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脸谱看封神------解读封神演义》
第56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9 18:22:33
  48、国丈的烦恼
  这回咱又说到了那个风一样的男子,苏护苏侯爷。现在的苏侯爷不比往日,应该叫苏国丈。且说邓九公全军投降,上大夫飞廉分析这是因为纣王跟邓九公关系不够铁导致。当今天下武将,唯有纣王的岳父苏护跟纣王关系最亲,让苏护去伐西岐,最起码不投降。至于苏侯爷有没有能力打破西岐城,活捉侵犯姜子牙、黄飞虎、邓九公,跟飞廉没关系。
  对于纣王来说,对这位国丈大人,一点好印象都没有。江湖上第一个敢在大殿骂国家元首的是他,敢在午门发帖骂国家元首的还是他,带领大军力挫王师跟天下诸侯做出坏榜样的还是他。当年是因为商容、黄飞虎力保,所以纣王没有杀他。后来是因为妲己专宠后宫,纣王没工夫搭理他。纣王压根就不待见这个岳父。
  当初姜后在时,姜后之父姜桓楚是东伯侯。如今苏后专宠,纣王并没有封苏护为北伯侯。在纣王的统治哲学下,废相削藩是基本国策,君主集权是大政方针。如今纣王派苏护去征讨西岐,那是再好不过了。打不死武王还打不死苏护么。
  老苏这个人,咱们前边聊过很多。这位老兄压根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初在地方上结交曹州侯崇黑虎、西伯侯姬昌。在中央结交武成王黄飞虎和首相商容。所以这哥们为官有恃无恐,敢于藐视连姬昌都贿赂的费仲、尤浑。更是借题发挥,敢于跟纣王叫板。

  后来苏护见识到了朝廷的军事力量,不仅一改耿直的性格,派人给黄飞虎送礼疏通。甚至匍匐在纣王脚下,把女儿奉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老苏经营了半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
  再后来妲己搞死姜后、吓死杨妃、害死黄妃,成了后宫之主。神仙可能会知道这是狐狸精作祟,凡人可不会这么认为。大家会觉得这是苏家争权夺利的结果,苏妲己一个女人专宠后宫,直接得益人必然是国丈苏侯爷。妲己一个女人,哪来的权术阴谋?分明是苏护教育的。
  所以在没有费仲、尤浑的日子里,苏护成了坏人的代名词。大家一提起苏护,那必然是切齿的仇恨。苏后、杨妃、黄妃、姜桓楚、鄂崇禹、杜元铣、梅伯、商容、太子爷、郡王爷、比干都是这姓苏的老东西害的。
  苏护也很冤枉,谁知道苏妲己到了后宫这么生猛,逮谁灭谁,给自己招黑。老苏决定,跟苏妲己划清界限。但是突然划清界限,那就是谋反,还得招来朝廷的大军围剿。苏护不是武王,没那么多能人保驾,这事干不成。所以苏护想要和苏妲己划清界限,必须先和商朝划清界限。要和商朝划清界限,还得找个能罩得住自己的靠山。那不明摆着,投奔西周啊。所以这一次,苏护欣然西征,为的就是做个脱商者,离开这片罪恶的土地。

  说到老苏,就不得不提老苏的好朋友郑伦。要说这哥俩是朋友,其实很牵强。两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前提必须是三观契合。比如说钟子期和俞伯牙的交情,在中国故事传说中堪称典范。俞伯牙是个搞音乐的艺术家,不对,艺术家谈不上,毕竟俞伯牙的音乐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暂且称俞伯牙为文艺青年吧。当然了,会弹瑶琴,本身就很了不起。在文艺青年当中,俞伯牙名声很大,俞老师的琴艺被文艺青年们交口称赞。都说俞老师弹琴弹的好,那么说好在哪呢?那还真不知道,反正好听。

  俞伯牙很失望,觉得这帮人就是附庸风雅,根本不懂音律,弹个错的这帮家伙也得说好。在俞伯牙眼中,这些叫好的,跟那些对琴声无感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那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本该被划在对琴声无感那类人的一个樵夫居然听他琴声入神。俞伯牙很纳闷,你个樵夫懂得音律?樵夫叫钟子期,还真是精通音律,当场说出了俞伯牙曲子的出处。俞伯牙大喜过望,弹了这么多年东风破,终于有人知道这是周杰伦的曲子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自然成了好朋友,一起谈论《双节棍》的说唱艺术和《青花瓷》的中国风。俩人约谈越投机,当场结拜为兄弟。但是俩人职业不同,还都要为各自的生计奔波。于是俩人约定,第二年的今天再在此地相会。

  那时候没有手机,通讯颇为不便,人与人的约定就显得很重要。俞伯牙如期而至,钟子期却没有赴约。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钟子期染病去世,临死前留下遗言葬在江边,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奏一曲,曲终之后,俞伯牙砸碎瑶琴。知音不在,弹与谁听?
  虽然这个故事不见得人人都能熟知是怎么回事,但是大家遇上真正懂自己的朋友,一定会脱口而出:知音啊。
  古人还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关、张三人价值观高度一致,人生目标高度一致,自然能成为好朋友。瓦岗山各位好汉各怀鬼胎,对世界的认识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当然不会有好的结局。
  再回到苏护和郑伦这俩人,关系虽然紧密,但是谈不上朋友。因为俩人价值观完全不一样,甚至来人都不能做到互相了解。这样还在一起称兄道弟,说白了只剩下利益。
  郑伦从西昆仑大学毕业,走到社会上跟着苏护混,那是混碗饭吃。苏护招揽郑伦,是因为这哥们学历高。完事郑伦跟着苏护,就像土行孙下山跟着邓九公一样,是个押粮官的命运。直到崇黑虎攻打冀州,活捉冀州战神苏全忠,苏护都不知道郑伦有一身本事。当郑伦出手活捉崇黑虎之后,苏护才发现郑伦是个宝。因此升郑伦为五路救应使,不再去押粮。
  郑伦感到了升官的好处,还继续力求上进。而苏护想着如何脱商,所以俩人的友谊完全禁不住考验不了。只不过郑伦以商臣自居,又有一身冀州军团奈何不了的本事。所以郑伦成了苏护叛国的绊脚石,郑伦自然成了苏护要牺牲掉的对象。
  对于脱商入周这件事,苏护和苏全忠爷儿俩秘密谋划,压根不跟任何人通气。根据苏护的计划,带领大军直接投降不妥,众将官未必服气。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那些一根筋出战,都被西周活捉,那这事就没有阻力了。
  西周那边对于苏护的征讨很有数,姜子牙就差列队欢迎了。苏护跟姬昌交情匪浅,俩人算是真朋友,不说造反,最起码对搞独立都很热衷。苏护这次来征讨,姜子牙隐约感觉到苏侯爷是来投降的。苏护和黄飞虎关系也不一般,黄飞虎自信就算苏护不降,自己也能去劝降。
  苏侯爷那边,投降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冀州军团武功最厉害的人物是苏全忠,当年苏护搞冀州独立运动的时候,反抗商军的先锋就是这勇冠三军的苏全忠。这一回攻打西岐,按道理还应该是苏全忠当先锋,小苏最起码不比南宫适武功差。这事哪有用亲儿子试水的,苏护派出的第一位试水选手是赵丙。赵丙实力平平,去了就被黄飞虎活捉了。
  赵丙被捉之后,郑伦就隆重出场了。郑伦是厉害,但是苏侯爷知道。郑伦再厉害,总不可能比闻仲厉害吧,去了还得是被活捉的命。结果让苏护大跌眼镜,郑伦去了就把黄飞虎拎来了。
  苏护一看坏菜了,内线让郑伦给抓了,这回罪过可就大了。这件事还没完,郑伦出马又把黄天化拎来了。苏护眼泪都快下来了,郑伦太能惹祸了。没多久,郑伦拎着一个侏儒回来了。

  苏护一琢磨,老郑你这是谎报战功吧,这家伙是周朝大将?别扯了,他还没个腰刀长,推出去斩了。这矮子不是别人,就是土行孙啊,一粘地就逃跑,让苏护险些酿成大祸。
  苏护一看局面不对,偷偷的把黄家爷儿俩给放了。就在这时候,好消息传来,郑伦的胳膊被人家打折了。这回好办了,底下这帮人谁打得过郑伦?如今郑伦都被人家撅折了,你们也不用去送死了。来吧,苏侯爷这次要扮演一把说客,去说服郑伦随自己投降。
  当说客是个大学问,《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宋江准备好几套词,面对朝廷降将,那就聊招安升官的事。面对李逵这样的草莽,就聊喝酒吃肉的事。面对李师师这样的窑姐儿,宋江直接聊钱。面对宿元景这样的中央边缘大臣,宋江聊威胁。所以宋江谈判,无往不利。如果宋江跟李逵聊升官,李逵不会感兴趣。跟关胜聊吃肉,关胜不鸟他那一套。跟窑姐儿聊威胁,窑姐儿得叫打手。跟宿元景谈金钱,老宿还真不收礼。

  同样的道理,苏护如果找郑伦谈判,得聊到了西周封什么样的官,这才叫打蛇打七寸。苏护显然不善于此道,打蛇打了尾巴尖。他跟郑伦聊历史,讲尧舜禹,谈天下大势。郑伦不是邓九公,压根不吃这套。郑伦把话说得很明白,除非他死,要不然苏护别想当反贼。
  老苏很郁闷,郑伦自从勇擒崇黑虎之后,在军中声望很高。想办他根本不可能,舆论上说不过去。下黑手的话,也够呛。郑伦是胳膊折了,摄魂术还在,谅苏全忠也不是郑伦的对手。那没办法了,要投降,得先治郑伦。要治郑伦,得先找个能治得住郑伦的人。这类高人冀州是没有,只能找打折郑伦胳膊的那个高人了。就这般,赶紧给西岐通信,里应外合擒郑伦,看看谁敢不投降。
  其实郑伦也担心苏护下黑手,所以他表明完立场之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大营。本来郑伦还有点忐忑,很快他就踏实了。因为郑伦的靠山了,至于这位靠山起了哪些作用,下节再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