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盗墓贼都是坏人,我爷爷就是盗墓贼中的枭雄!》
第2节

作者: whwqaz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希平出生的时候,这个村子尚处于民国动乱时期。平汉铁路轰鸣的汽笛声中,一车一车南下、北上的货物从村子北边缓缓驶过,直至消失在视野之外。与此同时,南腔北调的各色人等也随着铁路的通行来到了七堰屯。
  少年时期的朱希平是不幸的。三岁母亲死去,六岁父亲病亡。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只能与哥嫂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实在清苦,朱希平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走进学堂,不得不按照哥嫂的吩咐放牛打草、养猪养鸭,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但同时,朱希平又是一个乐观的人。村子里的张瞎子拉一手好二胡,村子里的李寡婶是唱曲剧的好手。朱希平每晚都去张瞎子家里,听拉弦唱戏,并跟着学拉弦、学唱戏,如醉如痴,清苦的日子倒也过得惬意。

  张瞎子喜欢朱希平这个勤快懂事的孩子。不拉弦唱戏的时候,给他讲三皇五帝,讲神话传说,讲三国水浒,讲话本小说,讲历朝历代爱情故事。朱希平蹲在张瞎子跟前,听得入迷,常常被深深打动。有时到了吃饭的时间,張瞎子就留朱希平在家里吃点饭。更多的时候,張瞎子听到朱希平来了,知道他不可能在家里吃饱饭,就摸出篮子里的窝头让他吃。
  李寡婶也十分喜欢朱希平这个孩子。手把手教他唱念做打、站立行走,给他讲戏曲故事,戏词的来历,情绪的把握等内容。还经常将朱希平接到家中,给他吃难得一见的白面馒头。
  在張瞎子和李寡婶的关怀下,朱希平渡过了不幸的童年。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兵沿着平汉铁路来到了七堰屯村。驻扎在村子南边的漳水桥头。

  少年朱希平见到了凶神恶煞般的日本兵。他们耀武扬威、成群结队来到村子里偷鸡摸狗、抢夺财物,强迫村民到据点修建碉堡等工事。朱希平的哥哥朱海平就曾被拉去做劳工,三天后才让回家。背上被皮鞭都打烂了,好多天都不能躺着睡觉。
  朱希平看在眼里,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
  一天,朱希平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張瞎子家,见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一个戴眼镜的瘦老头毕恭毕敬地站在張瞎子面前,叽里呱啦地说着难懂的话。張瞎子坐在那里,始终一言不发。
  眼镜走了以后,朱希平忙问:“这个人是谁,有啥事啊?”
  張瞎子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是个日本人。问咱们村的历史。我看他肯定不怀好意。”
  “咱们村的历史?”

  “对,咱们村的历史。肯定是想盗取文物!”
  “啥是文物?咱们村子有啥文物?”
  張瞎子清了清嗓子,说道:“文物就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器物。物以稀为贵。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战争对现实生活秩序的摧毁,原来大量存在的器物被淘汰、被破坏,存世的越来越少,价值就越来越高。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器物,由于受到人为损毁的机会较少,保存较好,就形成了价值不菲的文物。”说完,跟朱希平讲了下面的事情。
  日期:2017-02-20 17:00:00

  原来,七堰屯村紧靠的漳水,是一条千年流淌的河流。古时人们逐水而居,七堰屯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期,这里属于邺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为地处中原,又有渡口,这里一度十分繁荣。曹魏时期,这里曾是部队驻扎演武的场所。有名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就建在附近。随着历史的发展,军阀的杀戮,特别是外族入侵中原后实行的屠城政策,延续千年的文明被埋藏在了地下。

  民国初年,文物贩子嗅到了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价值。特别是村民挖井时发现青铜器后,村子里开始出现走街串巷收买文物的河南人。有的河南人住在村子里,内外乱转,村南的大土丘上还出现过盗掘古墓的洞穴,据说一些河南人因贩卖文物而发了大财。
  “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价值连城。”張瞎子说着有些激动。
  “但是,这些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任何人。更不属于侵略咱们的日本人。”張瞎子接着说。
  “这次日本人来村子里转悠,肯定是想了解地下文物的情况。然后想着盗取咱们的文物!”張瞎子越说越激动。

  “我们不能让他得逞!”張瞎子和朱希平异口同声地说。
  “但是,”朱希平说,“咱们村地下的文物谁见过?长什么样啊?”
  張瞎子沉默了一会,说“早先我听老人们讲。”張瞎子顿了一下,接着话锋一转,“你知道漳水南边的村子叫什么名字吗?”
  朱希平一愣。他四岁的时候跟着父亲渡河去过那个村子赶集,自然知道名字。

  “我去过的,叫高陵嘛!”
  “那你知道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吗?”
  “就是一个村名,难道有什么意义在里面?”
  “对!”張瞎子接着说,“陵在古代是帝王将相死后埋葬的地方。高陵,肯定是古代官位很高的官员,或者帝王将相死后埋葬的地方。”
  “但是,即便你说得对,就算高陵是埋葬高官的地方,可是他在河的对岸啊,跟咱们村有什么关系呢?”
  “这你就不懂了。”張瞎子接着点燃旱烟,深吸一口,接着说,“历史上漳水多次泛滥,多次改道。原来的漳水河道曾经在高陵以南,经过多次改道到了现在的位置。”

  “咱们村子叫七堰屯。你知道来历吗?”張瞎子反问一下。
  “不知道。不就是一个村名吗,还有什么来历?”
  日期:2017-02-20 17:32:00
  “说来话长,”張瞎子接着说,“咱们村名,取自于地形。因为漳水经常泛滥,为了治理水患,修筑了七道堰垣,才得了这个名字。你想想,若这里不是重要的地方,有必要动用那么大人力物力修筑七道堰垣吗?”
  朱希平想想也是。村子南边的渡口早就有了,老人们都传说是曹魏时期大军南下时开设的渡口。
  “难道咱们村子古代真的曾经是个重要城市?”
  “我对此了解不多,但可以肯定咱们村是一个重要的关隘。”
  “你看,咱们村整个地形西高东低。村子东头,地势较低,土地肥沃,水道纵横,适合生活居住。有人在田里挖出过破碎的瓶瓶罐罐,有的还比较完整,像盛水盛粮的瓦罐,里面还有黑黑的粮食碳化后的碎末。一定是人类生活留下来的。因此,我断定那里是古时候的村庄,或者市镇所在。”張瞎子很有信心地说,“说不清咱们村是古代守陵人居住的地方呢。”
  “村子的西头,地势较高,特别是最西边的那个大土丘,地势最高。站在上边东望,可远望三台,漳水下游局势一览无遗。按照古代人的看法,靠山邻水,是绝好的阴宅所在。”

  “古代帝王将相都十分注重风水,因此我敢断定,村子西边一定有帝王将相的墓葬。”張瞎子喝口水,看着朱希平,深陷的眼睛熠熠生辉,虽然看不见东西,但朱希平能够感到張瞎子此时的心情。
  “大爷,”朱希平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