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蝴蝶效应”,那年代一般人都活不过 40》
第7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打入汉中后,李特手下这帮人就开始抢劫(在关中没的可抢),这群人来去如风,出手如电;打着饥民的旗号,干着强盗的勾当,从汉中到四川,一路上可给原住民祸害的够呛。
  对了,以前看过一篇文章,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屠城,里边儿最卖力的就是朝鲜人。
  扯远了。
  李特手下这么能抢,自然得到刺史赵廞的特别关照;这位命不久矣的刺史大人派人将李特一伙请入府中,好酒好肉的招待。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酒喝到位了,话也就多了。

  日期:2016-10-25 20:13:13
  席间,李特的三弟李庠表现的很是抢眼;这位李三儿说起来也是个人物;这小子年轻的时候习文练武,文章拳脚都有两下子,而且为人耿直,好打个抱不平;因此在族人中还真有这么一号儿。
  自打离开甘肃,这一路上风餐露宿,遭人白眼,这位李三儿已然郁闷的不行了;而眼前这位刺史大人纡尊降贵,这么瞧得起他们这帮要饭的,这让李三儿大起知己之感。加上多喝了几杯,便开始满嘴跑舌头,纵论天下大事。
  赵廞官场油条,一打眼就知道李三儿的水准,索性加倍奉承,专挑李三儿喜欢听的说;什么任侠仗义、什么急公好义,反正都是好词儿,说到最后,甚至把李三儿比作当代的关羽、张飞。(“李玄序(李庠的字)真乃一时关张也!”)
  昨天还是流民,今天就成了五虎上将;李三儿嗨了,忘了自己吃几碗干饭了,胸脯拍得山响,一会儿说刺史大人有何吩咐,刀山火海,誓不皱眉;两会儿说,这一腔子血,送给识货的。
  呵呵,他最后死也就死在这句话上。
  一顿酒下来,赵廞和李特就算是有了交情;赵廞以李特为强援,李特以赵廞为靠山;各取所需,互助互利。
  而有了赵廞的支持,李特一伙儿巴氐人更是无法无天,欺男霸女,打家劫舍,把个好好的天府之国,搅了个乌烟瘴气。

  面对这种局势,赵廞自然不急,反正也没抢到他头上;可有人急了。
  此人名叫耿滕,时任内史之职。
  日期:2016-10-27 09:48:25
  说起来,这位耿滕兄着急,一半原因是看着李特等人胡作非为和赵廞给黑社会当保护伞确实大为光火;另一半原因,他是司马伦路线上的人。
  前文说过,司马伦写信要诳赵廞回京,其实那封信中还指定了一件事,就是接替赵廞任益州刺史的人,那就是耿滕。
  消息传到益州,赵廞知道,耿滕也知道。

  因此,这位内史打好包就等着哪天赵廞回京,他好高升。
  可是等啊等,等到菊花都谢了,也没看出赵廞要走的意思;而且赵廞不仅不走,还跟入川的饥民中的黑恶势力勾结起来。
  本着职业操守和升官的强烈愿望,耿滕觉着有必要管一管了。
  他给朝廷上了道折子,其中强烈建议朝廷下诏驱赶流民,不能再让这些人祸害蜀中;同时狠狠的参了顶头上司赵廞一本,说他勾结黑社会,对朝廷心怀异志。
  这哥们儿同时做了两手准备,他召集了些人马,朝廷旨意一到,便直入益州,剿灭饥民同时送走赵廞。
  没有不透风的墙,耿滕又写折子又集结人马,很快赵廞就知道了。
  日期:2016-10-27 10:19:14
  赵廞又气又急,气的是他这儿八字还没一撇,耿滕就把他的意图看透了,不仅看透了,还给汇报了。急的是一旦朝廷得知他的所作所为,抢先发兵入川征剿,他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如今之计,也别管准没准备好,先反特娘的再说吧。
  赵廞派人把李特喊来商议对策。

  李特这段时间小日子过得不错,不用每天居无定所的漂泊,也不用每天为一日三餐操劳。乍一听赵廞找他,还真有点儿不适应。
  来了才知道事情不妙,那位耿内史想断弟兄们的饭辙。
  NND,是可忍,叔不可忍;即便叔可忍,婶儿也不忍了;反特娘的算球;姓耿的,你断我的财路,我就断你的生路;弟兄们,操家伙。
  也该着耿滕倒霉,他太低估这帮饥民中的战斗饥的战斗力了。
  没等朝廷回信,耿滕便带人准备进入益州城,打算凭一己之力搞定这件事。

  可是,等他带着人马走到城门口,正碰见李特带着一帮杀气腾腾的队伍往外走。
  李特的队伍都是亡命之徒,身经百抢,打架的经验老丰富了;看见耿滕往城里走,李特一声令下,手下们就抡起了刀枪;耿滕手下赶忙迎战。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李特手下无论是砍人经验还是心理素质,都远在耿滕一伙之上,结果自然是一边倒。耿滕见势不妙,想跑,已然晚了,被四面围上来的流氓们一顿乱刀砍翻在地,命丧黄泉。
  杀鸡骇猴,做掉耿滕;益州上下知道赵廞和李特的手段,没人再敢站出来挑战这两位。
  日期:2016-10-27 10:57:55
  赵廞很得意,趁热打铁,自封大都督、大将军、领益州牧;跟李特要来了那个挺能吹的李庠,给了个威寇将军的衔儿,并且在饥民中招纳了四千部众,由李庠率领,作为班底儿。李特则回到老巢,继续招纳山野饥民,充作后援。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儿,其实也没啥;乱世嘛,谁都想过把瘾,这也能理解;但历史好玩儿就好玩儿在,他老人家总是不按套路出牌。
  这次事情的转则点是李庠。
  李庠被赵廞纳入麾下,一段时间日子过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老赵给他4000兵,被他操练的有模有样;还真有点儿关张的气象。
  可是李庠这辈子,吃亏就吃亏在他那张嘴上。

  话说有一天,赵廞心血来潮,跑到李庠的部队视察;领导来了,李庠自然卖力的表现了一番,首先领导检阅,然后是分列式,等等等等吧;看的赵廞是心花怒放。
  领导满意,李庠自然觉得很有面子;说话就说秃噜了——
  自己吹了自己几句,然后夸下海口,说什么这4000人足以横扫天下。
  满心欢喜的赵廞心里立刻一翻个儿,你扫天下,这天下是不是也包括我啊?!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个信任的问题;换句话说,赵廞打一开始就不信任李家兄弟。
  日期:2016-10-27 13:28:58
  有兄弟可能会问,不信任干嘛拉关系,称兄道弟的;四个字足以解释:权宜之计。
  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才有力量。
  开始的时候,赵廞迫切需要外援;打手越多自己越安全。现在反也造了,赵廞屁股底下的凳子也坐稳了,再看朝廷,啥表示也没有;一打听,中原已经乱的一塌糊涂了;哦,不是不想管,原来是顾不上。

  赵廞踏实多了。
  既然来自朝廷的威胁木有了,那么谁是下一个潜在的威胁呢?
  毫无疑问,就是这几十万饥民。
  当初结交,是迫不得已;现在留着,那可就指不定哪天祸起肘腋。
  再加上李庠那句横扫啥的,极大的增加了赵廞的不安全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