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周易传奇》
第40节

作者: 拙远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嘛,这酒桌上最可以胡言乱语了,有什么不能说的。”
  程浩天只得硬着头皮说下去:“我是觉得除了刚才胡总说的平民之饮、君子之饮、豪士之饮这三饮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三饮。”
  “哦?还有哪三饮?”众人一愣,饶有兴趣地听着,胡斌也仔细听着。
  “我认为以上那些人就算是醉酒如刘伶,怕也不足道。在这三饮之外,还有帝王之饮、神仙之饮、和圣贤之饮。”
  “怎讲?”
  “这帝王之饮,就如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帝王的权术之饮。而神仙之饮,正如八仙醉酒为度人,太白斗酒诗百篇,是神仙的逍遥之饮。至于圣贤之饮,那就像范仲淹所描绘的那样,身在江湖,却可把酒临风,而心忧天下,这就是圣贤的忧患之饮啊。”
  钱如水一拍桌子:“哎呀,就听浩天这番话,我们这次聚会就太值得了。”
  胡斌则悄然变色,也不再饮酒了,只埋头喝白开水。陈百业则轻笑一声,不阴不阳地说:“甭管是君子百姓,还是帝王圣贤,都脱离不了自己的命运。各有各的活法,也各有各的死法。他们饮不饮的,和咱们有啥关系?喝酒,喝酒。”
  “喝,喝。”于是,众人举杯……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然后稍事休息,王小九就带着众人参观村子,大家随他出得院门往东走。走了约七八十米,见到又有一个院子,快走近时,可以听到里面有小孩子们在唱欢快的歌声,墙头露出的建筑设施倒像是个幼儿园。王小九介绍说,这不是幼儿园,而是一个儿童福利院,里面有二十几个孩子,大都是被家人遗弃的,因为刚出生时几乎都有重病和残疾。当然,也有个别的是孤儿,被民政上送过来的,如果有好心人肯领养那算是最幸运的,否则他们都会在政府的安排下治病、上学、生活,到了18岁就要走入社会去自谋生路。

  听着孩子们的歌声,程浩天一阵心酸。他想,这就是命运吗?有的人可以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健康成长,前程似锦;而有的人却一出生连父母都不要,独自一人承受这人生的风风雨雨。古印度的释迦圣人说过,生老病死都是一个“苦”字。可当这些孩子天真快乐的歌声与他们未来的生命图景构成了一个极为强烈的矛盾时,就更令人为之唏嘘不已。
  而秦芳柔也是个孤儿,小时候也被父母给抛弃了,养父母家尽管是拾荒的,但就是这样的一家人却给了她无尽的温暖和活下去的勇气。芳柔失踪了,她的哥哥也死了,自己却苟活着,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真是无用。可见不到韩春峰,陈百业还在这里,趁这机会,今晚一定得向他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这老陈的预测能力没有韩春峰高,但也不会差了,说不定可以测到和芳柔有关的有价值的讯息。想到此,程浩天长吁了一口气,舒缓一下来自内心深处的压抑。

  日期:2016-10-25 19:15:52
  都市周易传奇
  李拙远
  第九章 喜鹊开会
  (四)
  再往前走,王小九用钥匙打开一个宅院的大门上的栓锁,众人走进,却发现院子很深,但里面空无一人,而且很脏,杂草丛生,有的茅草竟长得有一米多高,屋檐挂满了蜘蛛网,只有时不时从墙外飞进的一只鸟雀才能显示这院子里的一丝生机。这一切和大门口的两个高大威猛的石狮子形成了明显反差。王小九介绍:“我们村子里像这样的宅子有好几个,都是以前大户人家,可以说是庭院深深啊。你们看上面这雕梁画栋,都下足了功夫,花费很多。一般百姓是根本没这实力的。村里每一个这样的房子可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他这一说,程浩天才注意到,别看现在这是废旧的院落,可那建筑用料之考究却是现在很多大款的别墅都不具备的,从眼前的建筑轮廓也可想象得出以前这个家族的富裕与繁盛。

  他们前后走了不知有几间屋子,才从后门出来,心里粗粗估量一下,大概有三四千平米吧。一百多年前应该是清末和民国初年,那时的富户,现在都哪里去了呢?哎,富裕也是一时的啊。程浩天等人感慨不已。
  他忍不住对王小九说:“像这样的宅子都有历史价值,应该加强保护,修缮一下啊,而不该这样锁起来埋没于荒草之中。”
  王小九苦笑一声:“我们又何尝不想如此呢?可缺乏资金啊。这文物部门也鉴定说是文物,为了保护,才让锁起来,谁也不让住,就算是这家的亲戚和后人那也不让住。你想修缮吧,村里也没钱,文物部门的经费又不够……你们也看到了,有的木头都糟了,有的墙面都裂了,一想到这些就让人头疼。”
  “可惜,真是可惜啊!这么好的东西就算是糟蹋了。”他们纷纷为这老房子的命运而叹息。
  “没人管,万一哪天下大雨要是塌了咋办?”
  王小九很无奈:“塌了也只能塌了。我们是力不从心啊。”
  就这样带着遗憾,他们一连走了三四个这样的院子,最终只能将这历史文物连同满地荒草一同定格于相机之中。
  又走进一个院子,还是同样的情形,程浩天等人都不忍再看下去,正要拔腿走人,却听王小九说道:“这家人可有点来头,据老人说,他家里不仅是富,还是袁世凯的一个远方亲戚呢,后来快解放时随着国民党举家逃到了台湾,于是就留下了这个老宅子。”
  众人一阵惊呼:“啊?没想到你们这村子名气不大,故事还不少。”
  “是啊,历史都是故事。”王小九自豪又感慨地答道,他捡起一根树枝,随意地拨了拨挡在眼前的杂草,“其实啊,这个院子和别的院子还有点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大家四处乱瞧着。
  “其他院子解放后没几年就荒了,因为地主老财都被赶了出来。但这个院子在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还好好的呢,哪有这些杂草啊。可干净了。”石可也卖关子地说。
  “啊?这是为什么?按理说,早就该荒了。”众人四处乱瞧,期望能找出这院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王小九哈哈一笑:“因为七十年代,这个院子是村里大队的仓库,每天都有人打扫,所以,才会收拾得干干净净。哈哈。”

  “哦……原来是这样啊。”众人恍然大悟。
  程浩天深深点了点头,是啊,这就是“需要”的力量,看来“需求”太重要了。再好的东西,当人们不需要你的时候可能很快就衰败下去,只有符合人们的需求才是生存之道。看来,物以稀为贵的说法该变了,应该改为:首先是物以需为贵,其次才是物以稀为贵,第三才是物以强为贵。强在这个次序中是放在最后的。因为需要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时令,等到大家都是发展到是强手的时候,就会强强相争,那时就会群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出现多败俱伤的局面了。而且当强强相争的时候,往往也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其实从物物交换时代开始,人们就在需求的指引下有目的地行事了,靠符合别人的需求从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虽说现在时代进步了,可这条法则依然没有改变。你能符合别人的多少种需求,你就能拥有多少种优势。这也是区别人的能力和潜力大小的一条重要标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