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秘境之鬼血泣》
第31节

作者: 呱嗒小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当时也一愣,没想到一个小丫头的鬼魂还挺厉害。”
  “是怨气重!横死的人怨气都重,幸亏你反应快,把长生咒念完。”孙医生大口喝水。
  “你也懂道术?”孙正在看电视,转头对着我。

  “葛正的水平很高,非常老练,一点看不出来!”
  孙正有点意外,瞧着我,眼里露出神采,“幸会幸会。”现在懂道术的人极少,我俩又年纪相仿,所以他挺高兴。没想到孙医生用“老练”这个词,他看人真准。
  “以后要切磋切磋。”我笑呵呵说。
  “你挡在我面前时,从口袋里抓了什么扬在风里?”

  “九死还魂草,就是昨晚上山采的草药,这种草夜里采最好。”
  我笑笑,“没听过。”
  “这草驱鬼非常灵,比艾草好。本想用掌心雷,但掌心雷杀伤力太大,小丫头不是厉鬼。”
  驱鬼的方法太多,能写一本书。
  “黄大姐这辈子过得很不容易,三十多岁就开始守寡,辛辛苦苦把儿子带大——”孙医生叹口气,“她儿子和媳妇现在在苏州打工,两人对黄大姐也不孝顺。”
  怪不得他不收黄奶奶药钱。
  不能洗澡,只能用湿毛巾擦擦,遇到缠绷带的地方小心翼翼。他俩到浴室洗完澡,回到屋里。孙医生看着我,露出别样的笑容,“你也是同道中人,我和孙正每天早晚都要修道,要不要一起练练?”
  心里一愣,没想到他俩是正儿八经的修行者。
  “行啊,反正也闲着。”说着跟他走进西边偏房。
  孙正已经单盘坐床上,双手结天罡印,两目微闭。我俩走过去,脱鞋上床,也闭目打坐。
  道家修行的方法很多,有服饵、辟谷、守一、行气、存想、禅定,法门不一。双手结天罡印,用于守一和行气。《庄子》云“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即“神”。守一与行气往往同时进行,修行时一定要心无外骛,意识专注,心静气和,节奏缓匀。《太平御览》“方术部”里讲述详细:“《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也。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取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入五脏,小肢皆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焕,诸疾去矣。”

  行气分外息和内息,内息法较难掌握。内息又称胎息,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但胎息不是不呼吸,葛洪详细说明了练习之法:“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者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我只是个业余修行者,没练过胎息。孙医生和孙正闭目静息,一动不动,仿佛钉在席上。屋里白亮亮,三条影子印墙上。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得道。听叔父讲,得道的高人能上天入地,游于三界,洞悉天机,和电视里的神仙一样,**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个皮囊。要是找到这样的高人算命,他们能直接看破你的今生和来世。连人的下辈子都能看到,实在不可思议。但这样的高人绝不会透露天机,只有遇到有缘者,才会讲出一点,点到即止。可凡间的诱惑太多,人的**太多,真心修行的人极少,孙正这么年轻就修行,真是罕见。

  腿已开始发麻,耐着性子,轻轻喘息,屋里静悄悄。
  困意袭上来,头不自觉一沉,身体一晃。“你还没康复,回去睡吧。”孙医生睁开眼,看着我说。
  朝他俩道个别,赶紧回到东边的病床上,倒头就睡。
  早上醒来,天光大亮。一看手机,没到七点。身上明显有精神,伤口已经不疼,估计蛊毒真是除了。孙医生这身本事跟谁学的,怎么如此厉害!他怎么会解虎尾金蚕的毒?估计全世界都没人会解,莫非他真是赵坤的人,这一切又是个圈套?也许那只黄鼠狼知道孙医生能救我,故意引我过去。脑里乱糟糟。算了,他真是赵坤的人,至少说明我死不了,也省得我去找赵坤,顺其自然吧。昨天中蛊都快死了,现在又一切正常,真像做场梦。如果我真有狗屎运,被孙医生解了蛊毒,以后绝不与赵坤纠缠!

  四周静悄悄,轻轻走到西边屋里一看,他俩果然在打坐。但他俩双手结慈尊印,靠,在炼内丹!
  隋唐以前,道徒们致力于炼丹,认为服食丹药可致长生飞升,但服食后丧命者众多,丹药论渐渐被世人摒弃。于是隋唐后,道家创造了内丹术。该术以人身为炉鼎,以人体内精、气、神为药,以意念导引为火候,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使体内精、气、神凝结成丹,故称内丹。苏轼对内丹术研究颇深,写了一篇《龙虎铅汞论》,详细阐述了内丹修炼理论与功法,提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步骤之说,成为内丹理论经典。但内丹术太过深奥,练成“炼气化神”的,俗称打通大周天,这样的人世上罕见;最后一关“炼神还虚”,叔父仅见过三人练成!

  希望孙正练到六十岁,能达到“炼气化神”境界。
  他俩听到响动,睁开眼。“我去淘米做饭吧,想吃什么早点,我去买。”倚着门说。
  “就做点稀饭,到‘聚宝山庄’门口买几个烧饼。”孙医生讲。
  答应一声,转身出门。
  凉风习习,早晨的空气非常好,紫金山是南京的绿肺,在新街口那片,永远吸不到这么新鲜的空气。“聚宝山庄”门口有一排卖早点的,人头攒动,挺热闹。过去买来烧饼,回到诊所。等煮好饭,他俩正好练完。
  我们三人围着桌子,埋头吃饭,真像一家人。
  “孙医生,您今年多大?”

  孙正扑哧一笑,差点把饭喷出来。
  孙医生笑着说,“六十八。”
  靠,我一直以为他是四十几岁!看来孙医生修行有些年了,他面色红润,精神奕奕,至少达到了“炼精化气”境界,就是打通了小周天,也许已经打通了大周天。等我岁数大了,一定要跟他们学修习内丹。
  不对啊,“孙正还不到二十岁——”一脸疑惑,看向孙医生。
  “我是老爸收养的。”孙正说。
  “前天晚上您是怎么发现我的?”
  “我在山上采药,你从上面跌滚下来,一只黄鼠狼在你身边又蹦又跳,吱吱叫。”孙医生笑着说。“我就赶紧把你背回来。好像有人在找你,灯光乱照,我以为你是遇到了坏人。”
  日期:2015-07-29 19:0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