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一)霸下篇》
第22节

作者: 教你说人话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禹脸憋得通红,讷讷的说:“我先前……实在有点……不知自己是老几了……望您原谅……”
  舜帝说:“什么原谅不原谅,我还得感谢你呢!人啊,但凡对社会有些功劳,都容易不知自己是老几。我先前也沾沾自喜,以为连尧帝都解决不了的水灾,竟在我的领导下解决,实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幸亏你及时警诫啊!”
  “惭愧、惭愧!现在我终于明白尧帝为什么要选您做接班人了——原来当老大,首先得知道自己是老几!只是我还弄不明白:为什么三苗总这样逆反呢?”
  “势!”
  “势?”
  “对。势者,执力相抗者也!世间万物,什么东西一成了势,就会排压其它。即如风成势则摧万物,水成势则毁万物,日成势则焦万物,云成势则遮万物,是有弱肉强食。故人弱被欺,成势则强,遂有结党!而成势最忌者,就是再见成势。三苗久据江汉,势压他方,自然不愿我这样的无势者,以权成势居其上,当然逆反!”
  禹悟然道:“众可成势,权亦可成势,势势相敌,他方岂不更要相约联保,结党成势么?”

  “是啊——”舜帝感慨的说:“尧帝不立强羿,正虑于此啊!帝权倾天下,势压万方,威震四海,若再不知自己是老几,则就是与权结党!帝与权结党,岂不是以天下为敌,分裂天下么?制造分裂再以战争手段反分裂,就是在用战争恐怖天下——这是自绝于天下啊!”
  禹点头唯唯,汗湿胸背,起一身鸡皮疙瘩……
  于是,舜帝每天都掰着指头向众人讲解老大到底算老几,讲累了,就到外面带领大家作集体操——众人左手持盾,右手握一束长长的野鸡尾,徐徐起舞……
  早有三苗探子回报,众议沸腾——有人说,这是大禹害怕我们呢,应趁此良机,凭借江汉天险,宣布独立;但也有人说,大禹正式做了帝位接班人,拥有天下之众,怕你什么?人家是在告诉咱们:执盾,是虽有强大武备,但并非为了打谁,而是用于自卫;执羽,是愿与万方和平解决一切争端。咱们应趁此良机,重修旧好,否则,咱们三苗岂不成了造反专业户么?
  一时间,众人有赞成前者的,更有支持后者的,很快就形成了两派,争论不休,各不相让,差点打起来。就这样一直争论了七十天,最终还是后者一派的观点逐渐占了上峰,为大多数人接受,决定承认二中全会决议,称臣纳贡。

  是故老子有言——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瘦弱);或陪或隳(huī,毁坏)。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那些总想当老大,却不按自然之道治理天下,总是以强势按个人意志实现社会进步理想的人,我看他们是不可能达到目的了。什么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就是“神”。天下,就是这样一个不依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神器啊!如果你硬要按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它,就注定要失败;硬要去强行控制它,就注定会失去它。
  万物有向前跑的,有横着爬的,还有看人家干什么就跟着干什么的;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强壮,有的虚弱,有的在不断增益,有的却在逐渐毁坏,这都是自然之道在起作用,你控制得了吗?改变得了吗?它们能听你的吗?要真听了你的,那还成个世界吗?所以真懂自然之道的人,面对社会不是玩强权,玩计谋,玩花哩胡哨偏执己见的理论主义,而是注重去掉个人意志中那些极端、过分、奢侈的大自我小社会的自以为是。

  不强为,故无败;不强执,故无失。

  舜帝的一中全会,为我们这个社会“国家”概念的最终形成,打下了体制运行的基础;而大禹因势利导创建的贡赋制,则为“国家”实体的最终出现,打下了经济运行的基础。我们这个社会“国家”的出现,虽也象其它社会一样产生过对抗,但却不象其它社会那样依靠战争解决争端,而是在独一无二的和平过渡中,完成了这个必然性的社会进步过程。
  日期:2017-02-17 08:51:06
  《尚书》虞书·大禹谟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従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帝曰:“俾予従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従。”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従,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
  帝曰:“毋!惟汝谐。”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