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13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样的女子如果真的是皇太极,那么皇太极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薛宝钗是造孽人家的人物,身上有玉、有金、有贝,怎么可能只是满清的皇太极?
  薛不仅指薛家子,与宝玉一样的造孽人,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是“丰年好大雪”中的雪。在第65回中兴儿对尤家姐妹说: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
  在大观园中宝钗住的蘅芜苑就像“雪洞”一般。

  作者为什么要把薛宝钗如此紧密的和雪联系在一起,除了说明薛宝钗的白色气质之外,还要说明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薛家来了之后住的“梨香院”。梨香院也许就来自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
  梨香院位于荣国府的东北方向,有一门独自面对街开,独立成一小院。西南一门通往王夫人之院内,指西南的南明。从东北到西南中间的区域就是梨香院。梨香院就是大明和清朝和中间王朝__大顺王朝。大顺结束大明、却被满清所灭,是两个王朝的中间环节,却又独立成朝,故有一门独立开出于街道。  《红楼梦》中的地理位置是非常要紧的,详细的解读我们在解读大观园时再论。
  “雪”是冬天的精灵,和日月同样来自于天上。冬天的雪既是作者失国的惨痛记忆,但也是希望,因为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无论是建立王朝胜利的时候,还是在被打败之时,都在警惕清(夷)的危险,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动摇了大明木子皇帝的江山的孽子。
  023
  日期:2017-07-03 16:05:24
  作者用雪指代李自成还真是非常贴切。如果说大明是日月,李自成是雪,他们都是来自上天,是“君权神授”的汉人王朝。李自成的大顺王朝瞬间覆灭,就像雪一样的容易融化。

  薛宝钗身上雪的特质,就是暗指她影射李自成的形象。梨香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离乡院”。在南明结束之后,作者肯定要离开曾经居住的地方,开始新的隐居生活,而宝钗自己说冷香丸是从南方带到北方,则说明了作者离开南方到了北方生活。如果薛宝钗是满清,怎么可能是从南方到北方呢?应该是从北方打到南方才对。
  再看梨字本身,下面就是一个木字,这也是作者的暗示木子皇帝之意。
  读《红楼梦》常常感叹作者用词的高超和准确。如果不是对汉字千锤百炼,怎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无论从哪方面讲,《红楼梦》都是旷古烁今的伟大作品。
  宝钗影射李自成,当然还影射满清,金钗和金锁都是暗示。
  宝钗的金钗和黛玉的玉带一样,既有连接的关系,也有影射的关系。金钗埋在雪里暗示宝钗和雪的关系,同时将大顺和清之间连接起来。

  看到这里,肯定有些读者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整书都是崇祯帝和吴梅村二人,其他都是附属影射一下而已,有这样写书的吗?我们认为这也是《红楼梦》之所以是奇书的原因所在。
  《红楼梦》中人物没有连贯的履历,每个人物形象只是作者某个阶段、某个侧面、某个身份的代表角色而已,在作者需要的时候上场,使命结束之后要么不再提起,要么就安排以各种方式消失。所以每个角色在影射大明、南明这个历史阶段都不是完整的。
  比例说明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活动空间。一般寻常的写法都是一个人物贯穿到底,只是通过时间、空间、身份来表示不同的身份和角色。《红楼梦》反其道而行之,他通过不同的人物来表示同一个人的时间、空间、身份等转换,换句话说就是,书中所有的人基本都是一个人,只是名字不同、身份不同,他们在书中的活动表面看没有什么异常,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跟自己吵架。

  崇祯帝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不能以真面目示人,所写的事件也不能公开、连贯地在书中明说,所以只有采取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正是由于这种写作方式的独特,造成了一般人很难看得明白,所以《红楼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讲怎样看懂《红楼梦》。
  作者在开头就讲到了自己和书中人物的关系: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读者一一仔细推敲,就会觉得那些女孩子的行为举止、见识皆是出自作者本人身上,也就是都是作者的化身。其实脂批说的更加明白:因为传他,所以传我。024
  日期:2017-07-04 15:04:50
  看到这里,《红楼梦》写作的宗旨也就呼之而出了。崇祯帝和吴梅村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后来又有书中的严老爷、傅试,也即吴梅村学生严绳孙、傅山等人的不断地批评解释,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

  作者写书的目的主要不是讲述历史,而是描写自己死里逃生之后与弟弟、其他家人以及过去的臣子之间从事反清复明的故事。作者要通过这样一本书告知后人自己的惭愧和反思。这就是《红楼们》的主旨。这样一本充满着家国情仇、悔恨自责之书,最后著作权却落到了清朝的包衣奴才手中,真的是造化弄人、充满了讽刺,也让人无比唏嘘。
  宝钗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所影射的三个角色,个个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难怪会成为《红楼梦》中的女一号。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曲子是写宝、黛、钗三人的。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的对应关系就是宝玉影射玉玺、皇权、皇帝本人。林黛玉影射三个木子皇帝本人的前世今生,薛宝钗影射李自成、清以及淡薄南明皇权但运筹帷幄的崇祯帝。

  正如我们前面的所说的,《红楼梦》文本是没有结局的,但作者将结局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三春过后诸芳尽”所有人物都会离去,所有的人物最后都合身为宝玉一人,宝玉走在一望无际白茫茫的大雪中,出家为僧。
  薛宝钗解读清楚之后,黛玉就非常容易解释。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曲子向来比较难懂,比如阆苑仙葩是指谁?是黛玉?有人说黛玉其实是草,不是花。美玉无瑕说的又是谁?宝玉肯定不是美玉无瑕。
  从曲牌{枉凝眉}来看,这首曲子应该指是黛玉,何况每个正钗都有曲子,黛玉岂能没有?曲子最后也落在了黛玉还泪之说,指黛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