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53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反过来,对于拓跋焘而言,敌必守之地,也就是他必攻之地。因此,突破刘宋边境之后,拓跋焘第一步棋就选在了这里。
  这么重要的位置,敌军大举而来,城里是个啥情况?
  日期:2016-11-18 09:58:20
  俩字:危险。

  要说一句的是,别看悬瓠战略意义重大,但此处毕竟处在刘宋和北魏对峙的二线位置;平时宋军的主力一般都在寿阳集结,真正守在悬瓠的也就1千多人;兵力上处在绝对劣势,关键是此时城里还没个指挥官,前任太守徐遵之刚刚离任,新任太守还没到岗;正好这么个空窗期,拓跋焘来了。
  城内群龙无首,形势万分危急;此时一个人衔命而来,突破了北魏军层层封锁,进入城中。
  此人名叫陈宪,是豫州刺史刘铄的参军。多说一句,这位刘铄爵封南平王,是刘义隆的四儿子。形势危急,刘铄把他打发来了。
  进了城,陈宪连气儿都没喘匀便开始进入角色,部署防御。
  此时城外密密麻麻全是北魏的鲜卑骑兵,高处立着的,就是他们的头狼——拓跋焘。
  有皇上亲自督战,北魏军个个儿争先,不分昼夜对悬瓠发动了猛攻——
  日期:2016-11-18 11:04:50

  北魏军这头儿先是想玩儿非接触打击,拓跋焘下令,在悬瓠城外架起了大量的塔楼,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箭雨遮天蔽日,几乎把一座小小的悬瓠城射成个大刺猬,城中军民兹要是敢露头儿,无一例外会被密集的箭雨放倒。
  不过这么一来,虽说看着很过瘾;老实说效果一般,陈宪在城里只出了一招就把拓跋焘的密集射击给化解了;他传令下去,城中军民人等,以后出门,背上背块儿门板。
  好了,北魏军中射来的箭,不仅不会伤人,回家之后,把门板上的箭取下来,等你们攻城的时候我再还给你们。
  一看远程打击不管用,拓跋焘传令,上步兵!

  北魏军蜂拥而出,各种攻城器具轮番上阵;拓跋焘让你把悬瓠附近的寺庙拆了,佛像扒出来当成大号儿弹丸,瞄准城楼和垛口,抛射出去,一时间,漫天飞的都是西方诸菩萨;这么一来还真有效,悬瓠的南城城墙生生被砸塌,北魏军呐喊着冲了上来。
  日期:2016-11-18 13:39:36
  咱们前面说过,此时悬瓠城中陈宪手中的宋军只有1千多人;别看人少,但个个儿不白给;看着北魏军疯了一样顺着被砸开的口子涌进城中,陈宪拔刀在手,当先冲了上去;几百宋军紧随其后,在这几百人身后是动员起来的城中百姓,陈宪带人在前面和魏军对砍,这些百姓就在后面修栅栏。
  在领导率先垂范下,宋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魏军连续几次攻势都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宋军击退。
  高处观战的拓跋焘眼瞅着部队冲进去,被打出来,再冲进去,再被打出来;他倒也没太在意,毕竟就兵力而言,他占着绝对的优势,拓跋焘相信不出两天,悬瓠必克;看天色已晚,拓跋焘下令收兵回营。

  这道命令,让拓跋焘直至战后都后悔不及。
  北魏军遵令回营了,悬瓠城中的陈宪暗叫侥幸,一天血战下来,北魏军人多,车轮般的轮流上阵,宋军可就是一批人顶着。看北魏军回营了,好多宋军士兵累的直接就躺下了。
  日期:2016-11-18 14:15:35
  不过这里边陈宪可不敢休息;他带着动起来的百姓开始围着悬瓠挖壕沟。
  刘宋的将领们只要守城,必挖壕沟;不过每位将领各有各的特点;还记得之前虎牢关大战时的毛德祖和东阳攻防战竺夔吗?同样是面对北魏军排山倒海的攻势,这两位爷那壕沟挖的,最后让鲜卑人吃尽了苦头。
  现在陈宪也开始挖沟,这位爷挖沟风格又是一变。
  从城中起头儿,先挖出几条通向城外的地道,然后将地道和地道之间联通。不过陈宪特意下令,不论是纵向的地道,还是横向的壕沟,一律不许破坏地表;换句话说,要让北魏军从外面看上去跟原先一样。
  一夜之间,连地道带壕沟,完成。
  第二天,北魏军没进攻;第三天,北魏军还没进攻。
  第四天,鲜卑人来了。

  城中所有的人,看着步步逼近的北魏军,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这次走在北魏军最前面的,是一座座跟城墙一样高的攻城利器——蛤蟆车。
  日期:2016-11-21 08:53:19
  蛤蟆车,大家看着眼熟吧;当年叔孙建和竺夔大战东阳城的时候,鲜卑骑兵用过这玩意儿;现在拓跋焘也使出这件神器了。
  北魏军撅着腚,推着这些蛤蟆车,缓慢但坚决的向城墙靠近。
  城里面呢?
  陈宪带着人就趴在城头瞅着。
  蛤蟆车跟城墙之间的距离一米一米的在缩短,3、2、1,走你!
  只见打头的几辆车,轰隆一下都陷进大坑里;车内搭载的北魏军弓箭兵被从车内甩出,摔的到处都是;倒在地上龇牙咧嘴。
  谁特么挖的坑?!
  还能有谁,陈宪呗。
  其实开始的时候,陈宪的意图还真不是要拿这段儿壕沟当坑使;之所以他把壕沟和内城衔接起来,人陈宪的想法是必要的时候,可以从这儿出来抄北魏军的后路。哪知道无心插柳,城墙身前的这段壕沟无意中成了阻挡北魏军的利器。
  城内的陈宪暗叫侥幸,城外的拓跋焘可火冒三丈;命令左右,击鼓,全军冲锋。
  日期:2016-11-21 09:39:37
  但是这道命令传达到一线的时候,北魏军,尤其是推车的和蹲在蛤蟆车上准备射箭的基层官兵都犹豫了,眼前这地面儿,看着好好儿的,别我们过去的时候,再摔的七荤八素吧。
  这一犹豫,北魏军前进的步点儿可就放慢了。
  这让高处观战的拓跋焘十分不爽,掷下严令,畏缩不前者,立斩!

  好吧,不死于阵前,就得死于军法;那还是往前冲吧。北魏军也不管前面是不是有坑了,推着蛤蟆车就往前闯,果然又有几辆车接二连三的陷进了壕沟。此时严令在后,北魏军督战队明晃晃的大刀片子举着,谁敢怠慢?掉进坑儿里的哥们儿只能说你们运气不好了,后面的大队鲜卑人踩着前面的士兵越过壕沟,开始攻城。
  到这份儿上了,也没别的办法;陈宪亲自带头儿指挥将士们跟蜂拥而来的北魏军展开血战,双方短兵相接,拼的就是一口气。
  北魏军仗着人多,宋军仗着人猛;这一天下来,只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史书记载,北魏军的尸体堆的跟城墙一般高,魏军攻城甚至都用不着云梯;踩着前面阵亡者的尸体直接就能冲上城头。
  天色渐晚,但北魏军丝毫没有退去的意思,继续朝城内猛扑;而宋军将士则在陈宪的率领下,越杀越勇,个个儿以一当十;打到后来,魏军尸体扔进汝河,“汝水为之不流。”;可见战况惨烈到何种地步。
  日期:2016-11-21 10:34:03
  那位说了,悬瓠既然位置这么重要,而且血战了好几天,怎么没见刘义隆派的援军呢?
  刘义隆派了。

  咱前面说过,刘宋一方其实对跟北魏作战是有预案的;因此就在得到拓跋焘南下的情报后,刘义隆立即启动了这套作战方案,一面命令他还能调的动的宋军主力向寿阳集结(此时宋军的机动兵力,一部分在越南,震慑林邑国余孽;另一部分在荆州打山蛮。);另一方面,派人火速赶往徐州,调动徐州的部队向黄河沿岸穿插,去抄北魏军的后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