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23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18 17:39:00
  笔者愿意相信,姬昌一开始对于商王朝的这份仇恨,完全是出于对父亲的爱,而绝非他有什么真凭实据去证明,父亲的死与商王朝有直接的关系。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文丁对于公季的处决自一开始就是个半公开的秘密,很快真相便以不同的形式传到了姬昌的耳朵。
  闻知父亲真正死因的姬昌彻底的失控了。他对商王朝那份“莫名”的仇恨也迅速的变成了胸中难以平息的怒火,这份怒火燃烧着他最后的一丝理智,已将他带向了疯狂的边缘。
  他无法想象,一直忠心耿耿的父亲为何会遭受商王朝如此的毒手,为何善良的人会经受如此不公的命运。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周族的崛起威胁商朝的统治吗?难道一句王权至上就可以夺取一个忠心耿耿的首领的性命吗?姬昌想不明白。
  他只感觉一股无名之火已经燃烧了他的全身,烧干了他的眼泪。仇恨!仇恨!他满脑子都充斥着可怕的仇恨。复仇!复仇!他已经不顾一起的准备向这个庞然大物发起自己的复仇。

  这一刻,周族人已在思想上与那个他们曾经仰仗过、敬仰过、忠诚过的商王朝决裂了。
  日期:2017-02-19 08:26:02
  不自量力的还手
  文丁十二年,姬昌正式继位,是为西伯侯。遥想当年,可曾还记得周族所经受的那段艰辛的岁月?公亶父以岐邑起家被武乙封为周公;公季时,封地三十里,命为牧师;近五十年后的今天,姬昌已是西伯侯,成为了一方的霸主。
  无论姬昌的这个“西伯侯”的背后有着多少悲痛的故事,都已经证明如今的周已是今非昔比。
  此时,姬昌没有心情去感受身为西伯侯的欣喜和荣耀,复仇的念头已占据了他所有的思绪。在姬昌的内心从未轻视过大商,他自小从祖父、父亲身上学到是对大商的敬畏,多年的经验使他相信,保持对商王朝的忠诚是周族兴旺发达的前提,背叛只能是意味着毁灭。
  在过去的近五十年中,周族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国力更是翻跟斗般的成倍增强,但即便如此,周人也从未想过背叛商王朝。这并不是说,周族没有野心,只是他们清楚,即便如今的周族已非常强大,但在商朝面前仍然十分弱小。
  出于自知之明,周也不会与商走向决裂。甚至就在不久前,如今的西伯侯姬昌还对商王朝充满了敬畏之情。可当他得知父亲的死因后,一切都变了。虽然他明知周不是商的对手,但内心的愤怒仍然使他决心不自量力的还手。活着不仅需要温饱,更需要一份尊严,当姬昌感到自己乃至整个周族的最后一丝尊严被无情的践踏时,反抗已是他唯一的出路。
  没有人逼他去与强盛的商朝对抗,文丁甚至更愿意看到一个顺服的周族,但当他得知父亲的死因,他的内心已经使他无法虔诚的去敬畏商王朝。
  明知是不自量力,仍然要还手,这便是勇气。
  不过,姬昌的愤怒并未使他的头脑发昏到去白白送死,他仍希望自己的愤怒能够给商朝带来一记重创,即便无法致命,但足以使商朝痛到不敢轻视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一直在等,等一个绝佳的机会,让商朝这只猛兽感到伤疤的疼痛。

  有时候,我们必须相信,只要你愿意等,机会总会出现。
  日期:2017-02-19 11:43:40
  文丁十三年,这位一生未经历过大战争的商王去世了。十三年的时间不算短,但对于各帝王而言也不算长。可正是这不长不短的十三年,将商朝引入了一个更为微妙的处境,对内商朝经历了十三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开始有所恢复,商朝逐渐透支的体力开始充沛起来。对外,商周关系已经实质上破裂,夷族也已再次崛起,外部环境再度恶化。
  文丁去世后,其子羡继位,是为帝乙。但凡帝王驾崩,新君继位之时,也是帝国最为动荡的时期。文丁的去世也不例外,各方势力空前活跃,人们都准备借助这个机会,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当然,西伯侯姬昌也看准了这个时机。
  这是商周之间的第一次较量,也是两位初出茅庐的君主间的第一次较量。西伯侯为了抓住这次机会给商朝以重创,他几乎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投入这场战斗。在集结了周原本土的军队之后,西伯侯又命令周的附属国虞国和芮国从北部策应。此时,虞国的国君已不是太伯、仲雍,太伯没有后代,死后传位弟弟仲雍,仲雍死后,将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如今在位的国君正是仲雍之子。虽说虞国的在血缘上不可避免的与周原的宗主国渐渐疏远,但这并没有削弱周原对于虞国的影响力,这次伐商虞国也是完全听从于西伯侯的指挥。

  此时的西伯侯做了快有三年的国君了,三年的国君生涯,让他变得更为成熟。这种成熟使他不由的对新继位的商王有些蔑视,在他看来这位新君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对付他远比对付他那个奸诈的老爹省事的多。
  日期:2017-02-19 22:04:57
  愤怒过后是恐惧,姬昌以及整个周族都充斥在失败的恐惧中,他们在等待商王的宣判,等待命运的宰割。除此之外,似乎已别无他选。可怕的愤怒,无知的愤怒,经历了才会明白,没有力量就不要愤怒。这个世界本就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的愤怒。事实再清楚不过,可姬昌活了四十多年似乎才得以明白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日期:2017-02-20 08:20:40
  天作之合
  战败的周族渐渐的从一种集体的悲愤变成了集体的惶恐。经过这一战,似乎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周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商也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羸弱,但这种认识却让周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在,包括西伯侯在内的所有人都断定,不久之后,商朝大军便会降临到周原,他们将为自己轻率的举动付出血的代价。
  每每想到那血流成河的场面,西伯侯都感到内心一阵阵的绞痛。他不后悔自己向商朝发动了战争,作为一个儿子,他无法忍受面对父亲的惨死而默不作声,即便是自不量力,他也必须通过战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不过,不后悔并不代表不痛苦,想到祖、父两代人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苦心经营起来的事业,即将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付诸东流,那种巨大的悲痛远超过对于死亡的恐惧。如果可以,他宁愿用自己的一死来换得周族的安宁。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也许商朝的大军现在已经在西征的路上,灾难已经不可避免,降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也许周族还可以集结力量进行最后的反抗,以周族的势力若是想要拼死一搏,商朝的军队想要征服她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但无论怎样的反抗,周族都无法战胜商朝,这种无奈的绝望已经使西伯侯丧失了反抗的斗志。反抗只能是让百姓经历更多的苦难,束手就擒还可以让周族继续的苟延残喘。西伯侯自然不愿见到一个苟延残喘的周族,可他更不愿看到周族在自己的手上走向毁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