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19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收了檀道济,杀不杀,可没说。也许按刘义隆的意思,要是自己死了,就杀之,不死,就放之。但刘义康一听就来神了,收了杀了有何区别?!
  于是乎,刘义康拟诏书召檀道济回京。
  日期:2016-09-12 15:37:28
  檀道济这人是个政治盲,没心没肺,职业军人,哪想得那许多,接到诏书就要走,他老婆把他拽住了,说你功高震主,今日无事相召,只恐意外。檀道济没听,还是走了。等到了建康,嘿,刘义隆病情好转。
  刘义隆病一好,刘义康可就不敢随意动手了。毕竟是朝廷一等一的大将,皇帝不说杀,谁敢乱动?刘义隆呢,其实也不是很想杀檀道济,但是刘义康的心思,他知道,他也很担心檀道济在他死后造反,可眼下自己还活着,他就想先留着不杀,毕竟此人还有用,于是他拉着檀道济的手,天天和他聊天,整整聊了一个月。
  他总拉着人家聊天干嘛?废话,没事儿把人家叫回来,总得给人家找点事儿干吧?
  按刘义隆的想法,如果自己的病能好,这事儿就算了,放檀道济回去,可哪知,聊着聊着,他这病又犯了,又倒下了。
  这下刘义康可逮着了,迅速逮捕檀道济,杀之。
  什么罪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非是趁着皇帝生病图谋不轨而已。
  檀道济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死得这么冤枉,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几个儿子及麾下大将,这些人都曾与北魏军奋勇作战,本要马革裹尸,不想竟死于西市。临死前,檀道济一把扯下头巾摔在地上,大叫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宋史》记载,檀道济被杀当天,建康发生了一场地震,地面还莫名其妙的生出许多白毛。
  日期:2016-09-13 14:44:53
  百战名将檀道济就这么被杀了。
  然后呢?

  当然是亲者通,仇者快了;当时的人们编出歌谣悼念这位被冤杀的名将:“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而刘宋的敌人拓跋焘听说檀道济被杀,大喜过望:“道济已死,吴地的小子们不足惧也!”
  干掉了檀道济,刘义隆算是去了一块心病;刘义康也算踢开了一块儿绊脚石;对这二位来说,结果双赢。
  真是双赢吗?
  等后面北魏大军南下的时候再做定论吧;咱接着说刘宋的朝廷。
  檀道济死了,朝廷上消停了吗?
  显然没有,旧势力是烟消云散了,新的党争又开始了。
  日期:2016-09-13 14:57:29
  到元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435年,刘宋朝廷又形成了两个势不两立的朋党,一个是刘义康、刘湛一党,而另一个党的‘主席’,唤作殷景仁。
  那位说了,这位殷景仁是谁?贵姓?贵庚?以前好像没听说过嘛!
  说起这位殷兄,道行儿可不浅;老家也是陈郡的,其人是东晋太常殷融曾孙,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殷茂之孙,殷道裕之子。
  不过这伙计出道的时候,跟的人可不是刘裕这一脉,他跟的是刘毅。后来二刘相争,刘毅败北,殷景仁转投刘裕。
  开始的时候,刘裕并不咋看重殷景仁,给他的都是一些小官儿,而且一度还把他打发到自己弟弟刘道怜的帐下听用。
  不过后来殷景仁突然时来运转了,被刘裕提升为太子中庶子;从此殷景仁成了太子刘义符核心圈子里的人。
  刘裕咋会突然对殷景仁改观了?
  这就得说这位殷兄不是一般人了,就在他还在小官儿的位置上转来转去的时候,人老兄干了一件很牛叉的事儿,他把国家法律法规典籍统统抄了一遍,并且烂熟于心!这就厉害了,他本来就聪明,才思敏捷,在跟别人讨论问题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几句话就能说的对方哑口无言。
  就这么着,殷景仁‘活法典’的名声传开了;慢慢儿引起了刘裕的注意。
  日期:2016-09-13 15:09:05
  @碧血黄沙2016 当然,以上这些话基本上是扯蛋;殷景仁有才不假,但他被重用的原因,是他找了一位好老丈人——王谧。
  王谧是琅邪王氏中比较另类的人一个,家族中其他人谁都没瞧上还在当大头兵的刘裕,唯独他对刘裕青眼有加;二人结下了‘抹泥’儿的交情;后来刘裕发迹,对王谧的三个儿子王瓘、王球、王琇都很照顾;当然也不会漏了王谧的女婿—殷景仁。
  刘裕死后,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刘义符、刘义真接连被杀;这段时间,殷景仁很低调,在朝中基本上不发声,逼的急了,非要他站队,这老兄干脆拿出病假条,人病了!你们总不好意思难为一个病人吧!加上殷景仁背后有王氏家族撑腰,徐羡之他们倒也不敢太过刁难他;双方暂时维持了个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就这么着,殷景仁混到了刘义隆继位。
  刘义隆继位后,虽然徐羡之、傅亮等人仍然地位尊崇,但是明眼人都清楚,这几位并非刘义隆信任的人,况且他们的双手还沾满了刘义隆两位哥哥的鲜血,刘义隆除掉他们是早晚的事。而且稍有点儿政治敏感度的人很快就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刘义隆已经开始悄悄的启用新贵了,据刘宋‘路边社’报道,刘义隆身边的小圈子唤作“四臣”,首当其冲的,便是殷景仁(‘四臣’分别是侍中、左卫将军殷景仁,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

  再往后,从刘义隆除掉徐羡之再到杀掉檀道济,彻底铲除了他爹留下的顾命大臣集团,殷景仁扮演的角色,史书记载是“专管内职”;这职务怎么理解呢?大概其相当于希特勒的办公室主任马丁•鲍曼,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但纳粹所犯的每一桩罪行背后,都有这个鲍曼的影子;注意,是背后!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由于殷景仁的位置重要,直接导致了刘义隆的‘四臣’中刘湛和殷景仁分裂成两派,并且势成水火。
  日期:2016-09-13 15:19:33
  这事儿说起来只能是一声叹息:闹掰之前殷景仁跟刘湛交情非常好!刘湛之所以能进京任职,还是缘于殷景仁的举荐。
  刘湛入京之初对殷景仁还是很感激的;然而,时间一长,自负才干无双并且很有政治野心的刘湛开始对殷景仁不满了。刘湛认为,老子出来闹革命的时候你殷景仁在哪儿呢;现在你居然排在老子上面;凭什么?
  要说有这想法也不奇怪;暗搓搓自己想想也就算了;可这刘湛牛13,不光自己想,而且逢人说,‘现在当个宰相有什么难的?这些政务不过跟汉代我南阳郡的一个功曹(太守的佐吏)的工作量差不多!’;他这话,就是冲着殷景仁去的。

  更乖张的是,刘湛同志跟来大姨妈的妇女一样多疑!比如一段时间刘义隆没有单独召见他,他就认为这肯定是殷景仁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
  刘湛和殷景仁从哪儿开始掰了的呢?
  准确的说是元嘉九年,这一年刘义隆调整了部分禁军将领,由自己的弟弟刘义康接替殷景仁任领军将军;让刘湛出任护军将军。而殷景仁则卸下武职,转任中书令、尚书仆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