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脸谱看封神------解读封神演义》
第10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次妲己在黄妃和杨妃面前丢尽了面子,但是她除了长吁短叹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后宫的事,一个初来乍到的妖精完全摸不清头绪。杀杜元铣和梅伯还勉强算是正当防卫,姜后只是羞辱妲己,并没有起杀心,所以让妲己下手杀姜后,还真不好出手。
  妲己没看过《甄嬛传》,对宫斗好毫无头绪。这时候,真正左右后宫形式的居然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宫女,她的名字叫鲧捐。
  鲧捐是一名资深宫女,深谙后宫之道。当初妲己进宫入住寿仙宫之时,鲧捐就在宫里伺候着。鲧捐告诉妲己,既然纣王都烦姜后了,那就用计办了她得了。妲己也知道得办了姜后,关键是凭空干掉姜后,朝臣一定会舆论哗然,总不能挨个杀大臣吧。鲧捐教给妲己一个毒计,连接外臣出谋划策。找谁呢?鲧捐说找费仲,此人官位和野心并不成正比,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向上爬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费仲为天子宠臣,他说的话很有分量。

  就这样,在鲧捐的牵线搭桥下,妲己成功的和费仲接上头,传达了要干掉姜后的意愿。对于费仲来说,没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纣王宠信的是妲己,所以妲己最起码有弄死费仲的能力。费仲如果弄死姜后,必然加官进爵。毕竟外臣不结交后妃则无根,后妃不结交外臣则不发芽。不过这事可不好干,姜后的父亲姜桓楚是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惹了他可未必能全身而退。
  费仲思来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搞大。费仲有个家将叫姜环,在费仲的受益下,姜环演绎了一场商朝的“梃击案”。只不过张差换成了姜环,棍子换成了宝剑,太子换成了纣王。纣王遇刺,勃然大怒。拿下刺客姜环之后,费仲自告奋勇去审讯。结论很快就有了,说是姜后指使姜环行刺,好让姜桓楚当天子。
  结果一出,满朝文武舆论哗然。姜后早不行刺晚不行刺,为啥偏偏这时候行刺?此事必有蹊跷。纣王这时候是比较难办的,毕竟事关重大,只能派黄贵妃去找姜后问话,看看到底是几个意思。
  日期:2016-03-23 21:52:35

  对于纣王来说,他知道很明显这就是妲己干的。姜皇后如果想行刺,早就动手了。何必要等到妲己进宫之后呢?而且这种案子很好审理,可以审理姜环,问问他姜桓楚长什么样?家住哪里?家里有什么特点?姜后长什么样子?姜文焕爱好什么?姜环还真答不上来。当费仲审理之后,一切证据都指向是姜后干的。纣王没有选择,只能默认是姜后干的。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妲己的命,谁让纣王喜欢妲己呢。正如明朝的梃击案,一切证据都指向是万贵妃干的。但是谁让明宪宗喜欢万贵妃呢,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纣王倒是希望姜后承认行刺确有此事,这样就可以保住妲己的命。然后纣王网开一面,废后给天下一个交代,姜后也不会死。所以纣王派黄妃去审讯姜后,并且在政治中挑明就是姜后指使姜环行刺。但是姜后冤枉啊,除非是疯了,姜后没有任何的行刺理由。无论是当太后还是当皇后,都比当长公主强吧。黄妃审不出个结果来,纣王就采取妲己的意见,来个严刑逼供,不承认行刺就挖眼。
  其实纣王并不想真的去挖姜后的眼,只不过想吓唬她赶紧承认行刺。但对于姜后来说,这是这是一道数学题啊。如果承认行刺,姜氏得满门抄斩,殷郊、殷洪也就完蛋了。如果不承认,也就是挖眼。在满门抄斩和挖眼之间,姜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挖眼。
  姜后被挖眼之后,纣王也于心不忍。埋怨妲己说挖了眼也没让她承认,这可咋整,百官还在大殿里等结果呢。妲己说这事简单,炮烙双手,不信她不招。纣王更加不忍,说本来挖眼就是冤枉人家,怎么还能继续用刑呢?妲己说不用刑不行啊,既然已经冤枉姜后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如果不坐实姜后谋反,不仅百官面前难以交代,跟姜桓楚也交代不了。纣王骑虎难下,只好继续对姜后用刑,导致姜后被酷刑折磨惨死。在这场宫斗大戏中,以姜后的惨败告终。

  在这场宫斗戏中,姜后完全是败于自己的大意轻敌。从实力上讲,姜后的背后是东伯侯姜桓楚,妲己的背后是冀州侯苏护。按说妲己比姜后差远了,但是妲己结交了朝臣费仲,姜后又仗着没人敢动自己,这才让费仲钻了空子。
  在这场斗争中,无论妲己是不是狐狸精,都会赢的最后的胜利。在这整个事件当中,其实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寿仙宫的宫女鲧捐。鲧捐之所以深谙宫斗之道,完全是因为她看的太多了。而鲧捐之前能看到的宫斗,肯定都发生在姜后、黄妃、杨妃之间。而在下一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这三位后妃之间斗争的端倪,敬请期待。
  日期:2016-03-25 23:06:16

  八、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是整部小说效率最高的一个上午,电光火石之间,朝歌有条不紊的按照顺序发生了姜环行刺、费仲审理结案、黄妃堪问姜后、姜后遭刑惨死、太子怒杀姜环、纣王下令诛子、杨贵妃自尽七件大事。直到太子跑到九间殿之前,朝臣们还在大殿等黄妃问话的信儿呢。
  在这场宫斗大戏当中,姜后和妲己作为矛盾双方,其实没有太出彩的表现。倒是宫女鲧捐和黄贵妃娘娘大放异彩,把这次宫斗推向了高丨潮丨。
  在姜环行刺之后,纣王派黄妃去找姜后问话。像这样的大事,够身份能找姜后问话的,只有黄、杨两位贵妃娘娘。鉴于杨妃懦弱的性格,所谓问话的大事,自然而然的落在了黄妃的肩上。事发突然,黄妃第一反应是借机搞死姜后,这样的话按顺序她就可以当皇后。所以黄妃和姜后第一次对话,黄妃表现的非常强硬。宣读完圣旨之后,姜后大喊冤枉。黄妃冷冷的说圣旨说你谋逆,论罪当诛九族。姜后说了个浅显的道理,纣王当天子,她是皇后。殷郊当天子,她是太后。如果是姜桓楚当天子,那只能便宜姜文焕了。还没等黄妃进一步问话,寿仙宫那边传旨,说纣王要见黄妃。黄妃见了纣王没啥可说的,毕竟还没问出个结果来。既然纣王在寿仙宫见黄妃,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姜后废了,下一任王后很可能就是寿仙宫之主苏妲己。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黄妃立马改变策略,坚决的站在姜后这边,黄妃宁愿在姜后手下,也不愿意在苏妲己手下。

  黄妃在纣王面前为姜后辩护,说让纣王明察此事。如果纣王不偏不倚,正儿八经的彻查此事,很容易得出妲己陷害姜后的结论。这样妲己要被斩首,姜后可以保命,黄妃的身价就会倍增。但是纣王不会公正处理,妲己说司法部门已经结案,凶手姜环已经指认了姜后是主谋,只需要严刑逼供,就能让姜后招认。
  本想着用挖眼来吓唬姜后承认行刺,不过妲己万万没想到,姜后性格刚烈,纵使被挖一目、炮烙双手,也不屈服。这一次黄妃心凉了半截,姜氏一门势力庞大,比起她们黄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姜后作为纣王结发妻子,生育了两个皇子,纣王对姜后的感情,怎么说都比对黄妃、杨妃深的多。即便是这样,纣王都能为了妲己残害姜后。这等用刑,可比直接杀掉姜后狠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