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鼓、尸骨坛》
第3节

作者: 传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当下他便做了次深呼吸,才又揭开了眼前的那层黑色粗布。
  昏暗的灯光之下,一抹铜绿再次显露出来,竟也让他稍感紧张。
  但是这种紧张感却也并非坏事,它可以让高超的精神高度集中,去对眼前的这件铜路子掌眼,来他个“望闻问切”。
  所谓“望闻问切”,并非是中医所指的望闻问切。
  这里的“望闻问切”,是比较形象的说明了古董鉴定中最基本的一些步骤。

  望,即是看,要看大体,局部,细微,一般要使用放大镜对物件细致观察,再结合物品上的一些特点,与其他真品物件进行对比,从而辨析真伪,确定年代,正可谓:多读方才识广,多望方能辨佯。
  闻,即是嗅,用鼻子闻味道,看看物件本身有无古怪的气味,这在古董鉴定中,可是非常了得的功夫,很多大师只是靠闻,便可以分辨东西真伪,甚至分辨物件的历史年代,因为很多高老八赝品,为了做旧都会将物件长时间的放入各种东西中掩埋浸泡,不过就算成品经过去味处理之后,也还是会留有一丝气味的,而这仅有的一丝气味,便是鉴别真伪的而关键所在,所以说这闻上一闻,是必须要会的功夫之一。

  问,即是谈,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只要能谈的,就和卖家谈,多谈无忌讳,少谈无生意,从谈话中解卖家意图,看卖家心态,识卖家人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切,即是神,神是这四字之中最为深奥的,这神要是说起来的话,还真是有些不好解释,所谓神,可理解为神韵,神气,只因这古玩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磨,便自身也带了一种神,所以有些大师在鉴定物件的时候,最后都要用手把玩一番,用心去参悟体会物件自身所带的这种神,然后才会做出最终判断,给物件凭赏估价,所以说这“切”实在是重要,但是却极为难以掌握。
  虽然高超也对这“望闻问切”很是了解,但是他毕竟入行时日不长,虽然他理论知识丰富,却是实践经验颇少,所以在他此番认真掌眼之后,他却还是觉得心里有些没底。
  此件物品,高超倒还算认得,它是一面青铜鼓。
  青铜鼓,多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出土,年代多为战国及汉代,多为礼器及盛装食物所用。

  不过那种出土的青铜鼓,都是个头很大,直径一般多在两尺开外,而如此足球一般大小的青铜鼓,更接近于陕北那种腰鼓的尺寸,所以对于高超来说,这也还是他头一次见到。
  不过尺寸精小,还不是此面青铜鼓的最大特点。
  一般出土的青铜鼓,均是鼓面在上,下端开口,其上端鼓面必为青铜所铸,但是此刻高超手里的这面青铜鼓,却是两端的鼓面,有一面是青铜铸造的,而另一面,却包了一张皮面  。
  高超不免心说,这就太奇怪了,如果一端是青铜鼓面,一端是皮面的话,那这面青铜鼓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难道它真的是用来演奏的吗?
  他再仔细观察,发现那皮面已呈黑黄色,表面已有一层包浆,说明皮面的确有些年头,但是那皮质僵硬,且毫无韧性,虽然年代好似久远,但是高超却也能一眼辨出,这层皮面很可能是后人做上去的。
  看到如此情况,高超暗笑心说就算这面青铜鼓是一眼货真东西,但是这人为后做的老皮面,却着实有些画蛇添足了。
  再看这面青铜鼓的鼓身,其身上一侧两端各有一耳,可以用来拴绑丝带等饰物,而鼓身上竟还铸有精美的纹饰。
  纹饰华丽细致,保存十分完好,从做工上来看,应该是具备一眼货相,不属仿品,但是其纹饰样式却有些古怪。
  那些纹饰,和当地少数民族一些古玩上所绘的纹饰截然不同,当地纹饰多为太阳纹,蛙纹,牛纹,云纹,雷纹等,但此鼓鼓身上的纹饰,线条明朗,更像画作一般,极像是以绘画的形式,在这面青铜鼓上展现了什么不得而知的事物。
  而在这华丽精美的纹饰之间,高超却也发现了好似有些清晰的文字。
  其文字排列并非工整,而是很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且文字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实在有番说不出的风韵傲骨。
  只是这些文字对于高超来说就像是天书一般,根本是一个都不认得,更不知道这些文字是属于哪朝哪代的,所以高超此时也不免暗叹,看来以后没事的时候还得多多学习才是。

  虽然这面青铜鼓尚存诸多蹊跷,不过高超现在却也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事情,便只好将一些疑问暂时放在一边。
  此刻他多少却也感到有些无奈,因为当他掌眼过这面青铜鼓以后,他仍然无法断定其真假年代,不过这种情况其实也实属正常,正所谓,看货无百分,辨伪无求真,在这古董鉴定之中,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绝对的说,这东西百分百就是真的。
  因为就算经验再丰富的大师,也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定金眼,我有金刚钻,这辨假的人,恐怕永远不及造假的人多。
  现在虽然高超看不出来真假,但是他心里却也并不慌张,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他这行的规矩和原则,你再好的东西拿过来,买家就算再喜欢这件东西,只要还没掏钱出来,这就没什么可着急的。

  所以按照规矩,现在高超该询价了,看看卖主老阿婆的想法,再说不迟。
  他琢磨着那位老阿婆要多要少,他再见机行事,顺风使舵,这谈生意,他还从来没有着过急。
  所以他蹲在床边,用手端着那面青铜鼓,轻声说道:“阿婆啊,你这东西想要个什么价……”
  高超边说话,边转过头去看向门口,可谁知他话还没有说完,人却已经怔住。
  只见那木屋门口处,不知何时起竟已空空如也,此刻门外一片黑暗,却连半个人影也不见了……
  顿时,木屋内又变得死寂一般,冰冷的空气也仿佛瞬间凝固起来,围裹住高超,另他有种窒息的感觉,而他却只能不知所措的看着门外发呆  。
  就这样过了一阵子,当他有些茫然的站起身走出房门,站在那片冰冷的黑夜之中的时候,他目所能及之处,却是除了黑暗好似已别无他物。
  他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开始,这山谷间的村寨中,已然飘起了一层浓雾。
  浓雾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早已同这黑夜融为一体,游荡在其间化作了一片鬼魅的黑雾。
  黑雾浓浓,那老阿婆已经无影无踪,她到底是谁?又为何走得如此匆忙?她又为何要将这面青铜鼓独自留下?
  此刻,青铜鼓依然在高超的手中,却仿佛忽然变得沉重了许多。

  ——天蒙蒙亮的时候,木屋下的牲畜便已醒来了。
  这些猪牛鸡鸭只要一睁开眼睛,便要开始演奏起这大山深处的交响乐。
  就在高超那张木板床的正下方,好像便有几只山猪正兴致勃勃的进行着某种清晨的仪式,猪声连连,却让他再也睡不着了。
  于是他只好揉着双眼从床上爬起来,忽然便看到了放在木屋角落里的那面青铜鼓,他不由得摇了摇头,无奈的笑笑,起床开始收拾行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