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25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简单说两句,咱现在讲的是西北的事儿,其实这个吐谷浑,老家是东北的。
  还记得前燕的老祖宗慕容廆吗?(不记得没关系,翻翻拙文《闲话两晋》就想起来了。)这个吐谷浑,是慕容廆的大哥慕容吐谷浑创立的;这话说起来长了,不过简单来说,也不复杂——
  前燕的老祖宗慕容廆的妈,是他爹的大老婆,也就是正室;慕容老爹死后,本该由慕容廆继承王位,但他叔叔慕容耐不厚道,欺负孤儿寡母把位置给占了;慕容廆是好汉,所以他不吃眼前亏,跑了!后来慕容廆号召族人杀了自己的叔叔,当了首领。成为首领后,慕容廆重蹈他叔叔的覆辙,怎么看他自己的大哥怎么不顺眼,他的这位大哥,就是慕容吐谷浑,论出身,是庶出。人这位大哥相当机灵,一看慕容廆看自己的眼神儿迷离又犀利,慕容吐谷浑就知道要坏,于是主动带着自己的这一支部落远走高飞,长途跋涉几千里,最后在青海落脚;这便是吐谷浑国,这个国家后来直到唐代才被威武唐军所灭。王昌龄有诗云: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说的便是此事。

  被唐军灭国那是后话了,眼下的吐谷浑还是很彪悍的,一百多年来,跟西域的各个政权都打过仗,说起来,也算是西北地面儿上的一号儿强人。
  那么赫连定与北魏交恶,北魏早就跟西北各方势力打了招呼:跟我好的,帮我打赫连定;不打,等我腾出手来,削不死你!

  西北诸位强梁此时要说敢招惹拓跋焘的还真不多,吐谷浑也不例外;现在看赫连定毫无戒备的向西而来,立刻来了精神!
  再一侦察,赫连定带来的部队不多,随军的人口可不少!这要是给他来个卷包会,咱可就发了。
  计议已定,吐谷浑下达了全国动员令,最后集结起3万骑兵,埋伏起来准备打闷棍。
  赫连定哪儿知道他背后还有个吐谷浑瞄着他的后脑勺啊?这货一门心思要去占北凉,走到半路,埋伏多时的吐谷浑可就下了黑手了,三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冲了出来;夏军毫无防备,没多久便全军覆没了。
  什么?你说赫连定。
  嗨,甭提了!这货这次没那么好运了,突围途中被俘了,后来被杀。
  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就此以一种很意外、很莫名其妙、很瓜三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自此,北中国只剩下三个政权:北魏、北凉和北燕,还有两个地方割据势力:吐谷浑和仇池;目前,北凉、仇池、吐谷浑均对北魏表示臣服,只有辽西的北燕尚与北魏为敌。
  拓跋焘的下一步,会瞄上谁呢?
  日期:2016-09-20 14:20:16
  拓跋焘将目光转向了辽东。

  不过在远征辽东之前,拓跋焘有几件内政要料理一下——
  料理什么呢?
  消化新占领的地盘儿和新归附的移民。
  其实从拓跋焘继位开始,北魏就在不停的扩张;拓跋焘的老爹拓跋嗣跟宋第一次大战,一口气儿就圈走了刘宋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拓跋嗣死后,柔然南下,拓跋焘戴孝出征,打的柔然抱头鼠窜,又向北拓展了不少空间。两次闪击赫连夏国,尤其是最后不仅把甘肃一带收入囊中,而且搂草打兔子,又把关中给收了;北魏瞬间从中产变成了土豪。

  这是地盘,还有人口,占地的同时,北魏接纳了大量的柔然、高车、夏国、丁零等各族民众,这些人即是生产力,也是不安定因素;就在拓跋焘回师平城前不久,新归附北魏的柔然高车部众居然连续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叛逃事件,与此同时,山西的杂胡也蠢蠢欲动,试图搞点儿飞机出来。因此怎么管理这些民众,也是拓跋焘挺头大的事。
  攘外必先安内,再次对外发力之前,拓跋焘先得把内部理理顺;要不然大军远征,后院起火,那就得不偿失了。
  日期:2016-09-20 14:24:40
  拓跋焘采取了几项措施——
  首先就是主动向外示好,拍马屁的目标有二,南面的刘宋,北面的柔然。
  拓跋焘派出使者主动向刘宋示好,请求实现两国的和解;使者还向刘义隆带去了提亲的要求;想和刘宋结秦晋之好。不过拓跋焘热辣的愿望没能实现,这会儿刘义隆一方面病的死去活来,根本没心思搭理这茬儿,另一方面,主政的刘义康有点儿小愤青,他答复北魏使者,和解可以,你们先把占我们的地方还给我们,咱再谈。
  这价码儿太高了,拓跋焘当然不会同意;于是双方的和解也就撂在那儿了,没啥实质性的进展。
  当然至少这次和谈,拓跋焘还是展现了一些诚意出来;比如他把积极主战的前东晋宗室司马楚之从南方(黄河以南)调回朝廷任职,不给其继续惹是生非的机会;同时将黄河以南的魏军一部向后撤了撤等等。

  向柔然示好,这就更好理解了;柔然雄踞北方,打拓跋焘继位开始,就不断南下骚扰;搞的拓跋焘是不胜其烦;拓跋焘几次对柔然用兵,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可是都是治标不治本,盖因柔然人对游击战的精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理解的相当到位。一看要吃亏,掉头就跑;双方都骑马,鲜卑骑兵想追也不那么容易。
  电影《花木兰》中胡军有一句台词:“我们柔然人是狼,他们北魏人是羊”;其实这句台词基本属于扯蛋,至少在拓跋焘看来很扯蛋;几次交手下来,柔然人一打就跑,弄的拓跋焘对柔然小视无比,给柔然取了个很蔑视的名字——蠕蠕。
  蠕蠕,就是蠕虫;低等级动物。
  可是别看柔然人不禁打,可他们有一样本事太牛了,那就是繁殖能力巨强,几年时间人口就能翻番;这也是柔然屡遭重创却败而不亡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如此,有柔然在,拓跋焘始终不敢放心大胆的在其他方向上用兵。
  现在拓跋焘准备对辽东用兵,自然不想让柔然乘虚而入;可是双方血拼了几场,要谈判却没有信任基础。
  不过这也是机缘巧合,拓跋焘想跟柔然搞搞关系,正巧柔然的新任可汗吴提也想跟北魏实现和解;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北魏的北部边境暂时安静了。
  日期:2016-09-20 14:34:34
  稳定了南北两线,拓跋焘把注意力转向了国内,修订法律,延揽人才;他打算为一个大帝国奠定框架基础。
  哦,对了,他还干了件事:修国史!

  咱们前面说刘宋的时候说过,修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件大事儿;一般都是在解决了肚皮问题和缓解了外部压力后,希望有所作为的皇帝必干的一件事儿。
  现在拓跋焘也想要做这件事了。
  要说一句,北魏在拓跋焘之前,也就是他爷爷拓跋珪在位的时候,曾命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十余卷,不过没等完成,拓跋珪就把邓渊给处死了;现在拓跋焘下令让崔浩以《国记》为蓝本,主持续写北魏早期历史,即《国书》三十卷。
  不过让崔浩没想到的是,将来,他会死在这件事情上。
  这会儿离崔浩死还有几年,暂且不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