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52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2-10 14:10:46
  (11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当然,历史上还有比朱棣更窝囊的皇帝,无论怎么搞妥协,大臣就不同意迁,最后只能靠骗。
  这个皇帝在历史上也比较有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他所在的时代,被称为南北朝。

  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混乱时代,前后相继出现许多政权,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各自政权交替。拓跋宏作为当时北方的统治者时,政权叫做魏,故称为北魏。而此时南方的主要政权叫做齐,也就称为南齐。
  听名字就知道,拓跋宏是少数民族,鲜卑族。这个民族现在几乎已经消失了,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个“姑苏慕容”的传人慕容复,就属于这个民族的。他一心想恢复祖先的荣光,结果失败了。
  虽说少数民族出身,但拓跋宏志向远大。他一生有两个理想:第一,南下统一中原,第二,全面汉化。
  为了实现理想,他觉得有必要把都城迁到更南方(出兵方便)、更“中原”的地方—洛阳(今河南洛阳)。
  结果,大贵族们集体反对。
  原因也有两个:第一,不适应南方的气候,第二,反对全面汉化。
  理想与现实满拧,怎么办?
  拓跋宏也想到搞妥协,可贵族们不妥协。
  “甜枣”给了,“大棒”也上了,好说歹说,咋说也不好使。
  经过反复思考,拓跋宏终于找到漏洞,大家只反对南迁,并不敢(公开)反对南下统一。
  于是,他对大家说要御驾亲征南齐,统一中原。

  为表必胜的决心,此次出征,举国动员,他把反对的贵族都带在身边。
  一路向南。
  行军路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由于部队走得太快,粮食接济不上。贵族们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好。
  按照既定路线,“碰巧”经过洛阳城。
  进城之后,拓跋宏对大家说,由于准备不足,这次不能再继续南征了,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定都洛阳,筹备南下,要么,原路返回。
  大贵族们一听,明知道上当,也只好答应定都。如果照这样原路回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
  当然,事情没我说的那么简单,只不过,我们现在主要聊清史,其他只说个大概。
  于是,靠着欺骗的手段,这位皇帝才得以迁都成功。
  日期:2018-12-12 22:08:50
  (11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面对同样棘手的问题,努尔哈赤怎么处理的呢?
  据史料记载,他给众贝勒、大臣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他说:“若我兵还,辽阳必复固守,凡城堡之民,逃散于山谷者,俱遗之矣。弃所得之疆土而还国,必复烦征讨。且此处乃大明、朝鲜、蒙古三国之中,要地也,可居天与之地。”
  这段话不用直接翻译,可以概括为两层意思:

  一个,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咱一走,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又占回去。结果,咱费了半天劲,人也没得着,地也没得着,就抢那点东西走,何苦来的呢。
  另一个,辽阳处在大明、朝鲜、蒙古三国交汇的中心,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既然老天给咱了,咱就的住着。
  这番话一说完,大家一致做出反应:您说的对(此言诚然)。
  诸贝勒、大臣一致同意,迁都。

  在我看来,纯属胡扯。
  如果仔细观察,这样的记载,在“实录”里面有很多。不管什么事,大臣们刚开始可能反对,后来皇帝开导两句,他们便仿佛醍醐灌顶,一下就贯通了,使得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人的思想能转变如此之快?不太现实。
  只有一种可能,这些记录有水分,而且很可能是故意这样写的,为了表现领导的光辉形象。
  如果对明、清两代的官场文化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
  中国的文官体系在明朝发展到极致,甚至有点现代内阁制的雏形。文官集团不仅能限制皇权,有的时期甚至可以脱离皇权,独立执政。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说话一言九鼎。可在明朝,很多时候,皇帝说话,一言九顶,顶是顶撞的顶。
  尤其明朝的言官,品级不高,权力不小。皇帝的旨意,他们觉得不对,可以直接驳回。不光皇帝,啥事都管,可谓怼天、怼地、怼空气。

  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点,必然走下坡路。
  下坡的速度,似乎有点快。
  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清朝的皇帝,不甘心,也不放心大权旁落。因此,总结了明朝的教训,他们通过独特方式,将皇权发展到了极致。比如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就为此而生的,后面我们还会细说。
  皇权过大,势必导致底下的官员不敢说话。因此,才出现了很多“您说的对”这样的记载。
  事实的情况,肯定也有很多人反对。
  但努尔哈赤的性格我们都了解,非常强势,家长作风比较浓,很可能搞了一言堂,不顾反对,坚决迁都。
  八旗之中,大多数旗主都是他的儿子,也不敢跟老子太较劲。
  当然,权威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所有表面的事物,背后几乎都隐藏着一样东西—利益。
  迁都之后,努尔哈赤从上到下赏赐所有人,甚至连小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励。他甚至还动用了私房钱(内库)分给那些贝勒和大臣们,在新都为他们准备上好的住所。
  努尔哈赤虽然一介武夫,但也精通权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