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第54节

作者: caniforget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双方正在激烈拼杀,王猛派人招邓羌前来,邓羌根本不搭理,竟然和手下在大帐里喝起了小酒。
  可想王猛心里有多气,但是眼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再大的矛盾都得抛到脑后。看邓羌这样甩脸子,王猛竟然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低三下四地亲自跑到邓羌的大帐里,“大人就别耍小孩子脾气了,不就是个司隶校尉吗,我答应了就是!还请将军快快出战。”
  心满意足的邓羌,又痛饮了美酒,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立刻持矛上马,带领张耗和徐成两员猛将杀入敌阵。只见他们来回驰骋,斩将夺旗,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四次冲击前燕军阵,斩杀数百人!前燕的阵容被他们冲得七零八落,前燕军本来就被慕容评卖水鬻薪搞得军无斗志,再经邓羌等人的一冲,阵型立刻散乱。前秦军趁机猛攻,到了中午,前燕大败,被俘和被杀的就有五万人之多!要知道前秦军一共才六万人。

  于是前燕军彻底崩溃,士兵四散奔逃。王猛指挥前秦军乘胜追击,又俘虏和斩杀十多万人!慕容评单人匹马逃回了邺城。
  一百多年后的北魏史学家崔鸿就这样评价王猛面对邓羌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性:邓羌为部下请罪,是破坏军纪;集合士兵要攻击王猛,是目无领到;大战之前要求司隶校尉的官职,是胁迫上级。这三件事,罪过大了去了!而王猛可以宽容他的错误,激发他的长处,就如同驯服猛虎,驾驭烈马,以成就伟大的功业。《诗经》里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丨体丨。”(意思是指只采集能吃的部分、不要没用的部分)就是说的王猛这种情况啊!

  实事求是地讲,王猛这一回的指挥,显示出他在军事方面高超的能力和素质。当慕容评的大军突然出现在面前,遇到和临出发时所设想的不一样的局面时,王猛没有慌乱,而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先攻击晋阳,消灭相对弱小的慕容庄,解除侧翼的威胁。虽然我们看来有些冒险,但是也是基于对慕容评为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的判断。在和慕容评的决战中,又能够充分调动邓羌的积极性,甚至不惜一再忍让邓羌的无礼和刁难,为最终的大获全胜奠定了基础。其应对战场形势的灵活性,对整个战役及对手的判断,以及调兵遣将,都不同于常人。应该可以说,王猛不但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日期:2017-02-12 23:27:00
  前秦大帝苻坚和能相王猛——“五胡十六国”时期功盖刘备、诸葛亮的一对君臣(之十六)
  王猛的胜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对手慕容评实在太水!
  首先,慕容评手握四十万大军,刚抵达潞川时就应该摆出决战的架势,对王猛发动主动的进攻,那样王猛绝对不敢分兵攻取晋阳。
  其次,就算采取守势,耗走王猛,也不能说不行,但是王猛分兵进攻晋阳的时候,居然一点动作都没有,就实在不应该了。如果此时发动猛攻,就算不能收复壶关,至少也会让王猛不能安心地进攻晋阳,必定会回军援救壶关,这时要是能在王猛的归途上部署埋伏,王猛还能不能活着回到壶关都是问题。
  第三,既然要靠死守消耗王猛,那自己的后勤基地就要派重兵守卫,更何况自己还有兵力优势。怎么能够让王猛区区五千人马就烧掉了辎重?这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最后,在和王猛的决战中,兵力的优势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四十万对六万,正面放置十万人,这十万人后面再放十万人做预备队,左右两侧各放置五万人从王猛侧翼发动攻击,还有十万人,起码还能再派三万人绕道王猛背后抄他的后路,这样一来就算王猛有猛将邓羌、张蚝,也不可能扭转战局。
  看看慕容评犯了这么多错误,最后被王猛击败也就很正常了。只能说王猛运气太好,如果当初前燕君臣没有排挤走慕容垂,此时和王猛对阵的是慕容垂的话,王猛还能赢得这样轻松吗?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赢了就是赢了。正是有慕容评这样的人做垫背,才成就了王猛。
  击败了慕容评大军,王猛就再没遇到抵抗,直接率军包围了邺城。王猛给苻坚上疏道:“我在甲子日大破敌军。顺应陛下您仁爱之心,六州之众(指前燕统治的区域包含冀青幽并豫代六州)不觉之间已经换了主人,只要不是执迷不悟还继续抵抗的、不听从命令的,都没有加以侵犯。”
  王猛还没到邺城的时候,慕容评惨败的消息率先传来,邺城内外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小偷、强盗四起,老百姓也人心惶惶。等到王猛一到,邺城周边的社会秩序立刻变了样。王猛号令严明,前秦军秋毫无犯。王猛又废黜前燕苛刻的法律和政令,前燕百姓都各安旧业,盗贼销声匿迹。于是老百姓们都给王猛点赞,说:“想不到太原王(指慕容恪)又回来了!”
  王猛听说了前燕百姓们对他的评论,不禁感叹道:“慕容恪一定是位奇人啊,有上古贤明的遗风。”就用太牢(古时候祭祀的贵高规格、牛猪羊三畜齐全)之礼祭祀慕容恪,以增加自己在前燕国民心目中的好感度。
  收到了王猛的奏表,苻坚回信说:“将军你按照计划击败了敌军,功劳之高古人都比不上啊!我将亲率大军前来助你一臂之力,你只需修养士卒,等待我的到来,再一举攻克邺城。”

  苻坚这一举动很有意思。灞上送别王猛的时候,苻坚就提出自己会作为王猛的后援,随后率军前来和王猛在邺城会师。当时王猛就说没这个必要,坚信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苻坚似乎也没有再坚持。如今王猛已经消灭了前燕的有生力量,邺城已成一座孤城,王猛的囊中之物,王猛拿下邺城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本不再需要什么援兵了。这时候苻坚突然提出要来,我看到有很多人认为是苻坚不信任王猛,担心王猛会成为第二个钟会。

  依我看则不是这样。王猛一直都是苻坚最信任的人之一,前燕灭亡后苻坚都把整个前燕地区的军政大权全给了王猛,王猛一再推辞苻坚都没有改变初衷。既然后面都那么放心,现在哪里会担心王猛会拥兵自立呢?再者苻坚再来邺城之前,先去了他幼时生活过的地方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宴请以前的乡邻故旧,还留宿了一晚,这说明他并不十分着急赶到王猛军中,控制王猛大军。
  那么,好端端的苻坚为什么要来邺城一趟呢?显然是他好大喜功的虚荣心在作祟。他是想要由自己亲自攻破邺城,活捉慕容暐或者逼迫慕容暐投降,这样灭燕的大功就是由他来实现的,而不是王猛。当然这是在自欺欺人,别人又不是傻子。因此我们看到,邺城城破,慕容暐出逃后又被抓了回来。苻坚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命令慕容暐率领大臣,把投降仪式照做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这一幕,一千二百多年后的明武宗朱厚照就有样学样,在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也来了一次。

  苻坚在给王猛的信发出后,于当年十一月留下李威辅佐太子苻宏守长安,弟弟苻融守洛阳,自己率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直奔邺城而来。苻坚在路上一点都没耽搁,只用了七天就到达了安阳。路上的苻坚估计心里一直在说:慕容暐你可要挺住啊,如果我还没到就向王猛投降,那我这一趟可就白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