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
第24节

作者: 金泉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男子略微低头看了一眼工作证,然后抬头看了看,好像有了新发现,嘴角露出一丁点笑容:“张耀国?”
  “嗯,是我的名字。”
  男子突然伸手一拳打过来,吓张耀国一大跳,赶紧往后闪了几步。就在他万分惊诧的时候,男子将墨镜取下,露出特别和蔼的笑眯眯表情:“我是乔仲奎!”
  “仲奎啊,你他妈的装什么装?人模狗样的。”张耀国认出了这个小学同学,他俩最近一次见面是五年前的聚会上。乔仲奎的父亲是延春汽车通讯公司的高管,家里条件还过得去。没想到的是,却搞起了这个副业。
  俩人热火朝天聊了十多分钟,谈到各自这些年的变化,家庭、工作和生活等等。最后,乔仲奎说,现在办假证的人很多,城管部门近期集中清除了一批野广告,今天打电话能联系上完全是幸运。另外,乔还告诉张耀国,办离婚、学历的假证比较多,一般办假结婚证的很少。当然,张耀国不能把他哥的事告诉乔仲奎,乔自然没有多问,答应免费帮一次忙。

  临走前,乔仲奎提醒张耀国,办事的经验太不足,一般都是先把照片弄齐,再去找办证的人。一手一交钱一手交货,顶多交点定金。张耀国想想确实在理,连声道谢。
  接下来,张耀国要做的事就是要努力找到那个女人。
  张耀国回家的路上,绞尽脑汁想想她的住址和电话,然而总是模模糊糊的,没有特别清晰的印象。那天他特别紧张,也非常兴奋,她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她的地址和电话,可一年多过去了,早就不知道那张纸条去哪儿了。张耀国想想,非常失落。再去找另外一个女人呢?他没有这个勇气,更怕的是被骗了。
  一路上,庆祝“延春汽车集团1995年产量突破20万辆”的横幅非常醒目地挂在大街上,两端吊满了彩带,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再往前走,道路中间又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力争1996全年产销实现27万辆!”
  当然,这些张耀国是不关心的,他从骨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作为学材料专业的工科生,他对汽车专业知识根本不懂,生产、销售、质量等方面更是一窍不通。工作三年来,本来有很多的学习机会,他都放弃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陈林杰召开了延春霍思公司1996年科级及以上干部大会,正式宣布了“678工程”。即实现6万辆的产能,达到70%的国产化率,在1996年8月15厂庆日之前全面建成延春霍思公司。陈同时强调,实现“678工程”,意味着第一是抓管理,全员要以“生产、经营”为主轴,强化沟通和协作意识;第二要苦练内功,提升员工素质,突破能力瓶颈;第三要争效益,降低成本。同时,陈还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宏观环境,从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三项的增长率目标分析,均低于去年的水平。因此,今年完全可能是一个经济低谷期,投资和信贷规模将会进一步压缩。落实到汽车行业,将会形成一个典型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据统计,滞留在生产厂和中间环节的各类型车辆库存已达20万辆,而各大厂商的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所以1996年的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延春霍思公司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就是成本、质量与品种,促销和降成本,将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张耀国第二天十点钟才来上班,严科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是延春霍思公司向集团申请,要将垃圾场改造成仓储中心,用来存放待发运的商品车。
  “这跟咱们有关系吗?”张耀国好奇地问道。
  “有关系啊,科长。据说陈林杰副总向集团要的场地,还特意强调咱们这批人都得留下来。”
  “那垃圾场的活给谁干呢?”张耀国听着有些糊涂。
  “是啊,严科,我总觉得这消息不可靠。”韩瑶过来凑热闹地问道。
  “你们要是不信,那就等过几天的正式通知吧。”严科很兴奋地说,“猜猜孙亮宇干什么去了?”
  “一大早被周处长叫去了,不知道什么任务。”韩瑶接话道。
  “我听说是让他准备技术材料,可能下午直接跟延春霍思公司谈这个项目。”

  “周处怎么没告诉我呢?”张耀国自言自语。严科和韩瑶听到后,不再说话,各自忙去了。但张耀国心里确实非常地不舒服,他第一天就把自己家里电话、BP机都告诉了周春喜,可周为什么直接把孙亮宇叫去而不通知他呢?一种不被重视的想法在心里骤然升起。
  正当他内心极度压抑的时候,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了。张耀国满以为是周春喜打来的电话,没想到却是郭慧芬。她中午约他吃饭,还去那个饭店。张耀国想了想,拒绝了。
  “那天那么匆忙就走了,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找你,都不在。姐就是关心一下你,没事吧,耀国?”郭在电话里仍然坚持。
  “我知道了,姐,今天真有事,过两天我联系你。”

  “那好吧!”
  下午,张耀国还是叫平哥把他从垃圾场送出来。一路上,平哥告诉他,孙亮宇人不错,业务能力很强。张耀国这才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跟孙亮宇好好聊聊,同时从侧面了解一下周春喜找他的目的是什么。此时的张耀国开始觉得自己各方面欠缺太多,不一定能胜任工作,他即将面对的到底是风雨还是阳光,仍然是个未知数。
  下车后,张耀国独自坐公交车,去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昨天晚上,他翻箱倒柜,终于在一本杂志里找到了那张纸条,为此兴奋了很长时间,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耀国甚至很想见她,他知道她的名字,希望今天能见到这个名叫陈芝瑜的女人。
  两年过去了,不知道陈芝瑜还在不在那儿住。上面的电话打过去一直没人接。不过,电话号码应该还在使用中,这就是希望。张耀国坐在车上,往事一幕一幕地浮现出来。
  两年前,杨志权领着他来到一家生产油管的厂家。因为油管连接处螺母螺纹制造精度问题,导致出现批量漏油的故障。他们过来督促厂家进行质量整改,清查库存件并承担相应的损失。厂家的一位主管技术副总热情地招待了杨志权和张耀国,除了吃海鲜大餐外,还特意安排几个“小姐”在刚刚兴起的KTV里一直陪唱到晚上十二点左右。随后,陪张耀国唱歌的女子主动要求陪他去楼下的包房“坐坐”。

  在包房里,张耀国借着酒劲把她摸个遍,那是他第一次这样对待女人。女人丝毫不介意,还主动配合,直至俩人最后一丝不挂……张耀国突然想起什么,告诉女人,这是他的第一次。
  女人说她相信,她会珍惜这个第一次。
  事后,女人给了张耀国一个小红包,里面除了一百元钱,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她的名字——陈芝瑜,以及公寓的地址和电话。
  张耀国在非常兴奋和糊涂中失去了处男之身。这自然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印象中,陈芝瑜比他大两岁,她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毫无特色,但拼凑在一起却颇值得欣赏,风姿绰约,令人心驰神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