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第11节

作者: 木易2017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晴雯,朱由榔的影射人物之一,当然得有。麝月,是明朝春天最后开的荼蘼花,后来成为宝玉的镜中月,虽然看得见摸不着,但依然是宝玉之心中最后的希望。
  宝玉的这一睡一梦,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汉人封建王朝史上最悲壮的一幕的开始和结束。明朝皇帝朱由检传奇一生的《红楼梦》也将徐徐拉开大幕。

  017
  日期:2017-06-24 21:16:55
  宝玉和秦可卿在天上云雨之后,到地面和袭人行云雨之事,这样才完成了玉玺的最后程序,正所谓“君权神授”,不可或缺。
  “太虚幻境”的意思就是“大幻境”。将“太”虚一下,去掉一点,就是“大”。正所谓天上大幻境,地上大观园。不信你看,太虚幻境的对联:
  无可奈何天,按照其意去掉无可可三字,即为奈(乃)人天。
  幽微灵秀地。即幽掉幽,微缩秀。即灵乃木地,切灵河。暗指天上的秦可卿,就是地上的木皇帝,也是迷津里面的乃木居士。
  据此我们推断,秦可卿的本名叫做秦何,小名可儿,又字可卿。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无论天上还是人间,都是南柯一梦,再次点题《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书中之贾(假),其实是真的,书中的真有可能是假的,书中说无的地方也可能是有,说有的却未必有。
  本回蒙本前面有首诗:
  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华胥景,千古风流造孽人。
  直言宝玉就是那丢掉了大明江山的造孽之人。宝玉是谁,木子皇帝兄弟二人或者主要说是崇祯帝。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从天至地,宝玉古情今情难还、难舍。古情是三生石畔草木之情、灌溉之情。今情是宝玉、宝钗“金玉之情”。
  厚地:大观园;高天:大幻境。幻境中将要上演的是现在之景,即大明已逝,大观园中将要上演的是过去之幻,补天之梦。他们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作者的《红楼梦》。
  古今之情即古月之情,今风之债。痴男是风中之人,怨女是月中之美。作者丢掉大明从龙变成虫,这种债实在是难以偿还。(繁体風扣虫字)。018
  日期:2017-06-26 16:12:45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恨是遗憾、惭愧之意,指丢失大明的遗憾和惭愧,暗和前面引子中“此为作者一生惭恨之处”。春和秋自古以来都是相对立的,丢失了大明作者只能悲愁,而秋天却是金色的季节,相对于属于春天的木,属于秋天的金(满清)却是收获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自己作孽,又能怨得了谁呢?
  “薄命司”中第一人,便是晴雯。
  晴雯是丫鬟们最有性格的一位,也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丫鬟。
  晴,雨止无云,天气晴朗;雯,有花纹的云彩。晴雯的名字很美,她也是“日边红杏倚云栽”中的那朵云。但是判词却与其他人非常不同。
  图:非人物、非山水,满纸乌云浊雾。名字叫做晴天之云彩,但图中却是乌云。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所有判词中,只有晴雯的判词中明确是非人物、非山水。这是非常触人眼目且需要留心注意的。《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它明确说没有的的、否定的,你就一定要当有和肯定去看,才是正道,否则,还真是看不明白。其实作者老早都说了“冷中出热、无中生有”。
  晴雯还真的就是人物,就是山水。是谁?哪里的山水?他就是永历帝---朱由榔,是西南山区的山水,也是曾经跑到缅甸的“出”皇帝,以及缅甸的山水。
  晴雯影射的朱由榔的经历太过丰富,作者才有意模糊,不明示,以免被当局看穿,又怕读者误判,于是在书中的具体的描写却又历历分明地指向朱由榔。
  晴雯在书中最著名的两个桥段,一个是“病补雀金裘”,另外一个就是“晴雯撕扇”。
  第52回,晴雯病了,作者用“汪恰洋烟、衣复娜”等外国药品治病,暗示晴雯将去国外。宝玉烧坏了贾母送的“雀金裘”,只有晴雯能补。为什么只有晴雯,因为晴雯是皇帝,而其他人是代替不了皇帝的;
  “雀金裘”真正的意思是“却金裘”,即为打败金人的战略对策。

  第54回诗中“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遥”对雀金裘已经说的非常明白。
  晴雯补裘一节中,与宝玉在一起的只有麝月和晴雯。晴雯病重暗示南明岌岌可危,麝月出现显示大明已然成了镜中月。王太医的药方中已经加了“当归、陈皮”,可见当时的情形多么危急。
  019
  日期:2017-06-27 13:21:33
  晴雯撕扇的意思相对简单,“撕扇”切“散”。作者用撕扇情节暗示朱由榔和朱家子孙四散之状,也是崇祯失国的暗示。晴雯在后面章节中因小人陷害而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再次回应了朱由榔被赶出中国的历史事实。晴雯忧愤而死,正是暗示朱由榔被蟒白出卖,又被叛国小人吴三桂杀害之时的悲愤和无助。作者真是良苦用心,字字血泪写成。
  晴雯病逝时,手上戴着四个金镯子,和第三回宝玉鞭子上的四个珠子遥遥相对。四个珠子变成了四个金镯,暗示南明四个政权被金消灭,永历也将消失。晴雯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给宝玉,暗示他们之间的手足之情,互换内衣说明他们是同胞兄弟。
  有人也许会说,朱由榔面容姣好和晴雯很像,但朱由榔性格和晴雯的差距太大。历史上朱由榔被李定国等人辖制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能耐,著名南明历史学家顾诚也对朱由榔评价不高。

  本书的作者和朱由榔是兄弟,作者对弟弟为了复国献出生命自然是痛心疾首,而且这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己的造成的。在作者心中的朱由榔和历史学家的心中,以及老百姓心中的朱由榔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点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书中对晴雯几次打骂丫头们的描写,就会发现那其实都是在表达对失去大明的愤怒和痛苦,这恰恰表达了朱由榔对明朝的拳拳之心,作者怎么能不感动?
  看了晴雯的遭遇,就知道朱由榔被封为“出皇帝”的缘由,这段悲惨的经历真的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唏嘘不已。
  袭人:本名珍珠,姓花,暗示袭人是失国之后时间段的人物角色。袭人拆为龙衣人的意思,暗示其是穿着皇帝衣服的人。袭又有抄袭的意思,所以袭人的角色功能是替别人穿着皇帝的衣服,所谓花气袭人正是此意。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木子皇帝(枉)兵不血刃将大明嫁给了大顺,何其温柔?(作者自己讽刺自己),既没有像桂王那样苦苦坚持,更不如兰花般的高洁典雅。在李自成(忠顺王)进攻的时候就偷偷跑了,嫁给了蒋玉菡(躲了起来),从此和玉玺(国家政权)没有了缘分。整首诗都是作者对自己的嘲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