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第3节

作者: caniforget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答应了萧何所有的要求。刘邦就有这点好处,听得进别人正确的意见!所以楚汉相争,刘邦笑到了最后。
  刘邦要拜大将军的消息在军中不胫而走,诸将一听说都非常嗨皮,心想凭自己的战功以及和大老板刘邦的交情,大将军一职非我莫属啊。然而到了拜将的那天,消息传出来是韩信!全军上下没有不感到惊讶的(“一军皆惊”)。
  日期:2016-12-12 18:14:38
  淮阴侯韩信—一代军事天才波澜壮阔却结局悲惨的一生——之五
  韩信拜将仪式结束后,跟随刘邦来到了刘邦的大帐。这时,韩信终于可以和他人生中的第三个贵人—汉王刘邦—面对面的交谈了。《淮阴侯列传》在这里记载了韩信和刘邦的一番对话,这次对话,可以称作是“汉中对”。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有“隆中对”,而知道韩信“汉中对”的人恐怕不多,那是因为《三国演义》太过家喻户晓了。但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无法和韩信的“汉中对”相媲美的,原因有二:一是“汉中对”后韩信身拜大将军,成了刘邦集团的核心人物,而诸葛亮“隆中对”后只在刘备集团里担任中层干部,身份只是个“军师将军”,直到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才逐渐进入权力核心层。二是韩信的“汉中对”后来一一实现了,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只实现了一半,天下是三分了,可后来之事随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没能实现。

  刘邦落座后,先问韩信:萧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将军你,那么你有什么妙计可以教教我的?

  韩信先向刘邦行礼,然后反问刘邦:大王您要想向东争夺天下,您认为主要的对手是不是项羽呢?
  刘邦说:是。
  韩信接着问:大王您觉得您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比得过项羽吗?
  这摆明就是明知故问么,刘邦要是比得过项羽,在咸阳就和项羽开撕了,怎么可能灰头土脸地跑到汉中来?
  但是能够承认自己不如对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更何况刘邦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小亭长,好歹也封王了!韩信故意这么问,显然是想检验一下刘邦具不具备得天下的素质。

  当然这样的问题还是让刘邦感到难堪的。于是刘邦很久都没吱声(“汉王默然良久”),估计此时的刘邦内心也在挣扎吧。终于,刘邦没有考虑他的面子问题,选择了诚实,回答道:我不如他啊!
  这个回答让韩信很满意。一个能成就大业的领导,既要知己知彼,又要能放下架子,不说违心的话,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韩信估计心想这次我是跟对了人了,于是他再次向刘邦行礼,说: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您不如项羽。不过我曾经做过项羽的手下,就让我来给大王您分析一下项羽的为人吧。项羽勇冠三军,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项羽在战场上只要大喝一声,敌方上千人的军队都能被吓的两腿直哆嗦,瞬间就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但是项羽却不能任用有才能的人做将领(潜台词估计就是:你看项羽都没有重用我,不然我怎么会跑到你这里来?),所以项羽的勇在我看来只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对待别人恭敬慈爱,说话都很温和,手下有人生病了,项羽都能难过得流下眼泪,并且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生病的人吃。但是如果有谁立了战功,应当被封爵位的时候,官印都刻好了,项羽一直拿在手里,摩挲得印的棱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给人家,这叫什么?这就叫“妇人之仁”。现在别看项羽称霸天下,诸侯都臣服于他,他却不定居在关中(今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渭河平原一带)而定都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违背了当初和义帝(项梁拥立的原楚怀王的后人熊心,实际上就是个傀儡,后来还被项羽杀了。)的约定,用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做秦地的王,(这里是指当初项羽和刘邦曾经在义帝面前盟约,“先入关者王之”。后来刘邦先入关,项羽却没有遵守约定,改封刘邦为汉中王,把原来的秦国地盘一分为三,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诸侯都为大王您感到不平。现在诸侯们又看到项羽把义帝赶到了江南,毕竟义帝还是项羽名义上的领导,项羽都这样对待人家,诸侯们都有样学样,纷纷打跑了自己的领导,占据了好地方自己称王了。项羽的军队所到之处,如遇到抵抗,就一定会残忍地杀害反抗他的人,天下怨恨他的人多了去了,老百姓不是真心接受项羽的领导,只是迫于他的淫威罢了。名义上他是霸主,实际上失去了人心。因此我断定他的强盛只是暂时的,并且一定会逐渐变弱。如今大王您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勇武有力的人做将领,则什么样的敌人不会被诛灭?把天下的城市分封给有战功的臣子,则还有谁不会服从您的领导?高举正义的大旗,带领一心想东归回到家乡的士兵,则什么样的敌军不会被击溃?况且目前秦地的三位王以前都是秦国的将领,率领秦国子弟组成的军队好几年了,被他们杀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还欺骗这些父老兄弟向项羽投降,在新安被项羽活埋了二十多万人,而章邯等三人却什么事都没有,秦国的老百姓恨这三个人深入骨髓啊。现在项羽靠自己的淫威强行封这个三个人在秦地为王,但秦国百姓是不爱戴他们的。大王您从武关进去关中,秋毫无犯,废除了以前秦国苛刻的法律,与秦国百信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希望大王您可以做秦地的王。至于大王您当初和项羽的约定,应当由您来做秦地的王,秦国的百姓也都知道这回事。结果您却被项羽改封到了汉中,秦地的百姓没有不遗憾的。现在大王您只要举兵向东,三秦之地只要您上天涯发个帖子打个招呼就都会向您投降啊(“三秦可传檄而定”)!

  听到这样一番话,刘邦就好像一百年前的革命者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一样,原本对未来一片茫然的时候,一下子有人指明了方向。于是刘邦大喜,内心一定千万遍的在呼唤:公元前3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啊!自己都认为得到韩信太迟了。
  刘邦就按照韩信的计划,部署部队准备动手了。于是历时四年的楚汉相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日期:2016-12-13 15:04:46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绕过了秦岭的高山峻岭,率汉军主力突然出现在关中平原上。刘邦命人向三秦之地的老百姓们传话:我刘邦又回来了!
  一时间三秦纷纷归附。
  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发现一夜之间自己手下人全站到刘邦那边去了,只好向刘邦投降。

  王章邯是个硬骨头,率军队迎战汉军,但是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和好畤(今陕西省乾县)接连被汉军击败,只好退守他的国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市,就在西安的西面,紧挨着咸阳市。)继续负隅顽抗。汉军把废丘围了个水泄不通。章邯一直抵抗到刘邦兵败彭城后回到关中,汉军引渭河水灌废丘城,废丘城破,章邯自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