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21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据说,‘柑橘事件’之后,刘义隆经常在宫中背着手儿溜达,一边溜达,一边自言自语嘟嘟囔囔,翻来覆去车轱辘话:尾大不掉。

  这俩事儿,刘义康是怎么想的,不知道;或许就是他的无心之举;他觉着天下都是他们家的,他跟他哥,这关系,谁跟谁?你的就是我的。
  但是这伙计忘了,刘义隆不仅是他哥,也是他的皇上;在皇权面前,别说兄弟了,就是父子,也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事儿海了去了;所以才会有那句话:无情最是帝王家。
  现在专权的刘义康,听了想专权的刘湛的撺掇,这伙计又把目标锁定在了殷景仁身上;他开始不停的在刘义隆面前诽谤殷景仁,要求他的皇帝哥哥将殷景仁解职,赶出朝廷。
  这可就触及到了刘义隆的红线!

  日期:2016-09-15 17:36:24
  咱前面说过,刘义隆的政治布局,是用刘义康平衡外姓大臣,然后希望用殷、刘组合平衡刘义康;给他的儿子们争取时间。可现在的形势却变成了‘二刘传奇’想要灭掉殷景仁。
  那么对于刘义康的专权和刘湛不停的叽叽歪歪,刘义隆啥想法儿?
  一句话,这哥们儿没想法;至少眼下,刘义隆不可能有啥想法!
  这里边儿的原因,第一条就是刘义隆本身身体不好,经常被医院下病危通知书;一个久病之人,你想让他每天朝九晚五,全年无休的打理朝政,根本不可能;其二,就是上文说过的,刘义隆的几个儿子还小,还不能授以权柄。那么在这种前提下,朝政总要有人打理,与其用外人还不如用自己的弟弟。
  可是刘义隆也不能让‘二刘传奇’把殷景仁干掉;殷景仁掌握着中书起草诏书、尚书领选等重要权力,是刘义隆的皇权对刘义康的相权的重要制约,干掉了殷景仁,刘义康彻底就一家独大了!

  肿么办呢?
  这难不住善于韬光养晦的刘义隆。
  刘义隆的第一招儿就一个字:赏!而且是两边儿都赏。
  刘义康、刘湛这边儿,钱都是一车一车的往他们两家送;不仅送钱,还升官儿,刘义康已经位极人臣,无可再升,刘湛可不是,因此刘义隆不仅塞给了刘湛很多头衔儿,还经常把刘湛请进宫来慰劳一番,好言相向。
  而对于殷景仁这边儿,刘义隆的赏赐不多,但很给力;刘义隆下诏加封殷景仁为中书令、兼中护军。
  别看职务只增加了俩,但这可是两个很要命的职位,殷景仁本来就是尚书仆射,再加上中书令和中护军;用现在的职务套的话,他其实已经是国务院总理兼中办主任、再兼卫戍区司令;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面对突如其来的封赏,刘湛和殷景仁两人的政治水平高下立见——
  刘湛沾沾自喜,颇为得意;几乎逢人便洋洋得意的说,怎么样,咱圣眷优渥吧!而本来就低调的殷景仁却是更加低调;这位爷几乎一天几道折子写给刘义隆,要求辞职。
  日期:2016-09-15 18:18:34
  殷景仁之所以如此,当然也有他自己的道理,这位可是老狐狸了:刘义隆的身体情况明摆着,医生多次下了病危通知,谁知道这大佬还能活多久?一旦这位爷驾崩,自己如果还盘踞在高位,那前途是啥可就是说不清了。远的不说,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的例子跟那儿摆着呢;这是其一。
  其二,殷景仁非常清楚一点,他跟刘湛之间的矛盾,原本只是两个人争个宠的事儿;放在当时的朝廷上,这就是个屁;刘义隆根本不会拿这事儿当回事儿;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刘湛钻进了刘义康的怀里,‘二刘传奇’不只是传说,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这可就完全打乱了刘义隆原来以殷、刘二人制约刘义康的通盘计划,不仅跟刘义隆的初衷大相径庭;相反大大加强了刘义康的力量。可是现在的形势有一点还很纠结,那就是刘义隆还需要利用刘义康来撑台面儿,暂时是不会彻底和刘义康摊牌的,在刘义康支持刘湛跟自己作对的情况下,如果自己不知进退,在朝堂之上当钉子户,势必会把刘义隆推到一个十分为难的境地。

  其三、殷景仁也知道,自己辞职以后,朝廷可就完全成了刘义康和刘湛的天下,这绝逼会刺激刘义隆敏感的神经。这样一来,反而会促使刘义隆痛下决心,提前清盘;这可就会加速刘义康、刘湛等人的灭亡。
  正是基于这三点算计,殷景仁才会连篇累牍的写折子,要求辞职(啧啧啧,这老狐狸!)。
  不管是真是假吧,反正殷景仁也不嫌手酸,每天都写;但是刘义隆就是不批;刘义隆也不傻,殷景仁是他安在朝局这把天平上的一块最具分量的砝码;他要是走了,刘义康和刘义隆之间的权力架构再无缓冲地带,结果就是二人直接撕逼。这对于尚未准备完毕的刘义隆来说当然是不利的;因此别看殷景仁的辞职信一封接着一封,刘义隆的态度始终不变:你可以在家养病,但想辞职,没门儿!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的演着戏。
  就这么着,殷景仁一‘病’就病了四年多!
  日期:2016-09-15 21:46:17
  说这话儿,时间可就到了元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439年。
  这一年,北魏的拓跋焘灭北凉;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阶段。而在江南的朝堂上,刘义隆和刘义康,以及刘湛和殷景仁,这两对儿之间的斗争陡然提速,突然进入了即将摊牌的前夜。
  什么事儿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呢?

  事情发生在上一年年底,刘义隆又病了;而且这次病势汹汹,看样子已然是出气儿多,进气儿少了。
  这种状态,有个名词唤作弥留之际;刘义隆自己感觉,估摸着这次这道坎儿怕是过不去了;于是便命人把刘义康叫进宫,就打算准备遗诏了。
  这哥俩儿在刘义隆的病榻之前聊了会之刘义康就出来了;见到朝中大臣们,刘义康就哭了,边哭边说,皇帝这次病的凶险!
  刘义康这边儿抹眼泪呢,刘湛就在他旁边儿脱口说了一句:天下艰难,岂能是年幼之主所能驾驭!

  刘湛说完,众大臣(包括刘义康在内)面面相觑;这帮大臣都是上过小学的人,刘湛这话啥意思都清楚!不过这种事情局势不明朗之前谁敢乱掺和?因此众人都默不作声。不过也有那好事儿的大臣(也真敢干),私底下跑到尚书省典礼司,查阅东晋旧档;去找当年东晋成帝去世后弟弟康帝继位时的文件,试图为刘义康继位找到法理依据。
  哪曾想,刘义康这一系的大臣们失望了;别看刘义隆总是一副病病歪歪的德行,命是真硬;这次这位爷人家又挺过来了;病愈之后,刘义隆听说了刘湛说的那句话,气的差点儿又病死过去;也就是打这儿起,刘义隆下定了要尽快清除刘义康一党的决心。
  日期:2016-09-15 22:41:11
  做为资深政治家,刘义隆出招儿当然不会简单粗暴;如同国手布局一样,刘义隆开始精心策划他的局——
  第一步,欲擒故纵,安抚二刘;公元439年1月,病情好转的刘义隆在建康城北举行盛大的阅兵式,高调对外宣布自己不仅康复了;而且牙好胃口也好,身体杠杠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