给我们指点迷津。终于,用了半个月时间,我们走过了这200里,平均一天十来里路,终于进入了迦毕试国境。
  日期:2018-06-12 10:22:36
  迦毕试国(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位于大雪山(兴都库什山)与黑岭(苏莱曼山)之间的小盆地里,大致在葱岭7:30方向。为什么是小盆地?因为两座山挨得太近,分别是7:00和8:00,两座山本身又挺粗,所以山间盆地就很小了。
  迦毕试国是天竺西北一个古老国家,是中亚西亚通向南亚的要冲之地。王城里有百余所寺庙,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数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在这里我遭遇了一次“哄抢”事件。因为我高僧名声鹊起,加上大唐帝国牌子,受到了国王与全体僧人的热情欢迎,甚至各个寺院还前来“哄抢”我,大家都想邀请我到自己的寺院去挂单,这对他们是个极大荣誉和免费广告。
  正当相持不下之时,人群中一位老僧说:“既然我们洛阳寺,是汉矯hong王子所建。法师既从中国来,理应住在洛阳寺。”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而我却大吃一斤。这里距离中原万里之遥,怎么会有汉代王子?还在这修建寺院?而且还叫洛阳寺?他是哪位帝王之后?为何来到迦毕试国?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简直就是央视《走近科学》的最好题材。
  同时,我又是万分激动。洛阳是我故乡,又是我出家的地方,那里有我童年纯真,有我青春美梦,有我太多感情,有我无限思念。而今,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突然看到一座“洛阳寺”,怎不叫我心潮澎湃!中国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这个“他乡遇故知”,可是和“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一个档次的喜事!
  日期:2018-06-12 10:47:41
  带着疑惑的脑、托着激动的心、提着颤抖的腿,我跟随老僧来到城外一所寺院,当地人所称的“质子寺”。质子的意思就是人质,原来那位王子是人质。当然,这座寺院的正式名字“沙洛迦”,翻译成汉语就是“洛阳”。
  洛阳寺是个小乘寺院,这倒没什么关系,慧性就是小乘僧,正好照顾他感受。不过这个洛阳寺很是破落,与我堂堂大洛阳的气派不符。当然既来之则安之,何况我还得探寻秘密,何人所建何为洛阳,以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只见寺院的各处墙壁上,都描绘了王子的画像。相貌上看起来像是胡人,但穿戴的确实是汉代衣冠。在学习研究之后,我认为这位王子应该是西域人,某个归附中原汉朝的小国,向葱岭西面派遣的人质。那么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东汉汉安帝年间,西域有个疏勒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现新疆喀什),国王叫做安国,他舅舅叫臣磐。当时贵霜帝国(也就是大月氏)已经相当牛逼,影响力扩展到葱岭以东。疏勒得罪了贵霜,为了表示I服了U,就送一位王子去当人质。这在古代似乎是一种惯例,秦始皇嬴政就是秦国送到赵国的人质。可能疏勒国也没太合适的王子,当时国王(安国他爹)就把自己小舅子冒充王子送过去,估计这个小舅子挺招他烦弃。

  迦腻色迦王倒挺大气,不仅没有追究冒牌货这事,还对他高看一眼,毕竟臣磐也算是从大月氏老家来的人。迦腻色迦王给他安排了三处居所:冬天住在印度,到亚热带避寒;夏天住在迦毕试,到雪山里避暑;春秋住在犍陀罗,既不冷也不热。冬天居住所在地就取名叫至那仆底,意思就是“中国封地”。“至那”就是“支那”,当然没有歧视之意。而洛阳寺则是冒牌王子的夏天避暑居住地,这待遇不是一般的高,至少是省部级领导待遇。

  后来,疏勒国王安国继位后,年纪轻轻就挂了,死后没有继承人,安国他妈(臣磐的姊妹)把持国政,要立臣磐弟弟的儿子为王,这小子名字挺怪,叫做遗腹,可能真是遗腹子。臣磐听说后,非常的不服。自己侄子都能当王,为啥自己不行呢?他马上游说贵霜王,派兵护送他回国争位,在贵霜的支持下,臣磐当了新国王。
  臣磐发达以后,没有忘记贵霜。他出钱将避暑住地改建成寺院,而且还取了个挺吓唬人的名字“洛阳寺”。就像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对西方发达国家非常向往,建个酒店取个名字叫“华盛顿大酒店”,或者是“曼哈顿大酒店”,那肯定是很能吸引那些精神美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