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第24节

作者: 正气歌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黛玉的身体多愁多病身,犹如多病的西施。而我们知道,崇祯帝即位时,大明王朝其实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将林黛玉比作西施,当然不是说她是红颜祸水,而是说她和西施一样,经历亡国(西施作为吴王夫差的妃子遭遇亡国之恨),暗示崇祯帝是亡国之君。
  再次,就是在“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只有两个人抽到了“天”字牌。一是贾母,另一个即是黛玉。
  贾母是老祖宗,暗指朱家老祖宗,即明朱元璋。所以她抽到天牌的时候,那牌令很是有气势:“头上有青天”,而最后一张更有气冲斗牛:一轮红日出云霄!这也喻指新生的大明王朝如红日初升,直奔云霄!
  而黛玉虽然也拿到了天牌,却是一副“末日”景象——“良辰美景奈何天”!

  这也暗喻着崇祯皇帝面对无限大好河山(“良辰美景”),却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和前面笔者重点向大家提起过的“末日”是十分契合的!
  这句诗是出自《牡丹亭》。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提到:“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这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绝非闲笔,前面一句应该是讲崇祯帝面对大明江山无可奈何,而后一句的“赏心乐事”应该是指满清夺得天下,由于江山不再属于大明,所以是“谁家院”。
  (黛玉影射明思宗朱由检)
  讲到这里,恐怕还是有人会说笔者牵强附会了。其实,《红楼梦》的每一个细节作者都不是随随便便写就的。我们都知道,由于“明史”案的缘故,有许多话不能讲、许多事不能说,只能以这样十分隐蔽的方式隐藏其中,而这也应了“风月宝鉴”隐写历史的手段。如果不是作者故意留下这么多的暗语,为什么笔者每次的“牵强附会”都能自圆其说呢?
  在“癸石”的第八十三回“史太君临终念子孙 王夫人膏肓托儿女”中,更是将这一影射发挥到了极致!在这一回中,王夫人意外地被金钏的鬼魂拉入水中生病、后又误服药物而死。王夫人之死这样的重大事件在前面也有伏笔,即是在第二十五回里有马道婆向贾母解释关于“促狭鬼”的故事。由此可知,《红楼梦》中无闲笔,每一个看似不经意写着玩的东西在后面的文本中都能找得到对应。

  如果对明史有所了解,应该会知道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的死法和这里的王夫人是惊人的相似!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朱由校饮用一种叫“灵露饮”的“仙药”而驾崩,时年二十三岁。
  (王夫人影射天启帝朱由校)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王夫人即影射天启帝。在“癸石”第八二十回“王熙凤病求千翼方 林黛玉闷作十独吟”中,王夫人似乎预感自己时日无多,特地跑去潇湘馆找到黛玉,像是临终托孤似的对黛玉说“姑娘也知道宝玉是我的命根子,他若不好了,我也没什么意思了。若宝玉一生事业付之东流,岂不全完了?我把宝玉交给你了,从此你可不能再陪着他顽闹了。”
  而我们知道宝玉影射玉玺即最高皇权。天启帝朱由校无子,兄弟六人只剩下其和五弟朱由检。他也只能将帝位(最高皇权,即“宝玉”)交给弟弟信王朱由检。这里王夫人将宝玉交给黛玉,也即影射这一历史事件。

  如此说来,黛玉即是影射崇祯帝。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联想“黛玉葬花”,是不是有着更深层的寓意呢?
  花,即“華”也,段玉载《说文解字.华注》中讲道“『华』俗作『花』,其字起于北朝。”这样说来,“葬花”也即是“为中华送葬”!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许多未能读懂这本书的人却将黛玉葬花看作是多愁善感、感时伤怀的无病呻*,或者说这是矫揉作秀的行为艺术。
  (黛玉葬花不是行为艺术,而是有着深刻寓意的)

  林黛玉葬的不是花,葬的是残红,那满地堆积、四处飘零的残红落花,不正隐喻着被无辜屠杀的血泪斑斑、白骨累累的尸骸吗?
  正如同警幻仙子所说的那样“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我华夏无数死难同胞而一哭,也为我华夏这亘古未有之浩劫而同悲!
  日期:2017-03-21 17:56:28
  林黛玉和林红玉:袁崇焕冤案的“再次上演”

  《癸酉本石头记》的第九十七回“鸳鸯女谮语泄天机 绛珠仙泪尽抛全生”是《红楼梦》全书中最重要的一回,是真正的“大过节、大关键”也!
  小红御敌有方,致使贾蓉贾蔷(“蓉蔷”,谐音戎羌,即影射满清)始终无计可施,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她的命运却是非常不幸的,她是被黛玉冤枉而活活打死的,令人叹息不已!
  (真正的小红远非《红楼梦》电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而是才干突出的奇女子。)
  行文至此,许多人质疑这段故事的合理性,他们认为女子不会轻易地介入战争之中。之前笔者已经用才女谢道韫和**葛嫩娘的故事作了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在乱世之中,女子奋起反抗抵御贼寇的故事并不少见,历史上比比皆是。既然《红楼梦》是一部隐写历史的“史书”,出现这样的情节一点也不奇怪。何况,作者早就在前面林四娘的故事为这一节作了铺垫!

  林四娘和黛玉一样,都姓林,但请别忘记了,小红原名叫做林红玉,她也姓林!林四娘除了影射林黛玉,也影射林红玉。两个人都姓林,都同样指挥抵抗贼寇,最后也都死了。另外,林红玉还和南宋有名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同名,而梁红玉同样是在抵御金人(即戎羌)的战争中大放异彩,可能作者也有将其比作梁红玉的意思。
  这当然绝非闲笔,说明以后必然会有黛玉之间有交集。小红死于宝钗使出的反间计,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早就有过伏笔。宝钗为了脱身,使出“金蝉脱壳”之计,让小红误会了黛玉。在小红的“这桩风流案”卷入金蝉之壳,逃脱的是宝钗,落壳的是黛玉,栽赃黛玉,制造红玉和黛玉之间矛盾,为红玉和黛玉之死伏线,手笔之大非作者无人能及!
  黛玉一向小性,尖酸刻薄,生性多疑,这在前文已经多次有所体现。而在这回中,反间计的情节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小红没有死,贾家应该不会这么容易溃败。小红被打死之后,众人一哄而散,贾家也即必败无疑。这也影射着袁崇焕一死,军心涣散,再无斗志,在满清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贾家被贼人侵占,黛玉上吊自杀也就成了必然的悲剧,这也即影射着崇祯帝面对绝境也就只能选择上吊自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