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笔记(试图讲述一个完整、鲜活的西周)》
第13节

作者: 独孤晓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07 09:12:15
  前面提到过,作为中原政权的商朝,其实也出自东夷族,只不过她从东夷族当中分化出来的较早,并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所以在叙述时一般不将其视为东夷族,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看待,但是这种人为的划分却无法隔断商朝与东夷族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在商朝建立之后,商朝人仍然以自己为“玄鸟”的后代而自豪不已。事实上,在商朝建立后,凭借她东夷族的出身仍然赢得了一部分东夷族的拥护,在今山东境内的奄国(山东曲阜东)、薄姑(山东博兴东南)、丰(山东青州西北)便是商朝东方、出身东夷最为忠实的三国诸侯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东夷族都像奄国、薄姑、丰一样愿意效忠于商王朝。由于利益间的冲突,使得很大一部分东夷族与商朝走向了对立面。武丁时代,由于武丁的征伐,东夷族不得不再次南迁至今安徽淮河一带,形成东南夷或是淮夷。武丁之后,随着王朝的衰落,商王朝和东夷族的矛盾显得更加无法调和。
  《后汉书 东夷传》记载,武乙继位时“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也就是说,此时东夷族出身的淮夷再度强盛起来,并趁商朝衰落之际,再度北上,一些迁居淮河流域的夷人甚至北迁至中原一带,另外一些夷人则又回到山东境内,这严重威胁了到了商王朝的统治。这也正是为什么武乙自继位之初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对付夷族身上的原因。
  武乙扶持周族对抗戎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弱小部族的崛起不但要求自身有充足的准备,同时也要有一个让自己往上奋斗的机会,显然周族具备了所有的条件。
  日期:2017-02-07 20:27:21
  伟大的践行者

  人不因为梦想而伟大,而是因为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去践行自己的梦想而变的伟大。即便走不到梦想的终点,但只要你起航,为之奋斗,即便是止步在路上,生命也将因你走过的那段路而熠熠生辉。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在自己手中实现,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践行的理由,生命本就是在享受过程,梦想又何必如此在意结果呢?
  岁月让公亶父满头青丝变华发,他的面庞如同干裂的大地布满了皱纹,他的双手已经干瘪枯瘦。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但这都无法阻止自己梦想的起航,他那双经受过岁月洗礼过的眼睛依然明亮。
  事实证明,公亶父心中不仅仅有一张宏伟的蓝图,而且早已为这张蓝图规划好了每一个细节。
  山西东靠太行山脉,西面、南面被黄河阻隔,可谓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后世的晋国正是凭借这样的地势称霸春秋百余年而不衰落。公亶父想要进军山西必须跨越黄河之险,长途奔袭才能到达战场。商周之际盛行的兵车作战,不利于长途奔袭,而延绵的补给线也是周无法承受。
  只有在山西建立自己的桥头堡,作为自己的战时后勤才能解决自己的短板,而恰恰周族具备这样的条件,二十年前那批留在汾河谷地的族人此时正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没错,他要在这片自己曾经被迫抛弃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一个国家,作为周族进军山西的军事据点。为了尽快的见到成效,公亶父将自己最为器重的两个儿子太伯和仲雍派到了这场“战争“的最前线——虞地(山西平陆县),并授权他们再此建立了虞国。

  太伯、仲雍是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如今也已过了不惑之年,兄弟二人性格稳重,处事有决断,平日里都已是独挡一面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曾在此度过,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如今公亶父将兄弟二人一同派驻于此,足见其重视程度,他相信凭借兄弟二人的能力定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虞国将承载重大的使命,为周族的兴旺默默奉献。
  虞国距周原仍是路途遥远,如果说公亶父单单是在前线建立一个虞国,那无疑是羊入虎口。为了加强虞国与周原的联系,公亶父又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个芮国(山西芮城县),她作为虞国与周原之间的一个枢纽站,加强了双方之间的联系,对于物资的供给及战略上的援助都十分重要。
  日期:2017-02-07 20:27:44
  至此,在古老的黄河岸边形成了一道由周原、芮国、虞国组成的战线,它如同一把匕首,从汾河谷地插入了山西腹地,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有学者考证,分封制在商朝的中晚期已经存在。它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渐成形的产物,而并不是像某些信奉周公的学者所说,是在周初由周公所创。周公只不过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对着一制度进行了全国性的推广。从历史的发展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公亶父时期,这种分封制度已经开始成形,而这次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则是周族人走向分封制的一次重要事件。

  从此,周族人开始建立起一个以周原为中心,辐射四方的势力范围,周族人的事业也在公亶父的不懈努力下推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征战山西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生帝国的开始。任何一个力量都不可能是瞬间强大的,在它走向强大之前必定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蛰伏,但历史的发展又告诉人们,任何力量的强大都该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已然成为了一种仪式。如果说非要有这么一个仪式的话,那么虞国的建立无疑是最为掷地有声的典礼。

  周族,在公亶父的带领下,第一次对封建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应该承认,公亶父已经成为一位伟大的践行者。
  日期:2017-02-07 21:31:26
  关于泰伯、仲雍短发文身建立吴国的故事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这恐怕是太史公搞错了,吴国是后来的封国,虞国才是泰伯、仲雍苦心经营的国度。
  日期:2017-02-08 07:55:46
  谜团
  太伯、仲雍建国在周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件极富开拓意义的事件,它是周族由弱小走向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周朝今后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却饱受争议,并演绎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这个不同于现实的版本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经常出现一些与历史不符的记述,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我们也不能去过分苛求司马迁,尤其秦始皇的焚书运动,先秦的很多史料都付诸一炬,想必司马迁在收集和整理这些史料时也花了不少的心血。
  在司马迁笔下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公亶父有嫡子(正妻所生)三人,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由于三个儿子都十分贤能,所以晚年的公亶父在传位的事情上一直犹豫不决,既然子辈当中难以决断,公亶父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孙辈身上,若是子孙两辈都很贤能,那对于周族的发展岂不是更为有利?比来比去,公亶父认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在孙辈中最为优秀,可能公亶父平时对相面之术也颇有研究,他仔细研究了姬昌的面相之后断定,此子定能带领周族人走向兴旺发达(“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史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