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西游记的人物反穿越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故事---西游取精录》
第37节

作者: 李真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15 10:26:38
  35.成佛史记(上)
  无论你遇到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释
  罗卫古国自古传说,有梦白象而受孕的妇人生下来婴孩注定着不平凡,我由我母梦白象,而后我从其母右肋诞生,我出生之所是母亲莲花池边的行宫内,众人皆惊讶有婴孩一出生便能站立,更让他们难以相信的事情,我每跨一步,一朵金莲便在我脚下出现,七步七金莲,而我,已停驻花园半空之上,俯瞰众凡人。
  这世间浑浊的空气让我很是不舒服,对了,还有些许的血腥味,好脏!这是我对我来到这世界的第一印象。
  而眼前穿着各式各样华丽衣裳的人们早已纷纷跪倒在地,口中嚷嚷道神仙驾临,我的生母也不一例外,看向我的眼神慈爱却少了许多,更多的是莫名的恐惧。而我只要稍微在意,每个人内心的话语,我都可以听得到,比如:“这名王子很是不凡,难道是神仙托世?”“这婴孩一定是妖精幻化出来的,要叮嘱净饭王找仙人来降妖”“一出生就有牙齿…。他会不会吃人?”…。

  日期:2017-11-15 11:50:16
  我从人群中找到了生母的心声:“这是我的孩儿么?这是我的孩儿么?这是我的孩儿么?”
  我突然有点伤感,如果潜意识里这种感觉叫做伤感的话。
  这能听见他人心声的本领我就唤它“他心通”,那这能看透苍穹,看破肉眼的能力就唤它“天眼通”,听得到常人听不到的声音唤它“天耳通”,而一瞬可知他人过去未来之势的本领叫它“宿命通”。
  我随手将莲花叶瓣变幻成无数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在花园内飞舞摇摆,这变幻障目之法就唤作“如意通”。
  天生“五神通”或许比那上神之能也差不了多少,我微微一笑,一手指上浩瀚苍穹,一手指下那千里沃土,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晴空霹雳,西方极地各处,众神皆惊,纷纷腾云驾兽来罗卫古国远远观察这刚出世之神,却未敢打扰我分毫。

  这等荣光让我生父,饭净王很是欣喜,赐名我为释,封太子。
  日期:2017-11-15 13:18:44
  十岁时,西方教主携带众神来罗卫古国见我,我父惶恐说:“应该由我子携贡品去西方朝圣您才对。”
  西方教主道:“我等此子十年,他未有意拜见我,只好我来拜见他罢了。”
  我闻他有怒意,忙走向近前参拜,微笑道:“西方净土,我尘世人不敢踏足而已。”
  西方教主见我前来,暗自施法占卜我面相,后转身向我父说道:“你儿未来将成为伟大的觉醒者,而我老亦,恐怕无法听闻他的妙法了。”
  随后他转身面向西方诸神道:“我魂归混沌,肉身化虚后,此子继承我西方教主之位,若有违反者,教规严厉处罚”
  诸神皆惊,要知道西方教虽已衰败,却是正经上古二大教宗之一,上神和初神亦不在少数,哪有如此轻易的传位给一个娃娃,哪怕他再怎么有道根。
  日期:2017-11-15 14:27:04
  “还不赶紧拜师!”旁边一位上神急忙上前劝我。
  “我只怕想学的,你教不了我。”我看着地位崇高的西方教主,如实说来。
  西方教主身形一震,忙问:“你想学什么?!”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我轻声道:“我想让不动干戈不用那神仙法术,永远止住这世上人与人的愁和悔,让血海之仇能释怀,让万物和谐平等相处之法,你可知否?”
  “我不知”西方教主有通天之能,此时却尴尬万分,如实道来。
  “那我想以己之力,与天地同寿,享九州四海八荒来拜。你可知否?”我又说。
  “这我也不知”西方教主头冒虚汗道。
  “这事,我知,你附耳过来”我笑脸盈盈道。
  西方教主在这数百教宗跟前,侧耳听我细细道来,一炷香功夫,他听罢便带众神回归西方极地未有一刻停留,一路感叹:“释生我已老,成佛我已虚。”
  日期:2017-11-15 15:19:49
  从此,仙神腾云罗卫古国,都会降下云头,朝我所居之所行大礼才缓缓离去。
  可是我终日郁郁寡欢,哪怕我研习了众多法术和学问,娶了这国家最美丽的女人为妻子,得到了罗卫古国百姓爱戴,我还是人性的贪、瞋、痴等烦恼缠绕,不死亦不休。
  我想寻求的道,不在这皇宫之内,而在远方,是的,在远方。
  日期:2017-11-15 15:56:35
  36.成佛史记(下)
  “众神不杀尽,难显我佛广大,凡人不悲苦,难显我佛慈悲。”

  释
  二十九岁那年,我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道,净饭王和我后母涕泣不许。无奈我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我父净饭王一听,知其意仍要出家,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美女无数,想挽留与我,但我这心已不在此处了。
  那一夜我带着堂弟阿难王子,偷偷离开了皇宫,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便是古代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这里山林繁茂,寂静无哗,我心中欢喜,命前来的车夫牵马回宫,车夫不肯,涕泣相劝道:“太子生长宫中,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难呢?”
  我答:“你不必多言,须知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虫兽,却不能免无形的荆棘虫兽,我现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
  日期:2017-11-15 19:41:55
  车夫最终还是离开了,我问阿难:“你可后悔放弃这一生富贵,同我苦修寻道。”
  阿难言道:“来此路上我们见过多少凡人,或愁,或病,或死,或易子相食的情形,同您来此修行解脱之道,我已决弃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难”之苦。

  我其实已然用“宿命通”算出阿难将来为我得意弟子,但他命数复杂多变,我只可推算出十之一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