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亲身经历过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第11节

作者: 光暗森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夜没有月色,伸手基本不见五指,张二不经意间,眼角看到大哥穿着白汗衫的模糊影子一直走到菜园中间才站停下来。他收拾妥当以后,耐烦地等着大哥尿完。但是等了很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泡尿的时间,张大还是没有动静。
  哥,我们回去了------张二忍不住出声叫到。
  听到张二的叫声以后,菜园中央的白色人影动了,不过却是往外飘走的。没错,今天的张二非常肯定地说,那天他印象中的白色影子就往外飘出去的。
  张二大骇,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赶紧返回家中,重重关上后门,一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房间,却发现大哥已经躺在床上睡得死死的了。
  他急急忙忙拍醒张大,带着哭腔问------大哥,刚才是你跟在我后面出去尿尿的吗?为什么你就先回来了,为什么不等我了?
  张大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陪你去尿尿了?刚才你为什么不叫醒我?!
  ......最后,我以当事者的同事身份告诉大家:多年过去了,张家老小一直安康,两兄弟一直过得很好!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作者与作品来源)
  日期:2017-04-30 11:42:00
  8、山林魅影
  智者说,我们的恐惧源于未知;更多时候,我们的兴趣同样也来自于未知。

  山魈,是苗山古老相传的山神和精怪,或潜藏在苍莽大山深处,或与苗人比邻而居,自带不祥晦气、神秘诡异等负面属性,惊吓了人们同时也吸引着大家,是村寨耋耄老人最喜欢讲述的故事。寨子存在了多久,类似的惊悚传说便流传了多久。
  记得小时候每个寒冷的冬夜,总是乖乖地端坐家中火塘一角,在一众神鬼故事的恐怖阴寒氛围里,不敢也不舍独自早早上床。于是,在童年的很长时期以内,山魈、水魅、鸦变等便成为挥之不去的午夜梦魇。
  随着掌握的文化知识越来越多,才明白源于远古时期原始人的蒙昧无知,他们难以理解人的生老病死和种种自然现象,于是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巫”,崇拜自然、祖先、动物和天象等等,由巫师举行特定的仪式与神灵进行沟通,进行祈福或降祸---祈福者为白巫,降祸者则是黑巫!
  我们苗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文化习俗中有着源自荒蛮时代就传承下来的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山川、草木、祖先和动物等等皆有神明属性。它们以某种未知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从个体到族群的整体气运,关于族人们的身家性命。于是,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面,族人中的智者(巫师)试图竭力破解其中的密码,达到远离厄运、趋利避害的目的,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苗巫的术法理论体系,使山魈、水魅和鸦变等传说愈发具体而鲜活,融汇进入了本民族的发展史诗,烙印进人们的血肉基因。

  融水“芒篙”舞起源于元宝山半腰的吉曼村(其它乡镇村屯兄弟就别争了,我以蚩尤老祖的名义发誓,融水的“芒篙”文化真是从安陲吉曼村起源的),舞者头戴狰狞古朴面具,身披过膝藤蔓莎草,在嘹亮雄壮的芦笙音乐催动下,进退腾挪间充满了神秘和威严,极富视觉冲击感,一股原始、苍凉的神灵气息扑面而来。正因为极具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后来逐渐被职能部门打造成为融水苗族的福神......不过,我直觉认为,芒篙应该就是苗族先人臆想中的山魈形象。

  上一篇网文《邪地山蛙与夜半诡影》留言区中,热心的朋友们提供了大量精彩的山魈鬼魅素材。归纳起来,山魈以类人生活方式和惊悚阴寒的传说居多,总之神通广大,有着匪夷所思的异能,有专门猎杀人类和其他山林动物的,极其凶残暴戾,让人远见远躲;也有对人类心存善意的,彼此和平共存,互不侵犯。
  有朋友提出,传说中古代山魈遍地游走,而到了今天则趋于销声匿迹,怎么解释?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山魈是猕猴的一种,天赋异禀,能任意变化形状,兼任了山神职位。但由于其善恶属性上的不可预测,引起人类“非我族类”的警觉排斥,历朝历代中不断加以捕杀,导致后来能够变成人形的山魈就越来越少了,只留下了普通的猕猴漫山遍野乱跑-----谁说的,我保证只敬他一杯!

  前一两年某个机缘巧合下,我在查阅资料时无意间获悉,融水在清朝年间就曾经有过“山魈现身、伤人无数”的记载,可惜描述不详,后来再查时已经渺不可闻。朋友们如感兴趣,建议自行百度搜索或查阅古县志,或有惊喜也不一定。
  啰嗦了,进入正题吧。那么,放飞你的想象……你心目中山魈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试着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1、温婉美丽的女神。古代大诗人屈原在《九歌.山鬼》中,生动传神地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山魈。女山魈气质高雅,排场华丽----我称之为女神吧,她披戴了薜荔、女罗、石兰和杜衡(个人理解为头戴女神花环、身披由四种花草纤细茎秆精心编织而成的美美衣),乘着红色豹子拉着的辛夷车(某种规格极高的马车,类似今天的红旗L5、宾利、劳斯莱斯),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帜(想象一下国宾车头两侧的小国旗),身边跟着长有美丽斑纹的花猫(女神居然豢养着宠物,还是猫科中的珍稀品种)。

  其时,女神正满腹哀怨地等待逾期未至的情郎(什么样的男子才能值得让女神哀怨付出,故人性情奔放,该不会该是被迷妹们绑架了吧?)。
  对山魈形象更早年代的描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阅《山海经》,或者后来的《夜雨秋灯录》、《子不语》、《聊斋志异》等,祝大家有收获。
  《山鬼》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地一带重大祭祀活动时的祭文,专门用于祈福。显然,屈夫子笔下的女山魈应该不会对人类心存恶意---用我们广西银的话来说:长得那么好干、又有咸、又不用弓索,妥妥的白富美啊!不过,如果机缘巧合之下,遇上类似高衙内那样雷厉风行的春秋战国高富帅,会不会性情大变就很难说了。
  日期:2017-04-30 11:42:00
  2、深山修炼的精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小学的时候,我爷爷(很骄傲地说,老人家是文化人)讲过一个山魈的故事:老家农村某家族某代先祖外出办事,路经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时,因为天色已晚,就在山间临时搭建的木棚中歇息。半夜时分,其人被外面的异常响动惊醒,透过木棚的板皮缝隙向外看去,在惨淡的月色下和斑驳的林荫间,一只独脚山魈正在一跳一跳地走过。再定睛一看,原来山魈竟是一只高瘦的猴子,身穿了道士的法袍-----网友们自己脑补一下,大约就是融水平原区农村办白事时,俗家道士身上那套花花绿绿的行头-----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持着一本半卷的经书,边低头看书边念念有词,在满是苔藓的石阶上慢慢跳跃前行,然后消失在山间古老驿路的尽头……

  有人可能会说,抄袭了当代修真小说的桥段了吧?
  我很认真很郑重地告诉大家: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网络和修真的概念。印象中,就连当代修真流鼻祖还珠楼主创作的《蜀山剑侠传》,笔者也是在八十年代末期才得以一见。二是在小县城小城镇和老家小山村里面,应该没有多少人比我爷爷他老人家更有文化了……记得老人家和友人某次谈起古人的丧葬风俗,特别提到古代贵族有家人逝去时,悬赏某种大蟒蛇,将之整条剥皮后连同逝者一起封入棺中,据说可以凝聚龙脉,保护死者尸身不腐,进而荫福后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