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23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元春荣升、秦钟快去、黛玉回府,此回的热闹中展开多个线索是为了元春省亲、开启大观园做好准备,将来在大观园中上演的《红楼梦》才是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内容,从而也将本书推到高丨潮丨。
  凤姐给贾琏说自己在宁府帮忙,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看书人当然知道这是凤姐的假话。凤姐在宁府的一举一动和自己说的是天差地别的。作者在这里写出这样的话是希望读者能够想起黛玉初次进府时的情景,暗指凤姐代黛玉行权。脂批在这里说凤姐弄贾琏如同弄小儿,可思之至。凤姐代黛玉行权,指朱由检登基行权。当贾琏和凤姐在一起的时候,贾琏的身份就是和他一起进宫的黛玉的身份,而凤姐的身份转换为她的另外一个影射对象魏忠贤。凤姐愚弄贾琏,就像魏忠贤对朱由校和朱由检的愚弄。此段后又批语:“又用断法妙”,暗示此段文结束,后面文字是新的时间段了。

  贾琏,也是玉字旁,是作者安排专门管云雨之事的替身。贾琏之奶娘赵嬷嬷和宝玉之母李嬷嬷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军。大明失国之后,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军加入了南明抗清复明的队伍。
  043
  日期:2017-08-05 20:32:22
  前面我们说过,喝酒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治国。凤姐、贾琏、赵嬷嬷三人在一起喝酒、叙家常,赵嬷嬷口中念佛,暗指说话是对皇帝说话。(释义见佛龛),“屋子里跑出青天”则是明着说屋子里面有天地,指南明。
  他们谈话中提到甄家接驾四次指的是明朝在南京建立的四个王朝:洪武、建文、永乐、弘光四朝。
  贾蔷下姑苏采买女孩子,贾琏说大有藏掖的,暗示有带人出去之意。紧接着凤姐说带两个人过去,一个叫赵天粱,一个叫赵天栋,个个有木,加起来就是天之栋梁。赵是宋朝皇帝之姓,是家下一木,暗示赵天栋兄弟和明朝木子皇帝的影射关系。作者用此两人跟着下江南一事再点两人逃跑之事,同时将时间定在了失国之后。
  第17回
  本回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那回一样都是本书的大关键处,天上太虚幻境,地下大观园。
  秦钟已死,暗示南明结束,作者梦中之大明王朝开始建造,当然是写《红楼梦》,再次回顾曾经的梦想。大观园就是作者精心构造的大明王朝,一个园子中的大千世界。
  此回贾政再提贾雨村,说将来让贾雨村来大观园题字,是希望读者不要忘记了贾雨村,他可是《红楼梦》的作者之一吴梅村。
  我们顺着贾政和宝玉的足迹看看大观园想要告诉我们的具体内容。
  “大门五间”,喻南明五朝。“无朱粉涂饰”是指本来应该朱粉涂饰,但没有涂,暗示本应是朱明王朝。“用水磨群墙”喻书中用清水国代替朱明。
  “白石台矶”喻白玉珠玑(不圆之珠)是基础。“左右雪白丨粉丨墙,下面虎皮石”喻南明因李自成占领北京失国后建立,但李自成只是虎皮(彪),非真虎。
  开门见山,喻山为贾家的源头,也就是贾源,如果贾源是山,清水国就是贾源山上流出的山涛,山就是贾家的源头。大观园规划者老明公山子野就是贾源之子。贾源之子是谁?探春。为什么?探春房间的对联就说明了一切,“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对联明确的告诉我们,山子野就是石头,就是探春,石头就是贾源之子,石头的真名就是那个缮国公家的猪狗石光珠。
  为什么我们说山为贾家的源头呢?
  第50回中,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1]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就这样,作者将山子野、山巨源、山涛、探春联系起来,再次提醒读者荣宁二府中人物的辈分关系。
  石头用苔藓藤萝等草化的身份掩护,用羊肠小道暗喻作者以羊女的身份作为连接清和明的渠道。
  “镜面白石”指以白石做镜子留题,正是作者再次点题《风月宝鉴》作为书名的原因。
  叠翠:翠,绿色也。按照五行的颜色,木为绿色,叠翠为叠木(校、检、崧、榔等人)。

  锦嶂,以锦为屏障补天,暗示“堂前黼黻焕烟霞”。
  赛香炉:自赛了儿婚女嫁,却归来林下。——马致远《新水令》套曲,就是赛香炉最好解释。
  044
  日期:2017-08-07 10:32:29
  小终南:

  镇巴的巴山林(又称小终南)。韩湘子,八仙之一。是唐朝宰相,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子,他就是在小终南修炼成仙的
  韩湘子在7岁那年,不幸父母双亡,由韩愈抚养。韩愈希望他长大后有出息。但是,韩湘子酷爱老子的文章,崇尚道家思想,视人间富贵如浮云,一心想修炼成道。
  韩愈无奈,想提前给他娶个妻子。遂派侍从四处寻访,访得翰林院学士林道玄有一小女林英,聪淑贤惠,且有沉鱼落雁之色,羞花闭月之貌。韩愈亲自带上聘礼,到林府说亲。得到应允后,告知韩湘子,韩湘子坚持不答应,韩愈训斥韩湘子后,择日成亲。
  新婚之夜,面对林英的花容月貌,韩湘子毫无所动。当天晚上带上白鹤童儿弃家出走,离开长安,来到巴山林。
  韩湘子携白鹤童儿来到光头山,结庐舍,筑草堂,吃松柏,饮甘泉,醉烟霞,戏彩云,学经悟道,修身养性,终于成仙。最后把林英也接入天界。
  以上资料引自百度。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作者用意。作者以韩湘子之成仙过程间接暗示黛玉潇湘妃子之湘与湘云之湘影射木子皇帝“林”的含义。

  “曲径通幽处”是进大观园的小道,“曲”是二个 “由”字的合体,和木子一样暗示“由”字的几个皇帝,主要是检、榔。”“幽”字暗合“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指大观园就是地上的“幽微灵秀地”———太虚幻境。
  “石洞”是“石头之洞”,以亭出水,重点在水。”泻玉“和“沁芳”都是作者需要读者明白的关键之处。此水是玉也是芳,暗示清水国的组成是宝玉和褚芳,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含义之一。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柳与芳一样指理国公家的柳芳。第一句意思是柳是三个绿木皇帝的借代,隔岸的花指林黛玉,因为对面就是潇湘馆了。“一脉香”既指林黛玉一个人影射三个木子皇帝,也指最后只有一个木子皇帝活下来了,他就是崇祯帝朱由检。
  “潇湘馆”翠竹千百,大明王宫。曲折游廊指“三由”所在,但主要影射检、榔二人。“石子甬道”是指石头铺成的道路,暗示黛玉的作者身份。“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明写崇祯帝,暗写朱由榔、朱由崧。里间房有一“小后门”,一大株梨花树与薛宝钗所住梨香院相合,显示二人身份的相接相连。芭蕉与怡红院之芭蕉相同,亦指黛玉、宝玉相同之身份,当然也包括探春之“蕉下客”的暗合之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