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37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9 17:53:32
  年底事情很多,今天上来一看有这么多留言的,还有给我出主意蹭热点的,真是不容易,还真是有人关注的。
  定一个今年最后一个小目标,今年把这个帖子更新完,今年的坑不留到明年。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日期:2017-12-19 23:37:54
  46、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
  没过多久,作为这个帝国实际的掌权者司马懿再一次因为身体的原因退居二线。可能司马懿觉得虽然大权在握,但是毕竟杀了那么多曹家人和权贵,不可能不招人嫉恨,还是家里比较安全。这已经是第二次司马懿退休了,但是这一次却远比上一次退休要风光的多。史书上的记载,百官有事情已经不去朝廷了,而是都跑到司马懿府上请示汇报,司马懿点头了才去向皇帝汇报,司马府上俨然就是一个朝廷,魏国的重大军政决策皆出于此间。而小皇帝曹芳每天面对着空可罗雀的朝廷,可是无可奈何。不仅如此,曹芳还要不时的给司马懿下诏殷勤问候,诏书中言辞恳切,像是晚辈问候长辈那样让司马懿保重身体。

  从司马懿第二次告病回家的这一天开始,这个人就已经达到了他一生荣耀的巅峰。虽然还没有踏出那最终的一步,但是那一步已经没有意义了。对于司马懿到底忠还是不忠的问题,现在有一种为司马懿翻案的说法是,终司马懿一生,他都没有称帝,实在是因为曹家人不行,因此他还是魏国之忠臣。虽然我写此文以司马懿的一生荣辱得失为主线,免不了有些司马懿的溢美之词,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个人自外于朝廷的那一天开始,司马懿就已经不再是心思单纯的臣子了。在司马懿的眼中,皇帝曹芳就一个任他拿捏的傀儡,这一点可以说毫无争议。甚至于曹芳以后,在选择曹魏最后一任继承人的时候,司马家颇有些阴谋论的选择了一个叫做曹奂的旁支的子弟。意思可能就是,曹奂啊曹奂,让你上来过过瘾你就可以了,该换换人了。

  司马懿从一个从小在儒家经典天地君亲师思想里浸淫的世家子弟,肯定是有要为吾主净边尘的初心的。而且他用他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反击蜀汉北伐到平定辽东,一辈子基本上没过过几天舒坦的日子。经过几十年为曹魏帝国南征北战,功劳不小,平心而论也是任劳任怨,可以说是心无旁骛。甚至于到跟曹爽并肩站在小皇帝曹芳身边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也是要把小皇帝扶上马送一程,绝不辜负魏明帝临终之重托。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司马懿决定要开始践行要把皇帝拉下马的人生终极目标了呢。也许是从与曹爽的矛盾公开化,而且在其打击下司马家势力已经被排挤的无路可走,自己也被迫告老还乡,几十年苦苦经营的家族即将轰然倒塌的时候。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辛苦工作三十年的公司要把你开除,没有补偿没有退休金,要求你赔偿公司损失并且要求你两小时内收拾东西走人。你会怎么样,你还会加班还会恪尽职守么,你还会为了实现公司核心价值观努力工作么?恐怕你想的最多的是把老板宰了,或者是把公司炸了。人性的复杂和残酷在司马懿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谈对错,只谈利益。
  尤其是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汉王朝苦心孤诣打造的儒家思想体系宣告倒塌,礼崩乐坏。名士们在家国利益之间痛苦挣扎,他们从小所受的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世的哲学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曹魏帝国的奠基人曹操,乱世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统御四方,曹魏帝国的建立就是踏着汉家王朝淋漓的鲜血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可以说司马懿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新鲜,他不过是忠实的践行了那种曹魏遗风。司马懿的站在其一生荣耀的顶点的时候,就是他彻底成为毫无底线可言的政客之时,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它所代表的是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司马家族,从东汉宦官专权以来,每一个没有坚持忠孝和公平正义的人都有责任。如果我们一定要为司马懿的作为找一些借口的话,生活太艰难了,世道太险恶了,现实一点儿才能活下去。
  有时候真的不能拿好人还是坏人这样零和的标准来判断历史人物,因为你不知道他曾经面对怎样的煎熬和不甘。那么就让我们套用一下《双城记》那段被人无数次引用的经典至极的名言,缅怀那个精彩纷呈而又悲凉入骨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旧的世界正在崩塌,新的秩序正在矗立;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帝王将相终成粪土,名师良将璨如繁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之冬;人们应有尽有,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上地狱之门。
  于2017年的一个冬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