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自述——变态佛系修行记》
第52节

作者: 隔壁笑笑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11 12:13:12
  054西亚—这里有个巴米扬
  梵衍那国王听说大唐高僧翻过雪山而来,赶紧率领群臣与当地高僧们到城外迎接,并在王宫举行国宴,为我与慧性接风。接下来的几天,国王派人陪着,四处参观礼佛,很是热情周到。
  梵衍那国的王城巴米扬,坐落在兴都库什山深处,是个海拔近三千米的山城,也是中亚通往南亚的枢纽。自魏晋以来,梵衍那人就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山壁上开凿土窟,多达五六千个。他们这是在干啥?是在凿造佛像。那时也没有现代化机械,很多还弄成半拉子工程。这些洞洞方便了往来信徒,正好成为了他们的临时住所。天生一个仙人洞,必有光头和尚来。有的还有壁画装饰,居住环境相当惬意。当然都是免费的,俺们都是活雷锋。

  当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王城东北面的两尊大佛。一尊建造于汉代,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另一尊建造于晋代,高55米,身披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法显老同志就曾到过梵衍那国,如今我也踏着先烈足迹来到了这里。
  如果童鞋们喜欢思考,可能会产生几个疑问:第一,阿富汗不是信仰清真教吗?怎么会信仰佛教?第二,凿佛像是怎么开始的?源头在哪里?第三,这些佛像后来经历了什么?现在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老衲穿越一下。
  日期:2018-06-11 12:18:07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今天,地球人都知道,阿富汗是个清真国家。事实上,有一千多年历史,阿富汗却是个佛教国家。公元前三世纪,佛教从印度孔雀王朝传入,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此后的几个世纪,它一直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是中土佛教的策源地。这些佛像庄严慈祥,回忆着佛教千年辉煌。
  但是我当时不知道,就在我西天求法期间,甚至就在我参观巴米扬大佛时,在西亚阿拉伯那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不仅对佛教产生巨大影响,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到现在。那就是木汉木得创建了清真教。

  木汉比我大22岁,公元570年出生,出生在麦加附近,身世比我还要悲惨,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出生前爹就没了,6岁时娘又病死了,由爷爷和大伯养大。穷人的孩纸早当家,他从小就得放羊养家,后来又跟大伯做生意,走村串巷真挺辛苦。
  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是一个干大事的人,是一个爱人民的人。他始终坚持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神话故事,深入领悟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科学理论;他始终坚持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熟练掌握预测天气、风沙和治病的高超本领。
  知识改变命运,但金钱决定命运。他太穷了,怎么办?他没有办法,只能走捷径,娶了一个有钱老寡妇,迅速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进入了上游社会。
  虽然他有了钱,但还是很痛苦。想想就知道,老婆这么老,他怎么能幸福?不如躲个清闲!所以他经常去麦加城外小山,在一个小山洞里想事情。想着想着,他的思想境界慢慢提高了,他不仅要为自己谋幸福,更要为广大群众谋幸福,让他们每人都能睡到72个处丨女丨。老大就是老大,这觉悟就是高!一个人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甚至是“宁亏我一个,性福十亿人”!于是他试图将基督教、犹太教和阿拉伯原始宗教结合起来,据说山洞外面经常笼罩着各种神光祥云。公元610年,在他40岁时,也就是我9岁时,他豁然开朗、下山传教。这就是威震天下的清真教,他改变了阿拉伯也改变了世界。

  他不仅创建了真主绝对领导下的宗教,还缔造了真主绝对领导下的军队。他早早就懂得了“刀把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他也早早懂得了“一手拿笔杆子,一手拿刀把子”的革命方法。这点他确实比我强多了,不像我一直都很傻很天真。630年,就在我傻乎乎西天取经时,木汉率领大军攻下麦加城,建立起一个集军政教大权于一身的神权国家,从此大弯刀一路杀将过来,影响了此后几千年的世界格局。

  作为同时代的人,我个人确实很佩服他的雄才大略;但作为佛教徒,我真的受到了他一百万点暴击。另外,凭借《古兰经》和“大弯刀”,他混成了清真世界的全能先知;因为《西游记》和《大话西游》,我混成了华人世界的著名逗逼。同一时代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难道这就是干行政和干技术的差别?
  652年,就在我走过巴米扬24年后,或者说就在我返程走过9年后,无比威武的阿拉大伯来了,他们一手提着大弯刀,一手拿着古兰经,让广大人民群众做二选一必答题,答对的上天堂,答错的下地狱。砍砍杀杀折腾了几百年,阿富汗终于变得很清真。
  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到苏式社会主义的影响,阿富汗就和中亚五国一样,变得非常世俗化,男人可以穿西服,女人可以穿裙子,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但是苏联老大哥为老不尊,不满足于在阿富汗身上摸摸蹭蹭,非要强行插入,结果引起反抗,于是一切都变了,而且是变得更坏。今天的阿富汗,已重回清真世界,仿佛回到13世纪。
  日期:2018-06-11 15:43:4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