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第27节

作者: 正气歌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黛玉死后,尸骨长期暴露在外,无人为其收尸,所以这才有了下面的句子: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風流。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说起过袭人和晴雯两位大丫环。袭人和宝玉“初试云雨情”,而晴雯虽然也和宝玉打打闹闹,然而两人自始至终都是清清白白的,晴雯到死也都是清白之身。而晴雯是黛玉的副本,黛玉也必然如是。宝玉和黛玉只是在筹备婚事,并没有最终同房。
  而在“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组诗第十七首是这样写的:“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这里的“红粉佳人”即是指黛玉。许多人误以为是宝钗,其实并不是,后来笔者也将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讨论。
  因为黛玉仍是处丨女丨,所以才有下面的句子: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上节说过,黛玉对水是十分的厌恶的,认为“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所以认为掉到水里去是“污淖陷渠沟”,也隐约透露出作者对“清”的厌恶之情。
  整首《葬花吟》最难解、被人误会得最深的还应该数这两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
  许多人认为,这是讲黛玉在贾府的艰难的处境的,就像风刀霜剑一样。这其实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知道《葬花吟》是一首谶诗,是讲述以后发生的事情的。黛玉在贾府中俨然就是一个主子,自由自在,一直是宝玉妻子的最佳人选,也得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认可,并不存在任何人迫害她的例子。

  那么这里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究竟是指什么呢?
  联想到第一回甄士隐的“好了歌”解中的一句“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本的侧批是“黛玉、晴雯一干人”,再联系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里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其实是指黛玉死后一年,其尸体经达各种“风刀霜剑严相逼”,已经变成了一具白骨!直到此时,宝玉才发现了她的尸骨,并为之收葬!
  到了这里,我们也终于明白了第五回黛玉的判词中的那幅画中的“两株枯木”的寓意,“枯木”自然就是指黛玉未能及时被安葬而变成了枯骨!而“玉带林中挂”又是指黛玉上吊而死,而前面我说过,“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指“朱”字,判词中既提到了“两株枯木”,也就是“双木为林”,上吊而亡最后变成白骨的“林黛玉”,又暗示了上吊而亡的姓“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短短几句居然把黛玉和崇祯皇帝两个人的死都写进去了!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绝!这里的黛玉之死居然与《葬花吟》和第五回的判词居然如此契合,令人拍案叫绝!而这也为我们最终解决了困惑人们三百多年黛玉之死的谜团!

  《葬花吟》表面上看是黛玉在伤春,好像是一种矫揉造作的行为艺术,而实际上却是作者为祭奠明清之际中的反清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的意味!这里的“花魂”,跟“冷月葬花魂”中的“花魂”都是指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第二十七回里介绍黛玉葬花发生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一天,而当年清军在扬州屠城也即是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
  在《葬花吟》也为了纪念这个事件,在书中特意写道:“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前面我们说过,《红楼梦》中的任何一个重大的事件都会有伏笔,“黛玉之死”也不会例外,在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第十首《梅花观怀古》即是讲黛玉之死的: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風又一年。
  “不在梅边在柳边”说明黛玉死在了柳树旁边,和“癸石”的情节是完全对应得上的。
  宝玉被贾环掳走后,再次和黛玉相见之时,已经是一年之后了,然而见到的是却是其“尸骨”!天下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

  第七十六中,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只不过是为宝玉为黛玉所写诔文的一个预演。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已经足够让人心碎了,而为黛玉所写的诔文更是让人肝肠寸断,在这篇诔文中,宝玉也将黛玉所作的《葬花吟》嵌了进去:
  维干戈寥落之年,霜凄风紧之月,悲艳伤红之日,怡红院落魄公子含悲洒泪,唏嘘考答苍茫高天,感怀触绪,长歌当哭,嗟悼亡妻。思及奠祭之所非祠非堂,仅荒渚野陇,衰蓬枯草,怎不悲恨盈腑,愤怨塞胸?然一无香烛佳酩,二无乐奏拜毯,三无果品腊猪,四无陪祭献帛,仅拔茅以茹,折柳插槐而已,终不免愧悔嗟泣,无可如何至矣!思及当初妹妹所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语,而今竟成谶言,浊玉泪亦殆尽,思慕感悼,岂有另备奠仪?凄恻哀痛,恨无瑶台仙药。然情真意切,足表诚心,望妹妹泉下息怨体谅。吾今实乃瞻前不能顾后,唯有以虔诚痴心感我知音。又记卿诗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句句,似沾泪血。

  宝玉这篇诔文实在太长,这里就不再引述。虽然只是“试评本”,离最终定稿的前八十回差距甚远,然而这篇诔文比起第七十六回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更为感人至深。由此可见,作者对黛玉之死是何等的痛惜!而实际上,黛玉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情感、着力描写的一个人物,因为其影射着崇祯皇帝。痛惜黛玉之死,也即是痛惜崇祯皇帝之死,痛惜大明江山沦亡!
  许多人都说,“癸石”是伪作,是现代人写出来的。然而,里面的这些古诗文水平之高、和作品契合得天衣无缝,这样的水平就连如今中国古文水平最高的人也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日期:2017-03-23 18:12:30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组诗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组诗:言: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風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風秋月总关情。
  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天气不寒还不暖,瞳咙日影入帘多。
  潇湘别院晚沉沉,闻道多情复病心。悄向花阴寻侍女,问他曾否泪沾襟。
  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侍儿枉自费疑猜,泪未全收笑又开。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复抛来。
  晚归薄醉帽颜欹,错认猧儿唤玉狸。忽向内房闻语笑,强采灯下一回嬉。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往事風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