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大北京的真实鬼故事》
第9节

作者: 幽灵帝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07 00:03:35
  10.洋桥的老楼
  还是我老姐的故事,开头HF宾馆那个姐。要说这故事得从她住的楼房讲起,也就是我二姑家,位于洋桥那边的一栋老楼。她家过了洋桥差不多就到了,记得有个大门洞,从门洞进去,把角一个单元。有个小楼梯上单元门,家住3楼还是4楼来着,记不太清了,因为咱很长时间没去过了。但清晰的记得,楼道和房门的位置,是类似石景山金顶街青年公寓楼那种感觉的。楼梯口在楼的中间 ,出楼梯口两侧就是一排房间,一层大概10多户,门都朝楼道和楼梯口的位置,厨房对着的位置也如此。属于公摊面积大,住房面积小的房间。我小时候经常和奶奶去姑家吃饭,听我姑父聊天,姑父是个很善谈的老人,插过队。属于老三届,有故事的人。我姐还给我讲过姑父插队时候遇见鬼打墙的事。鬼打墙的事咱放在后面说,先说我经历的事。开头跟您说了这么多楼房结构和房门朝向,楼道位置等等,是有目的的。因为咱并不懂这楼当初如此设计是出于时代产物还是另有起因。我听过,风水上讲房门开的方向和楼梯朝向有犯冲的说法。门正对楼梯和电梯门都有不好的说法,那老楼到现在为止好像也没有电梯,有也是特老旧那种。楼道到黑天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灯,只有单元门口有盏幽幽的暗黄色的灯。我姑家虽然不冲着楼道,但位置不太好。属于楼道的尾房,最右侧。东西南北咱还真分不清,我记得就是挨着楼道的顶头。姑父是常年风湿病,直不起腰,是结婚后落下的毛病,现在已经去世。我姑身体也不是很好,原来养过一只西施,最后是老死的。至于楼房的位置是不是招一些东西,只能说是有可能。我姑和姐姐一样,也是信佛的,我姑父呢是带着一种敬佩之心,但绝不是畏惧之心,看待那些所谓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

  日期:2017-11-07 00:03:57
  那次发生的事大概就是90年代某冬天吧,北京的冬天,5点就落山了。她家的楼采光其实并不好,我记得她家楼前挡了很多高楼,所以冬天黑的更快。那天姐下班进楼道就感觉很黑又安静,外面应该还下着雪。我姑她家啊,吃完了晚饭,大概7点多吧。这个点儿一般是北京百姓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点儿,楼道一般都会听见邻居屋内电视声。可那天听我姐说特别的安静也特别黑!仿佛楼道的邻居们都关灯睡觉似的,用她的话说就是7点多像晚上10点多。而且那天楼道阴冷阴冷的,窗户破了也没人修,从外面刮进来的雪花都落在了楼道拐角处,鞋踩上去直打滑。我姐那天下班回家,上楼到家都没遇上事。这事就是到了楼上再去楼梯间倒垃圾时发生的!我姐到家,姑给开了门。正赶上老两口刚吃完饭,归置了不少垃圾。看我姐刚回来没换衣服呢,就从厨房拎着簸箕,当时我姐说就是簸箕。让我姐先倒个垃圾,然后再回来。捎带手的活儿,省得姑再穿衣服出去了。我姐当时就接了簸箕,转身去楼道倒垃圾,老楼房都会设计公共的垃圾井道。位置就在楼梯口的拐角处,就在这当口,我姐转身,我姑要关门这个时间差。突然听见楼梯口那个位置(我姑的家门距离楼梯口大概也就3米左右)。传来一个听不出男音儿还是女音儿的,声带又有些尖锐的说话声。“哎呀!小丫头! 你干嘛去啊?”

  日期:2017-11-07 00:04:19
  我姐听了这一声,吓得簸箕差点脱手。我姑当时要关门之际,眼快,看垃圾簸箕要掉,赶紧接过了垃圾并大声问:“丫头!簸箕差点摔了!你怎么了?慌什么啊?”我姐心里有点慌。“有人!楼道有人!”当时我姐也吓得赶紧就想进屋。我姑就拿着垃圾簸箕出来了,屋里的姑父听见姐跟外面吵吵,也走过来了。
  听了我姐这话后,她又听见楼道口那传来讥笑声,那声音听着钻汗毛孔!类似嘲笑人胆小那种捂着嘴偷笑。我姑当时也听见了,就大声冲那边问。“谁啊!谁在那呢?出来!”楼梯间拐角处却根本没人,但笑声却还在那。这时,我姑父也出来了。笑声突然就停了,问怎么回事?当时我姐说可能是楼道有变态,流氓跟着我上楼了。我姑父从我姑手里一把接过簸箕,说:“你俩先回屋去吧,我去倒吧。”我姑父就奔楼梯口去倒垃圾,到那还跺了一脚。说:“哪有人啊!丫头,你是不听错了。”

  日期:2017-11-07 00:06:26
  我姐当时也怀疑,看我姑父过去了,也壮胆跟过去看。垃圾竖井,还要下三蹬儿台阶。等我姐和姑父站在垃圾道位置的时候,听见了一连串下楼的脚步声。但感觉不像鞋发出来的,我姑父听像是某种爪子带肉垫的动物弄出的动静,感觉像是猫。我姑也听见了,姑父让我姐和姑姑回屋,他下楼看看。是什么要吓我们丫头,倒完垃圾。姑父回屋取了手电筒,披了件外衣,就出门了。当时快8点了,雪还下着呢。在楼道遛了一通,又打着电筒跑到了一楼,也没看见有人和动物,等回来时也差不多9点了,什么也没发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